“五一”小長假陜西文博單位接待全國遊客562萬人

2017-05-02 09:48:02|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五一小長假期間兵馬俑景區人頭涌動(張天柱 攝)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楊舒曼):從陜西省文物局獲悉,五一勞動節期間,陜西各對外開放文博單位積極推出特色鮮明、豐富多樣的展覽和活動,全國562萬遊客共享陜西文化之旅。

  據統計,陜西省對外開放文博單位假日三天共接待觀眾562萬人次,其中始皇帝陵博物院共接待觀眾125674人次,同比增長10.51%;陜西歷史博物館35890人次,同比增長8.18%;漢陽陵博物館3259人次,西安博物院約3萬人次,延安革命舊址達22萬人次,寶雞青銅器博物院3.1萬人次,法門寺博物館3.2萬人次;非國有博物館中,大唐西市博物館1.5萬人次,高陵場畔民俗博物館18萬人次。

  “五一”前夕,隨著“唯寄歌舞寓長安——陜西古代樂舞文物特展”、“范金琢玉耀千年——耀州窯歷代精品陶瓷展”等多項展覽在外省成功展出後,讓省外觀眾感受到陜西文物的魅力時,也吸引了更多省外遊客來陜參觀體驗。節日期間,除了能參觀到各館基本陳列之外,觀眾還能欣賞到不少新舉辦的展覽,其中以西安碑林博物館“九朝石語——洛陽九朝刻石博物館拓片精品展”,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繁花似錦——廣西壯錦文化展”“明月照瓊琚——古代玉器與藝術生活展”,安康博物館"鄉音一一李宏平當代中國畫展",耀州窯博物館“白銀時代-中國外銷銀器特展”等為代表的展覽都成為了公眾文化遊的好去處。同時,在城鎮化建設、新農村建設、移民搬遷過程中建成開放的社區博物館、村史館,也成為觀眾尤其是中老年觀眾尋找鄉愁、擁有歸屬感的場所。

  此外,陜西不少博物館也在節日期間開展了“博物館裏過五一”社會教育活動,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保護環境  文明參觀”主題活動,陜西歷史博物館“藏在博物館裏的古代發明”系列活動,陜西自然博物館的“我是小小宇航員”“DIY系列之軟骨魚”系列科普活動等都讓觀眾在互動體驗中了解文物背後的故事,體驗歷史文化,感悟傳統文明,增強文化自信。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