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農業”插上科技翅膀 中國楊淩智慧之光閃耀國際田園

2017-05-25 16:11:56|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駐華外交官‘一帶一路’城市行走進陜西”大型考察採訪活動走進楊淩現代農業示範園區。(代紅玉 攝)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代紅玉):5月23日,“駐華外交官‘一帶一路’城市行走進陜西”大型考察採訪活動走進中國農科城楊淩,于充滿了科技元素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內,感受中國農業國際化發展的蓬勃之勢。

  作為我國最早設立的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楊淩深耕135平方公里沃土,把科技種入黃土地,20餘年來不斷彰顯我國現代農業智慧的同時,也讓中國農業之花在世界田園裏傲然怒放。  

  現代農業科技成果遍地開花   億萬農民享實惠

  歐洲駐華大使品嘗楊淩果汁企業的果汁(代紅玉 攝)

  從小麥新品種“西農979”到玉米新品種“陜單609”,再到具備好吃、豐産、耐貯藏特性的蘋果新品種“瑞陽”、“瑞雪”,楊淩在農業科技創新的路上從未停下步伐。

  楊淩示範區自成立以來,主動面向世界農業科技前沿、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需求,發起成立“121”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全國高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兩個聯盟”、中美食品安全研究中心等60多個創新平臺,加快推進關鍵領域農業科技聯合攻關。2016年,楊淩科技成果和專利申報量累計達3081件,發明專利授權量609件,萬人發明專利數陜西省第一、全國領先。

  為讓數以億計的農民享受到“科技實惠”,楊淩不斷鞏固完善大學、産業鏈、科技培訓等“六種推廣模式”,以實現打通農業科技轉化推廣的“最後一公里”;圍繞破解“未來誰種地”問題,累計為全國各省區培訓農民36萬人次;圍繞為陜西省、全國打贏脫貧攻堅戰,楊淩2016年實現了陜西省內56個國定貧困縣示範基地全覆蓋,且該範圍還在持續擴大……

  轉變農業運營模式  多措並舉迸發土地活力

  歐洲駐華大使參觀楊淩菌類企業(代紅玉  攝)

  一座座現代農莊拔地而起,一幢幢設施大棚鱗次櫛比。在楊淩,像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這些現代農業發展新型主體雖沒有擁有土地承包權,卻成為名符其實的農業生産經營者。從實施土地流轉到落實土地確權頒證,楊淩不斷完善土地等農村産權流轉交易機制,讓土地“轉”出無限生機與活力。

  近年來,楊淩以規模化經營為方向,加大全區土地流轉步伐,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經營體系。2015年12月,楊淩成立了農村産權流轉交易中心,將農村土地經營權、長效經濟作物等産權進行流轉,實行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土地經營權“三權分置”,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

  截止2016年底,楊淩運用農村承包地、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改革成果,全區6萬多畝耕地得到確權,13042戶農民拿到了土地承包權證書,已掛牌農村産權87項,完成流轉交易23項。

  指尖操控農業 種植因智慧不再“拖泥帶水”  

  “駐華外交官‘一帶一路’城市行走進陜西”大型考察採訪活動走進楊淩現代農業示範園區。(代紅玉 攝)

  幾千元的硬體投入,借助雲技術、大數據的物聯網,將兩畝多的標準大棚變身“智慧辦公室”,農民只需通過手機便可實現為種植物及時供給。在第23屆楊淩農高會B館內,航天七七一所物聯網應用於現代農業的智慧農業項目頗具亮點。

  作為我國第一個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從2012年始,楊淩在核心實驗區和陜甘寧輻射區建設了遙感監測體系,利用無人機、衛星影像等精密儀器和設備,建立“星、機、地”多元遙感信息獲取監測平臺、智慧化集成應用服務體系,結合多種“肥、水、藥”精準作業智慧裝備試驗示範,為我國旱區農業提供農田精準“診斷”和管理“處方”。

  除“旱區遙感平臺農田信息精準獲取技術集成與應用”項目外,楊淩還利用物聯網,推出了包括“基於互聯網農業數字化精準管理平臺”在內的多個智慧平臺。如今的楊淩,到處是科技中心、有機農場、生物技術園區,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了“智慧農業”科技為以“數字楊淩,智慧農業”為示範目標的楊淩農科城帶來的新希望。

  是農業也是風景  職業農民在農科城“種綠生金”

  “駐華外交官‘一帶一路’城市行走進陜西”大型考察採訪活動走進楊淩現代農業示範園區。(代紅玉 攝)

  2016年12月,原産于熱帶、亞熱帶的火龍果和番木瓜、廣西北海的百香果,在楊淩設施農業基地開花結果,吸引了不少遊客的眼球。實施上,這只是楊淩設施農業的冰山一角,走在楊淩的田間地頭,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既是農産品種植基地,也是觀光旅遊之所。

  近年來,楊淩以小韋河河谷、楊扶路“一河一路”為依託,以一二三産融合為目標,打造集採摘、休閒、觀光、新品種、新模式展示于一體的現代農莊經濟集群。加快陜西省農産品加工貿易示範園區楊淩核心園建設步伐,推進陜西全省農産品加工業發展,全面提升農業産業化水準,持續擴大農業綜合效益。

  一種付出,多重受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為農民不再是一種身份,而是一種職業。在楊淩示範區,不少農民還經過層層考試,獲得了不同等級的資格證書,成為職業農民。據了解,2004年以來,楊淩示範區先後培訓了技術農民30多萬人,1萬餘人持證上崗,農民職業化正成為一種趨勢。

  擴展國際朋友圈  “楊淩力量”讓農科之花開滿絲路

  “駐華外交官‘一帶一路’城市行走進陜西”大型考察採訪活動走進楊淩現代農業示範園區。(代紅玉 攝)

  俄羅斯的果汁、土庫曼斯坦的化肥、烏茲別克斯坦的棉花……已過去的第23屆農高會,與往屆相比最大的亮點便是“一帶一路”主題更為突出。該屆盛會邀請了3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420名國家政府官員、企業參會,是歷屆農高會絲路沿線參會國家和人數最多的一屆。

  事實上,作為中國最重要的農業盛會,楊淩自1994年開辦中國楊淩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至今,不斷拓展國際朋友圈。尤其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楊淩依託“示範區+自貿區”的政策疊加優勢、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讓農業科技之花開滿絲路。

  作為楊淩農業的智囊團,近年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不斷深入開展與絲路沿線國家的教育科技合作與交流,先後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3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2016年,來自絲綢之路沿線12個國家的59所涉農大學和科研機構,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成立“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聯盟將促進沿線各國農業教育科技深度交流、共贏發展。

  楊淩示範區國際合作局局長明濤説,楊淩承擔著重要的國家使命。楊淩要把農業發達國家的好産品、技術、理念引進到中國,並將此輻射應用到國內的其他地方。此外,沿著一帶一路國家,楊淩建設了多個農業科技示範園區,並開展了多個援外項目。在交流合作中,楊淩不僅傳授了農業技術和經驗,更建立了友誼,增進了共識,提升了楊淩在國際農業領域的“話語權”。

  據悉,楊淩還將率先在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荷蘭3個國家建立中國楊淩海外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助推國內農業企業在國外快速成長、做強做大。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