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絲綢之路機器人創意大賽決賽華彩落幕

2017-06-05 15:21:5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比賽現場

西安交通大學的學生展示自主設計的人機互動系統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6月4日下午,由中國自動化學會、絲綢之路大學聯盟主辦,,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秘書處、西安交通大學、陜西省科技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工程科技知識中心絲路培訓基地聯合承辦2017絲綢之路機器人創意大賽決賽在西安交通大學主樓多功能報告廳順利舉辦。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應紅、陜西省科技廳廳長盧建軍、西安理工大學副校長李言、深圳大疆科技董事長李澤湘、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教授 Gunnar Kaestle、西安交通大學外籍教授Marie-Jean Throval、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教授Guy Genne 等出席並參與評審工作。本次大賽得到了奇正藥業、西安華歐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決賽由大賽組委會主席、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席光主持。陜西省科技廳廳長盧建軍在賽前代表陜西省致辭。他在致辭中表示,陜西省一貫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工作,此次大賽弘揚了科技創新精神,祝願大賽取得圓滿成功。

  經過初賽、復賽環節,來自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海南大學、鄭州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俄羅斯鮑曼國立技術大學、埃及本哈大學、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以及部分科創企業來自7個國家和地區16支隊伍展開了激烈的角逐。根據決賽規則,16支隊伍輪流進行答辯並接受評審提問。評審分為嘉賓評審、專業評審、大眾評審組成。評審工根據創意創新、應用前景和市場潛力、技術成熟度和方案可行性、創意團隊答辯表現等項目進行打分,選出最終優勝者。

  答辯環節中,參賽隊伍們展現了靈活創意思維、極強的實踐能力,展示了青年一代的風采與夢想。參賽作品中既有立足助老伴行的多功能機器人,也有以機械化表情機器人為載體的智慧雲管家系統。答辯選手思路清晰、應對靈活,給專家評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鄭州大學代表隊設計的手語交互公共服務機器人可以實現手語交互技術和自主跟隨技術,具有改善語言障礙者生活品質的潛質,市場前景十分明朗。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Flowbot(“光流小車”)利用倣生光流技術模擬昆蟲識別障礙的方法以實現小車的自主避障,具備輕巧、高性能、易複製等特點。由西安交通大學提交的“手指功能康復訓練外骨骼機器人”由交大學生和巴基斯坦留學生共同設計,體現了青年一代跨越國界的合作與交融。最終,來自西北工業大學的海思團隊憑藉水陸兩棲機器人從16支代表隊中脫穎而出,獲得2017絲綢之路機器人創意大賽的冠軍和10萬元獎金。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在賽後總結中表示,非常高興看到在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的平臺上,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學子展現創新思維,秉承和平友好的絲綢之路精神,在科技創新領域進行跨越國界的交流,進行友好比賽。大學將為為年輕人感到驕傲和自豪。這是一個和平的世界,一個夢想的世界,一個友好的世界。

  來自莫斯科鮑曼國立技術大學的領隊Boris Milkhaybov 代表盟校致辭,他表示非常感謝西安交通大學此次的組織工作,為青年人搭建了一個交流的平臺,期待賽事越辦越好。

  大疆科技董事長李澤湘表示,西安交大從過去參與存粹追求技術的比賽,拓展到今天主動組織科技創意大賽,意味著西安交大更加注重瞄準市場的需求和未來的産業。參賽選手把對對技術的熱愛與市場應用和産業創業真正地聯繫在一起。他鼓勵這16支隊伍繼續堅持夢想,結合市場的反饋,真正把産品做好,在今後創建一批讓中國乃至世界震撼的機器人公司,爭做成功的創業者和企業家。

  賽事在友好交流的氛圍中結束。賽後,部分參賽隊伍接受了多家媒體採訪。埃及本哈大學代表隊表示,此次賽事讓他們印象深刻,在古都西安看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朋友帶來了不同的作品,設計醫學、航空、青少年心理、殘疾康復等領域,感到非常開心。獲得季軍的米蘭理工大學表示,這些天在西安交大的經歷讓他感到越來越驕傲,感謝絲路聯盟、感謝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交大共有六支隊伍進入決賽,其中腦控下肢外骨骼康復助行機器人和基於腦機介面的新型人機交互系統兩個項目獲得亞軍,身外化身—具備觸覺和視覺反饋的體感機器人以及基於多段連續結構的手指功能康復訓練外骨骼兩個項目、意大利米蘭理工的作品robtic fabrication system for large-sclae manufacturing獲得季軍。來自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埃及本哈大學、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九所大學的十支隊伍獲得特等獎。(供稿  西安交通大學 編輯 王菲  )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