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公積金管理中心提醒:"商轉公"前要算賬

2017-06-08 14:04:10|來源:西部網|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公積金熱線周”繼續進行,市民撥打熱線的熱情依舊很高。需要説明的是,市民6月6日關於公積金的50多個諮詢,目前均已得到西安公積金管理中心公積金專家的解答。

  王女士問的是公積金商轉貸的問題,她沒有想到能第一時間接到公積金專家的電話解答,“這次熱線周的活動真是太好了,給我們和公積金管理中心之間搭了一座橋,點讚。”

  昨日(6月7日),仍然有很多市民通過24小時新聞熱線029-88880000等多種方式繼續提問,記者進行了整理並及時反饋給西安公積金管理中心,由他們做出專業準確的解答。

  夫妻雙方公積金衝抵貸款後另一方可提取嗎

  方女士:如果夫妻雙方,一人名下有公積金貸款,另外一方有商業住房貸款,在夫妻雙方公積金衝抵貸款之後,另外一方有商業貸款的能否提取賬戶下剩餘的公積金?

  公積金管理中心:不能。對於有西安中心公積金貸款的借款人及配偶,其繳存的住房公積金應當優先用於償還住房公積金貸款本息,在貸款未還清之前不得以其他任何形式申請非銷戶提取。公積金借款人有享受公積金低息貸款的權利,也有及時償還的義務。只有公積金資金充足,才有為其他繳存人提供公積金貸款的基礎,充分體現出公積金互助性。貸款還清的,公積金今後還可以取出來。

  黃女士有三個問題,她分開來問,公積金管理中心也一一進行了解答。

  1、可否將每個月繳存的公積金自動轉入商業貸款的還款賬戶,每月自動還款?

  公積金管理中心:償還商業貸款不行。目前,對於償還西安中心的公積金貸款的職工及配偶,申請開通了“公積金衝還貸”功能後,可實現逐月自動扣劃其個人賬戶公積金用於還貸。

  2、如果公積金想一次性提取用於一次性還款,如何辦理?

  公積金管理中心:對於償還商業貸款,自己先籌錢做提前還款,之後在當年內,攜帶貸款合同及貸款還款明細表或貸款對帳單,到委託銀行網點辦理。

  3、如果已經自行將住房貸款還清,公積金是不是就永遠無法取出?

  公積金管理中心:如果今後符合提取條件,比如又有新購房,或者孩子購房,或者退休了等等,只要今後又符合提取條件了,還可以繼續提取。

  商轉公因人而異

  高女士:我2013年購買二手房,當時不知道,所以商貸30萬25年。銀行給我打了85折,現在還剩18萬,公積金繳了6年多了。能不能做商轉公貸款?

  公積金管理中心:你的情況可以申請商轉公貸款,但是不知道你後期有沒有購房的打算?

  高女士:有購房打算,我想再買一套大一點房子,可是由於前段時間把公積金提取了,餘額9000多不到1萬,聽説貸款額度是按照餘額18倍計算的,這樣的話我才能貸不到18萬,我想貸50萬,所以想把第一套做商轉公貸款。

  公積金管理中心:首先糾正您一個錯誤理解,公積金餘額在2萬元以上的職工,貸款額度才按照18倍計算。餘額較少的職工,你的情況可以貸30萬元。根據你所述情況,我不建議你做商轉公,給你算一筆帳就明白了。

  你當時商貸有折扣,85折利率下來4.165%,剩18萬,按照20年算,利息8.5萬,如果轉成公積金貸款,18萬20年計算,利息6.5萬。從數字看你能夠節省2萬元。但是如果為了2萬元利差浪費一次公積金貸款機會,新買的這套房就只能走商貸,且第二次使用公積金貸款利率上浮10%。

  如果不轉商轉公,您新房貸款可以選擇組合貸款,公積金30萬商業20萬,這樣相當於節省6萬多的利息差(30萬20年計算,公積金總利息10.8萬,商貸總利息17萬)。而且你等新的一期公積金匯繳後,餘額能夠達到1萬以上的,你的最高貸款額度可以達到35萬元,節省的利差更多。

  因此,不是每個職工都適合做商轉公貸款,因人而異,對於商貸剩餘本金不多,或者當時商貸利率打過折扣,後期有購房貸款意向的職工,建議算一算賬,再做決定。

  要求房屋已辦理不動産權證是為了防範風險

  劉先生:商業貸款轉公積金貸款,辦理程式裏有個要求,需要房屋已辦理房産證,此規定不太合理。我2015年買的房子,開發商説房産證正在辦,年底才能辦好。希望中心關注這個問題。

  公積金管理中心:如果所購房屋未取得房屋權屬證書,該房屋將不能進行買賣、贈與、置換、繼承等活動;如因項目非法開發而無法辦理房産證,房屋有被強制拆除或拍賣的風險。開發商因債務糾紛被強制執行時,沒有做産權分割的房屋仍屬於開發商的財産,可以被開發商的債權人依法強制執行。且房屋無法設置抵押權、典當權等他項權利。因此申請“商轉公”貸款業務需要提供“不動産權證”或“房屋所有權證”複印件,主要為防範貸後風險,方便抵押物處置,保證住房公積金貸款資産安全。(記者 卿榮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