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操場”,還有多遠?

2017-06-14 09:19:24|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董健雄

  “相對於體育館來説,這裡更近、更方便。學校的人員環境相對單純,帶孩子過來比較安全。”長延堡小區的居民崔萍每天都會帶孩子到她家附近的陜西師範大學鍛鍊。像崔萍一樣,附近的居民大都希望學校的體育場館能夠進一步開放。

  西安高校雲集,有不少像陜師大雁塔校區一樣坐落于居民密集區域。寬敞的空間、豐富的文體設施,吸引了不少附近居民來此休閒鍛鍊。老百姓方便了,但卻給學校帶來了不少“煩惱”。

  開放操場 備受期待

  “圍墻一修好就被打個洞,換成這種欄杆後,沒幾天就被拆掉兩根。”西北大學畢業生王可想起學校被同學們稱為“東南門”的墻洞,覺得無奈又好笑。

  “2005年,西北大學長安校區落成使用。從那時起,操場東南角這個‘洞’就再也沒有修好過。”王可坦言,2014年畢業時他還專門去和被拆掉兩根欄杆的圍墻合影留念。“主要是附近的村民帶小孩兒來玩,這附近都是大馬路,孩子們沒有地方去,為了方便出入,村民們就在墻上開了口子。”

  隨著公眾越來越注重休閒健身,更多的人走進學校操場,使得學校不得不開始採取應對措施。

  2016年末,上海理工大學宣佈,原先免費對外開放的田徑場部分時段開始對外收費。收費採用充值卡預付費的方式,校外人員持卡進入操場鍛鍊,每小時需要支付15元。

  採取同樣方式的還有河北師範大學,該學校規定向外來健身者收取5元門票。理應承擔社會服務功能的大學,宣佈進門收費,引發輿論譁然,也從側面凸顯了文體設施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情況報告顯示,我國現有體育場地中教育系統有558044個,佔全國體育場地總數的65.6%;教育系統中高等院校有28741個,佔全國體育場地總數的3.4%。這些體育場館環境優良,設施齊全,如果能讓公眾共享,其積極意義不容小覷。

  “從本質上説,公辦學校的文體設施屬於公共資源,理應為公眾所共享,在課餘時間和節假日均可以嘗試創造條件向公眾開放。學校文體設施向社會開放是大勢所趨。”陜西師範大學雁塔校區後勤管理人員稱。

  十多年來,全國各地對開放學校文體設施進行了不少有益探索。近日,浙江省慈溪市推出“共享操場”模式,“白天由學生上體育課、開展體育活動使用;早、晚及寒暑假、節假日向社會開放,提高利用率。”據統計,2016年,在慈溪市通過刷卡進校園健身的群眾多達180萬人次。

  事實上,學校操場向公眾開放,已經被呼籲良久。囿于諸多因素,其落地過程殊為不易。因此,慈溪市的成功探索才顯得尤為珍貴。

  2003年6月18日由國務院頒布的《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規定,鼓勵機關、學校等單位內部的文化體育設施向公眾開放。而早在2001年,南京市鼓樓區21所中小學體育場率先對社會開放,開全國風氣之先。到2004年,南京市有140多所中小學校的操場對外開放。但到2010年,全國陸續出現幾起校園傷害事件。教育部、公安部等多部門聯合發文,要求嚴禁閒雜人員進入校園。

  部分學校大門由此“關閉”。

  操場共享 顧慮重重

  “最大的問題是安全。比如説游泳館,大面積開放以後,水質就無法保證。”陜師大長安校區後勤管理人員蔣瑄認為。

  此外,蔣瑄還指出,最令人擔憂的是運動場上的意外傷害。“小的擦碰沒什麼,萬一骨折呢?這種大的事故誰來負責?學校怎麼去切割責任?”

  安保力量不足也是一大阻礙。“我們學校體育場常年只有兩名保安值班。如果大量放人進來,不派人巡邏監管肯定不行。但真到派人的時候人手又不夠,所以只能在源頭上控制進來的人員。”讓蔣瑄擔心的還有發生事故後責任追究的問題。“如果是一個單位的人,運動場上有碰撞互相都會諒解。不認識的人可就難説了,真要發生鬥毆,傷了一個兩個,學校就擔不起這個責任。”

  因此,不開放操場,未必是高校缺乏社會責任感、有悖大學開放精神的表現。而操場收費開放,更是在配套政策不完善的前提下,高校適度調節文體設施資源供需矛盾的一次試水。上海理工大學之所以收費,恐怕也是出於適當控制外來人員對在校學生“衝擊”的考慮,是防患于未然的無奈之舉。

  “實際省內的情況沒有那麼嚴苛,很多大學不會攔著不讓居民進入的。但是進去的人太多了非常影響學校的正常秩序。”蔣瑄介紹説,最初曾有村民試圖在附近高校操場跳廣場舞,學生們非常反感。

  “大學城這塊兒,只有一個櫻花廣場,面積不大,一到晚上比趕集還熱鬧,人滿為患。”西北大學長安校區的學生高倩説。

  高倩和她的同學們並不希望附近的居民來學校鍛鍊。“我們上體育課,他們帶著孩子在周圍鬧,跑道上很容易誤傷的。而且因為進來的村民太多,偶爾還會和學生發生衝突。”

  從以往的經驗看,設施維護的成本問題,也是學校文體設施共享的瓶頸之一。沒有政府的專項資金為學校購買安全險,單靠教育系統,操場難以開放到位。

  “使用的人多了,又是公共設施,就會有使用者不愛惜。非正常使用的損壞會增加很多。”在蔣瑄看來,開放文體設施更關鍵的還是成本問題。“開放校園是對的,但現在還真沒到時候。”他無奈地嘆了口氣。

  目前,陜西省內學校還未採取有效形式向社會開放文體設施,還停留在調研階段。但是已經有部分群眾涌進校園滿足自身的休閒需求。安全問題、成本問題雖然還沒有大面積出現,但也已經初現端倪。學校的重重顧慮,其實並不是來自對群眾享受文體設施的抗拒,而是來自於缺乏制度保障的“不安全感”。

  共享操場 還需政府支持

  新華網報道指出,慈溪“共享操場”的成功秘訣就在於,通過政府大力扶持解除學校後顧之憂。“當地政府給予專項財政補助,每年用於學校體育場地開放的經費多達數百萬元,主要用於支付場館開放的成本。如購買公眾責任險為市民運動意外賠償兜底,為學校提供場地設施損耗、維護場館人力成本等補助。”

  《健康時報》評論稱,表面上看,“共享操場”花了幾百萬元,投入不菲。但與動輒花幾千萬元、上億元興建大型體育場館相比,這僅僅是小投入,受益面更廣,性價比也更高。

  慈溪的學校體育場地向社會開放,只是浙江省89個縣(市、區)的一個縮影。《經濟日報》報道曾指出,在共享操場的探索方面,杭州市的做法值得借鑒。當地政府負責牽頭,每年安排專項資金落實學校體育場地開放的管理人員、場地維修、設施配置和更新,同時還建立群眾監督和政府抽查制度,督促開放落到實處。

  共享操場從“盆景”到“風景”,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具體操作層面,各地實際不同,以何種模式開放、對哪些對象開放、在什麼時間開放、是否有償開放、如何確立收費標準等,細化的方案和規定還有待商榷。

  有專家指出,共享操場在推行初期,可以試點向學校周圍單位進行部分開放,對進入校園的社會人員以身份證、醫保卡等可以識別市民身份的證件進行電子登記與管理,以便最大可能地保障學生安全和正常的校園生活秩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