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商南:全面提升貧困群眾對脫貧攻堅工作的滿意度

2017-07-08 17:08:12|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李妍|責編:董健雄

  

  商南縣政府第十一次常務會議現場(柯鑫 攝)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7月6日,陜西省商南縣長崔華鋒主持召開商南縣政府第十一次常務會議,聽取並審議脫貧攻堅“八個一批”、涉農資金整合、卡內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等相關政策落實情況,安排部署了脫貧攻堅工作。

  會議指出,脫貧攻堅是全黨極為嚴肅、最為重大的政治任務,是一場只許勝利不許失敗的攻堅戰。商南縣上下必須高度重視、全力抓好落實。尤其是商南縣扶貧、財政及“八個一批”牽頭部門要站在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以極端負責的精神,扛起重任,認真研究、強化指導、常抓不懈,確保各項政策儘快落到實處、發揮作用,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支撐。

  在研究易地扶貧搬遷議題時,崔華鋒強調,易地扶貧搬遷是確保貧困戶“住房有保障”最直接、最有效的一項重要措施。商南縣移民辦要迅速理清相關政策,制定政策宣傳方案,組織各包扶部門集中開展一次政策宣傳活動,全面提升貧困群眾對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知曉率;要建立健全平臺,實現縣鎮村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宣傳平臺全覆蓋,做到有政策標準、有申報程式、有規劃挂圖;要堅持問題導向,認真研究,主動對接,全力加快問題整改步伐,確保按期整改結束;要嚴格問責程式,對拒不整改的,要追繳資金、追查責任,確保易地扶貧搬遷工程順利推進。

  在研究教育扶貧議題時,崔華鋒強調,要以村為單位,建立教育扶貧信息公開平臺,對教育扶貧資助標準、條件、對象進行公示,不斷強化教育扶貧政策宣傳,提升教育扶貧政策知曉率;商南縣科教體局要牽頭制定教育扶貧政策資金整合方案,建立聯審聯批制度,確保教育扶貧不漏一人、不重復一人;要加強教育扶貧政策落實情況督查,確保各類教育扶貧政策得到有效落實。

  在研究産業扶貧議題時,崔華鋒強調,産業扶貧是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的有效途徑,也是解決貧困問題的治本之策。各級各部門要以“資源變資本、資産變股金、村民變股民”為抓手,找準突破口,找到結合點,堅持龍頭企業、合作社、産業大戶等多種形式帶動,制定縣鎮村産業發展規劃,把貧困群眾組織起來,打造一批脫貧攻堅産業示範基地、示範村、示範戶,讓貧困戶在産業發展中長期受益、根本脫貧,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

  在研究社會兜底議題時,崔華鋒強調,社會保障兜底對象認定工作責任重大、矛盾尖銳、任務繁重,各級各部門要敢於直擊問題,直面矛盾,堅決杜絕“人情保”“拆戶保”和“問題保”,精準認定社會保障兜底脫貧對象,切實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商南縣民政局要牽頭做好社會兜底對象政策落實工作,建立縣鎮村社會兜底保障受理平臺、公示欄,確保社會兜底政策落實公開透明;要儘快核實農村低保對象與建檔立卡貧困戶信息,集中開展一次低保、五保政策資金兌付發放活動,確保兜底保障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要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每半年召開一次社會兜底對象信息比對會議,確保社會兜底保障對象精準。

  在研究卡內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議題時,崔華鋒強調,卡內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是改變貧困群眾人居環境、提高群眾幸福指數的有力抓手,要切實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設步伐,確保卡內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快速推進。一要強化項目管理。在項目實施中,開發性金融合作辦公室要嚴把政策關、招標關、評審關、監理關、合同關、檔案關等“六大關口”,確保工程品質可靠,公平公正透明,領導幹部“過關”。二要強化資金管理。各鎮辦和開發性金融合作辦公室要嚴格按照國開行貸款資金使用要求實行報賬制,建立健全請款、撥款、記賬及內部稽核控制制度,按照基本建設財務會計制度專賬核算,建立到村臺賬,確保專戶資金安全運行。三要加快建設進度。對已經招投標的項目,要科學調配工作力量,全面展開作業面,切實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對正在規劃設計,尚未招投標的項目,要在一個月內全面開工;對一些不需要招投標的項目,要立即開工建設,儘快改善貧困村面貌。

  會議要求,一要針對“八個一批”政策落實問題,制定問題整改方案,建立問題整改臺賬,強化問題整改和政策落實,全面提高群眾對脫貧攻堅工作的滿意度。二要建立健全信息公示公開平臺,制定印發“八個一批”政策落實文件,在本週內集中開展一次相關政策資金兌付及政策宣講活動,提升脫貧攻堅政策知曉率;三要不斷強化督查督辦,由各分管副縣長牽頭,對涉及“八個一批”政策落實任務的部門進行督查,協調解決政策落實中出現的問題,確保商南縣順利通過國家巡查考核。(供稿 商南縣委宣傳部 柯鑫 編輯 李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