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河新區休閒娛樂最佳去處

2017-07-26 14:34:49|來源:西安晚報|編輯:王菲|責編:董健雄

  在西安主城區東部,有這麼一個地方——

  這裡,曾承載著中國紡織工業的希望;傾注了幾代紡織人的夢想與激情;珍藏著人們自豪而珍貴的時代記憶;

  這裡,是每天東部方嚮往來西安的外地人,或是西安人前往東部方向的必經之地,已成為西安東部最重要的交通門戶,也是“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最重要的交通節點之一;

  這裡,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悠久的半坡陶器、灞橋文字與傳承不斷的紡織文化以及馳名中外的白鹿原文化,構成了獨特的區域文化特徵;

  這裡,便是散發著獨特韻味的灞橋區、灞河新區。

  自2009年灞河新區成立以來,紡織城地區及灞河兩岸的發展便翻開了新的一頁。根據灞橋區“十三五”規劃,灞橋區、灞河新區將全力打造生態優美、生活幸福、充滿活力的宜居灞橋,高起點的規劃、國際化的産業、生態宜居的新城,在2000多個晝夜更替里正一點一點實現。

  老城區華麗轉身

  打造具有地域特色新面貌

  “公園這麼多,我就想去鐵路主題公園看看!”有網友這樣的話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近期,灞河新區為鐵路主題公園徵名的信息,就在市民和網友之間熱傳,成為大家關注的又一個熱點。不久的將來,一個充滿獨特紡織特色、鐵路遺跡魅力的“森林之心”——西北唯一紡織記憶·灞橋鐵路主題公園(暫定名)將在城東呈現。

  提起紡織城,大多數人的記憶還停留在紡織工廠以及有年代感的街道,作為西安市老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給市民以及居住在這裡的人留下了太多回憶。自啟動紡織城地區綜合改造以來,灞橋區、灞河新區挖掘現代藝術與歷史遺跡的結合,與半坡博物館連片開發,相繼打造了紡織城藝術區,即將在2017年底建成的鐵路公園,為市民展示了6000年來紡織文化的起源與發展,提供了一處文化休閒的好去處。

  同時,灞橋區、灞河新區還計劃與北京電影學院合作,利用其品牌和明星效應,打造“一帶一路北京電影學院(陜西·西安)影視文化産業園”,把原國棉三廠生産區作為該項目一期啟動,設置“影視技術研發、影視産業政策研究、影視作品創作、影視産業孵化、影視高端人才聚集培養、文化産業投融資聚集”等六大板塊。文化公園與文化産業園的形成,將為灞橋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聚集人氣,讓紡織城成為一塊充滿現代氣息、生機勃勃、文化特色鮮明的城市新區!

  灞橋濕地別樣美

  藝術氣息充滿園

  碧波盪漾、水鳥飛翔,百花爭艷、柳樹依依……多年前,誰也不會想到,短短幾年間,曾經建築垃圾成堆、挖沙坑密布、雜草叢生、生態破壞嚴重的灞河流域竟然會搖身一變,變成一個全長15公里、水清、岸綠、自然、野趣、時尚的灞橋生態濕地公園展現在世人面前,成為既具有原生態魅力又具有歷史人文魅力的獨特的“古城綠道”、景觀長廊。

  “秀水廊橋是我們園區內具有代表性的景點,在廊橋兩邊遊人可以看到與灞橋有關的歷史典故以及人文圖片,讓遊人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灞橋的文化藝術氣息。”灞橋生態濕地公園的工作人員向筆者説到,拾階而下走在公園的詩廊,讓人不自覺地咏起石碑上篆刻的頌灞橋、灞水、灞柳的唐詩宋詞。據了解,園區內有近2萬株的柳樹,每年四月這裡成為觀賞關中八景之一“灞柳風雪”的最佳地點。

  坐落于濕地公園畔的“崔振寬美術館”和“王西京藝術中心”(在建)為這裡增添了更多的人文藝術氣息,吸引了不少藝術愛好者前來參觀。據了解,今年4月已開館的崔振寬美術館,以展示、收藏和研究崔振寬先生藝術作品及文獻資料,中國當代水墨藝術創作趨勢和優秀藝術家作品以及中國西部地區當代藝術成果和歷史脈絡為重點,努力打造傳統性與歷史性並重的學術型、知識型美術館。未來,灞橋區、灞河新區將在灞河兩岸重點引進生態文化旅遊産業項目,不斷豐富區域業態,著力打造生態文化旅遊産業新高地。

  “逛完藝術區上垣走”

  “逛完公園上洪慶山去”

  “以前出遊總去外地,後來看到咱灞橋就有這麼多美麗的景致,有古鎮、有水、有大公園、有歷史景點,在觀賞美景的同時品味了美食,上山上垣也鍛鍊了身體,而且離城很近,就改成了‘週末一日遊’,既省錢又放鬆。”許多市民開心地説。灞橋區充分發揮洪慶山位於主城區的地理優勢,打造地區自然生態優勢特色,吸引更多市民走進洪慶山,共享秦嶺保護成果,體驗自然生態之美。洪慶山槐花節、櫻桃採摘季、山地自行車賽,已成為洪慶山獨具特色的三大節慶活動。

  作為市民抬腳就能踏入的“週末樂園”,白鹿原以萬畝櫻桃谷、葡萄主題公園、大綠景觀林帶為主的生態景觀高地形象,接待著一批批的遊客和市民,這裡業已成為西安城區東南部的生態屏障,更是灞橋區生態保護戰略和美麗鄉村建設的排頭兵。不久的將來,這裡還將開放一處新的景區——白鹿原·白鹿倉景區,一個集旅遊觀光、美食娛樂、文化演藝、民俗風情及現代生態農業體驗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旅遊景區,也將成為海內外遊客及廣大市民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的嚮往之地。 (文/王彩玲 劉麗萍 程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