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中國電影發展的幾點思考

2017-08-14 10:19:59|來源:中國文化報|編輯:李妍|責編:董健雄

  2016年、2017年的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存在於人們的普遍預測之外,最近熱映的《戰狼2》票房達到40多億元,高高竄起,電影創作和電影工業體系正在發生改變,電影銀幕數達4.5萬塊,電影市場充滿著巨大的能量和多樣性。相比較其他各國,中國電影在市場意義上的制度優勢日益突顯,也就是國有化與市場性結合的作用日益突顯。這是充滿啟發意味的空間,為理解和把握當下電影的發展,並進而思考關於電影意義的尋找等議題,是有意義的。

  一

  過去20年,無論是我們國家經濟、社會,還是電影,都是以別人很難複製的神速發展。現在,西方國家經歷的恐怖襲擊從未像今天這樣密集;難民問題、債務危機、金融危機、福利危機等,已經形成了西方社會的重大問題,而且成為世界不安全不穩定的一個主要根源,西方中心論正面臨嚴峻挑戰。中國在迅速崛起,好萊塢過去看不上中國電影市場,不把中國電影當成合作拍攝夥伴,但是,現在完全不同了。

  中國高效率的政經體制可以大幅縮短電影市場建設的時間,基礎設施,也為本土化的電影創作提供了氛圍和前提條件。與歐洲相比,電影政策、市場環境和放映且不論,僅以創作上的支持而言,我們國家高得多。中國國家電影獎勵和資助有多個路徑與項目機制,在已完成的影片以及發行放映上,就包括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和電影精品專項資金獎勵或資助兩項,力度頗大。試將過去的中國電影和強調、施行電影市場經濟優越性的當下電影,兩相對照,就可以理解為何我們有底氣説,現在可以去主動破除電影發展上的西方中心敘事了。電影,已經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普遍的一種大眾娛樂和文化生活。建設國家電影文化中心,為我們這個電影的黃金時代留下標誌,頗為重要。

  中國電影從國有化到重新進入市場,以至走向世界,這實際上是中國電影得以快速發展,由民族電影向世界電影轉型的獨門秘訣。

  二

  中國電影成果豐碩,許多電影人、製片、投資家在電影産業佔據重要話語權,電影生態發生了新的突破和改變;國産片的內涵得以延展與更新,中外電影合作態勢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截至目前,中國已經與16個國家簽署了電影合拍協議;國産電影藝術和思想力有待成熟,但它的核心地位得到進一步加強;國家財政的支持力度會進一步加大。就國家電影資金專項資助而言,2018年至2020年的放映成績突出的優秀國産影片項目,在3年的時間裏,每年大約獲得資助1.1億元,資助的項目分三大塊:優秀國産電影放映、藝術電影發行放映、支持國産電影走出去。

  還不能不看到,“一帶一路”對於中國來説,是跨界融合補結構性短板的好機遇,是增強新民族國家電影主體意識和位置的重要提振點。

  在全球化的趨勢之下,文化傳播很難堅守國家民族文化的原汁原味,在交融、消解並行不斷有新的突破和進展過程中,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可謂至關重要。電影跨國文化交流中遭遇的問題同樣是“文化壁壘”和“文化折扣”現象。在全球化的裹挾之下,電影市場、資本的跨境流動與擴張和對境外電影工業的仿製,如何用行動踐行,重繪世界電影的版圖,進而重構中國電影的分享機制?

  三

  第一,從電影業態發展來看,深入開展文化領域的對話合作,拉近電影傳播與市場競爭覆蓋地文化之間的距離,樹立平等原則,秉持寬容態度,讓交融和合作更加堅實。

  選擇將民族電影的發展納入到某種共同體的框架下,與區域電影結盟,尋求市場、文化的互利共通與美學選擇的新形式。但是它一沒有穩定的利益聯繫與保證;二會與創作上的多樣性與自由發展相悖。

  第二,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電影工業悄然發生改變,在學習好萊塢電影的工業運作模式的基礎上,融合本土文化的趨向風生水起。建立以本土受眾為支撐、我們這個時代的先進思想為中心的路徑,研究根植于西方文明的外國電影和受眾,兼顧不同文化語境下的全球觀眾所存在的語言障礙、文化障礙和審美習慣的差異情況,研究、掌握、採取具有普遍意義的行之有效的故事講述方式、敘事規則,同時,努力以藝術與文化結合的形式,打破電影傳播的障礙以至禁忌。通過電影影像主流實踐,實現中國文化的通俗化、大眾化的表達,打破阻隔在國家文化之間的影響線,值得期待。

  但是,電影創作的多重矛盾和市場緊張關係是其發展的關鍵所在,只有重視並切實解決,才可能透過表面現象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據了解,從2018年至2020年,政府電影管理機構,要對藝術電影發行放映進行補貼,每年2000萬元。計劃每年選100部,這是多大的推動!

  政府部門與相關機構、企業聯手,穩紮穩打,將電影放映分眾化、呼喚多年的藝術電影放映做了具體的實施。藝術片、紀錄片,現在和將來,會越來越有地方進行選擇性分眾式地去觀賞了。

  第三,在中外合作,包括和亞洲國家合作中,可以尋求市場的共贏,在找到文化最大公約數的同時,反向性地建立以亞洲電影、“一帶一路”並進而擴大到世界電影市場為導向的創作體系、市場化策略與傳播規則。用國際化的敘事手法表達本土文化,將中國人民真摯的情感訴求,真實的生活風貌呈現在他國觀眾眼前。于一般觀眾而言,本國民族文化之外的文化傳遞是新鮮且模式性的,迥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對於觀眾理解他國電影中的文化符號有難逾越的鴻溝,了解輸入國的歷史、人物、民俗等生活狀態和敘事邏輯,以解決電影受眾與電影創作者之間信息傳遞不對等問題,是題中應有之義。

  在推進海外拓展的過程中,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與鼓勵。2014年,為貫徹落實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創辦的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期冀以電影為紐帶,推動各國間的文化互動對話,承續絲路精神與文化。國家電影機構近年來對絲路電影節有扶持的政策,同時也有一定投入,而對其他電影節等也有支持。此外,近幾年每年國産電影海外票房約20億元,國家專項資金拿出2000萬元給予支持、資助,按海外票房的1%給獎勵和補助。

  第四,“一帶一路”使中國電影通過一個新的領域與路徑進入亞洲電影、世界電影舞臺。人們非常欣喜地看到,隨著全球化態勢下中國國際話語權的加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不斷提升,包括中國電影在內的中國文化産生發展與延拓業已勾畫出新的藍圖,現階段需要的是中國電影人合力並舉。 “一帶一路”橫亙亞非歐三大洲,沿線國家總人口約44億。“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國家,與中國的電影合作也趨於密切,在這樣的合作中,需要有一種學習意識、文化意識與結盟意識。依託“一帶一路”的戰略背景,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在跨國合拍、投資、拍攝以及主創合作方面彰顯出巨大的潛力,也為塑造中國及沿線國家的形象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電影技術與媒介理論在全球範圍內是相對一致的,文化的呈現卻是多彩繽紛的,中國的文化屬性與民族性格與各國不盡相同,這是中國電影走出去的重點,也是難點。開拓國際視閾,構建立體化多層次的電影産業交往格局,為中國電影與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獲取新的歷史維度和真實理念,這樣的視野與方式更具有重要的意義。(作者為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所長 丁亞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