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明豐苑小區門口設停車場收費 物價城管規劃房管都説不歸自己管

2017-08-18 09:31:11|來源:三秦都市報|編輯:王菲|責編:董健雄

  

  時代明豐苑小區門前的停車場

  時代明豐苑小區門口的停車場,每小時收費3元。物業表示有正規手續,卻不出示。物價、城管、規劃、房管,四個部門都説不歸自己管!既然有手續為何不敢出示?是誰賦予他們收費的權力?收的費用都去了哪?難道沒有一個部門來管嗎?本報將持續關注!

  A 物業憑啥在小區門口設停車場收費

  “想不明白,物業憑啥在小區門口私設停車場收費?收的費用誰拿走了?”昨天,李鑫(化名)向三秦都市報反映道,未央路68號時代明豐苑小區私設的停車場,只留了一個盲道和窄窄的人行道,很不合理。

  李鑫回憶道,這個停車場因為佔人行道影響人們出行被取締過,不知道怎麼又“死灰複燃”了。

  B 臨時停車每小時收費3元

  17日上午,接到市民反映後,三秦都市報記者來到時代明豐苑小區門口,看到這個停車場有升降桿,入口處的值班室墻上,挂著4個藍底白字的牌子,上面分別寫著“P停車場”、“計時收費”、“臨時停車,每小時3元”,“停車場停車須知”字樣,並留有監督電話和物業電話,奇怪的是,卻沒有公示收費單位的名稱。

  不斷有車輛進出,收費人員忙著指引停車或者收費。記者數了一下,當時停放有30多輛車。停車發票在一旁的桿子上用夾子夾著,蓋章單位是一家汽車服務公司。

  問及該停車場由誰收費?有沒有經過審批?收費人員説:“由物業收費,具體去小區裏問物業辦!我是打工的,其他的不太清楚!”

  C 物業稱有正規手續卻不出示

  順著指引,記者來到時代明豐苑小區的三樓物業辦。陜西潤達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經理説:“我到這裡的時間也不長,兩個多月,具體細節我也不是很了解,不是我們物業收費,我需要查相關的資料,找到停車場的經營人,核實之後才能給你回復。不過,今天我還有其他重要的事情。”

  隨後,記者向未央區城管執法局進行了反映。城管執法人員趕到現場,對該經理説:“你們有沒有合法的手續,門口停車場誰負責,把手續拿出來看一下?”此時,該經理説:“我只能聯繫經營人,12點給你們回復。”

  等待了一會兒,在停車場旁邊。該經理指著一位男士説是負責停車場收費的經營人,問及有無停車場審批手續時,對方表示有審批手續,是正規的停車場。當記者問及能否看一下審批手續時,對方説,手續都在總部。“收的停車費去哪了?”“肯定是交給物業了,又不是我私人拿走了!”此時,記者提出去總部採訪,希望對方提供總部電話和地址,對方卻表示,自己不知道總部在哪。

  採訪中,物業經理和經營人一會兒説他們是同一家公司的。一會兒經營人又説自己是潤華物業有限公司的,稱該停車場屬於物業內部停車場,停車發票是他們買的正規的發票(某汽車服務公司)。當記者再三要求進一步採訪時,對方生氣了:“該報道的不報道,馬路上那麼多違停你們不報道,偏偏來管我們3元錢的收費。”

  D 物價城管房管規劃都説不歸自己管

  不得已,記者求助相關部門,而採訪一天下來的結果是,四家單位都説不歸自己管。

  記者撥打停車場上留有的監督電話12358(價格舉報服務熱線)進行舉報,接線工作人員表示,這個不屬於他們的監管範圍,並舉例説,“如果公示費用是3元,實際收費4元,屬於我們管,我們立即會派人過去。”當記者表明身份採訪此事是否屬於亂收費時,接線員表示:“那你可以曝光呀!”再次表示此事不屬於他們管。

  在該停車場現場,隨後趕來的一位城管執法人員對記者説,之前,此停車場確實是佔用了人行道(地面上仍有之前車位線的印記),後來,他們要求其進行整改,並用隔離樁給隔離起來。“現在的停車場,是在道路紅線之外的,屬於小區的地盤,這個不歸我們管!”建議詢問規劃局,看當初這塊地方是規劃為停車場還是綠化廣場或者其他。

  記者致電未央區規劃局,工作人員表示,規劃上所涉及的停車場是小區裏面的,小區外的停車場都屬於城管、停放辦等部門。只要出了小區大門,設置停車場,不管是道路紅線以內還是以外,不屬於規劃部門管。工作人員説:“其實,很簡單,誰批准誰負責解釋,問一下收費單位是誰批准的。如果需要規劃部門配合,我們積極配合!”當得知是物業收費卻不出示審批手續,對方建議找一下物業監管部門房管局。

  昨天下午,記者專程來到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該局負責物業管理工作的負責人拿出《西安市物業管理條例》説,根據條例規定,價格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監督檢查、價格公示、違規收費活動。記者反映的此問題不屬於他們管。

  該停車場的設置是否合法?收費是不是合理?收的費用去哪了?到底屬於哪個部門管理?本報將持續關注!(記者 姬娜 實習生 方瑞江 文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