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延安文安驛築起農村孩子“清華園” 實現教育均衡發展新突破

2017-10-20 16:32:10|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李妍|責編:董健雄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文安驛學校(劉君慧 攝)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楊舒曼 劉君慧):10月19日,由延安市委外宣辦、市政府新聞辦主辦的“砥礪奮進的五年 追趕超越看縣區”主題採訪活動走進陜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文安驛學校。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文安驛不僅築起了農村孩子“上學夢”,更是首次將清華園的優質教育帶到了廣袤的黃土地,對推進農村基礎教育創新,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具有突破性意義。

  一座用知青情懷築起的學校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文安驛學校坐落于千年古鎮文安驛,校園依山面水,錯落有致,移步換景,自然和諧,可與“園林”相媲美。據介紹,學校整體設計由清華大學操刀,校內建築群將陜北元素和清華元素緊密結合,似乎將一間間紫紅色的“窯洞”打造成了一個宏偉的建築群。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文安驛學校執行校長寇曉冬告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這是一座用知青情懷建起的學校。在延川縣已知的1600余名知青中,有近600名知青是清華附中的校友,在這些校友眼中,延川就是他們的第二故鄉。這些年來,他們一直沒有忘記這裡,並且時常回來探望、資助。在延川文安驛建起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是清華校友的期盼,也是回報。

  學校秉持“清華文化”“陜北文化”“延安精神”三位一體的文化立校觀,努力辦一所清華品質的鄉村中學,並帶動陜北教育事業的發展,促進中國農村基礎教育事業的改革與創新。

  寄託了19萬延川兒女的希望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文安驛學校建於2016年,2017年9月29日招收的第一批150人正式開學。在短短三年時間內完成這樣一件大事,堪稱“延川速度”。

  學校規劃面積約183畝,分一期、二期建設,包括行政樓、教學樓、實驗樓、藝術樓、報告廳、體育館、標準體育場、食堂、男生宿舍、女生宿舍等。學校教育、教學及生活設施均按國家示範學校標準配置,投資金額達4億元。學校依山而建,在規劃建設之初還涉及附近村民移民搬遷問題。

  延川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子信説:“學校建設速度比我們想像都快,尤其是在移民搬遷這塊,雖然有磕磕絆絆,但是為了讓家鄉的娃娃上起好學校、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在這件事上大家沒有含糊。我們相信,這所寄託19萬延川兒女的希望的學校一定能為延川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人才,助力延川發展。”

  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突破之舉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文安驛學校是清華附中一體化學校之一,歸清華附中聯合總校統一管理,與其理念一致,平臺相同,被成為“陜北的清華附中”。

  清華附中與延川縣合作辦學,是名校聯繫服務基層、扶持貧困地區的一次成功探索,對推進農村基礎教育創新,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具有突破性意義。學校的建成,是延川縣委、縣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不斷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一項豐碩成果;學校開學是延川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是全面提升延安基礎教育發展水準,推進全國教育事業改革、落實教育扶貧的有益探索。

  據了解,學校致力成為一所面向陜西,乃至西北地區涵蓋初高中部的公辦寄宿制完全中學,預計在校學生人數將達到或超過3000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