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幹部群眾熱議十九大報告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奮勇向前

2017-10-26 10:57:35|來源:西安晚報|編輯:王菲|責編:董健雄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十九大報告,在我市幹部群眾中引起熱議。大家紛紛表示,要立足本職工作,以十九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並在今後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貫徹,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貢獻。

  加快發展“硬科技” 打造“硬科技之都”

  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陳長春説,黨的十九大報告,描繪了從現在起到2020年乃至本世紀中葉我國發展的宏偉藍圖,是我們黨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書寫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動指南。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品質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品質優勢。”陳長春表示,立足西安實際,我們更需要通過“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來強化實體經濟,提高供給體系品質。

  通過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結合實際工作,陳長春認為,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結合西安發展改革工作,一是要加快産業升級,建設西部經濟強市。圍繞邁入“萬億級”城市目標,強力推進“三廊兩軸兩帶一通道”建設,持續做大總量、做優品質。加快培育“3個萬億級産業、10個千億級産業集群”,全力建設以戰略性新興産業為引領、以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産業新體系。加快發展“硬科技”,籌備召開全球“硬科技”大會,打造“硬科技之都”,促進我市産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二是要加快創新驅動,打造絲路科創中心,全力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三年任務兩年完成,力爭形成5條以上在全國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實施創新能力倍增計劃,著力推動交大科技創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鎮、西電軍民融合創新谷等一批創新特色小鎮建設,抓緊推進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申報與行動計劃編制,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爭取到2021年,軍民融合産業年營業收入超過3300億元。三是要加快開放引領,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深度融入“一帶一路”,肩負起引領向西開放的國家使命,全面加快自貿區建設,依託歐亞經濟論壇、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等開放平臺,廣泛開展文化、旅遊、教育、經貿等多領域國際務實合作,著力打造服務“一帶一路”、歐亞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

  “我們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適應新形勢、把握新特點、緊扣新要求,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擼起袖子加油幹。”陳長春説,全市發改系統要為大西安追趕超越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在大西安追趕超越進程中砥礪奮進

  18日上午,團市委機關全體幹部集中觀看了黨的十九大開幕會盛況,認真聽取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並進行了認真學習和熱烈討論。

  廣大幹部紛紛表示,報告回顧了過去五年取得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鮮明回答了我們黨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麼目標前進等重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高屋建瓴,主題鮮明,內涵豐富,氣勢恢宏,催人奮進,通篇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成果、實踐成果、創新成果,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

  大家一致表示,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積極行動起來,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報告精神的高潮。結合共青團工作職能,認真謀劃好共青團組織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活動。引導全市廣大團員青年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在大西安的追趕超越進程中砥礪奮進、開拓創新、磨煉意志、銳意進取,努力成為民族精神、時代精神、西安精神的自覺傳承者、積極實踐者和有力倡導者。 

  突出“四個強化” 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

  談到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感受,西安交通大學紀委副書記陳紅説:“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明確指出,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報告為我們高校下一步發展指明瞭方向。”

  陳紅表示,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程中,高校擔負著極為重要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紮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高校要突出“四個強化”。第一,要著力強化黨對高校的領導,旗幟鮮明堅持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要堅持中國特色,中國特色一流大學的本質特徵就是黨對高校的領導。第二,要著力強化執紀監督科學性,鍥而不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針對高校實際和特點,只有更高水準的科學化才能持久提升執紀監督的有效性和生命力。第三,要著力強化執紀監督的嚴密性,拿出“繡花”功夫履職盡責,盯緊關鍵人、關鍵事、關鍵環節。第四,要著力強化從嚴治黨的實效性,勇於接受實踐、歷史和人民的檢驗。認真聽取師生員工的意見,誠懇接受社會各界人士批評指正,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絕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

  將周至的文化資源轉化為周至的文化價值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是‘五位一體’、戰略佈局是‘四個全面’,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周至縣李二曲關學思想研究會會長李庭武説,“我對習近平總書記所作報告中提出的‘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印象特別深刻。作為一位民間文化工作者,我覺得特別有責任,有底氣。”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李庭武告訴記者:“咱們西安有著悠久豐富的文化資源。就拿周至縣來説,周至縣文化積澱深厚,有豐富的人文景觀,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寶藏,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我們要把周至那些容易識別、容易理解、容易被接受的文化意義挖掘整理,表達出來。通過對周至文化的表達,增強周至人的自信,增強周至人的凝聚力,激發周至人創新創造的活力,也讓更多人感知周至、了解周至、親近周至、關注周至,共鑄周至美好未來,從而將周至的文化資源轉化為周至的文化價值。” 

  打造專業化公安隊伍

  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公安新城分局堅決統一思想認識和行動,堅定理想信念,以“鐵的信念、鐵的擔當、鐵的紀律”打造新城公安鐵軍隊伍。

  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公安新城分局黨委將狠抓隊伍建設不放鬆,緊握業務推進不懈怠,進一步補短板、凝警心、聚警力,全面提升精神面貌、紀律作風、服務水準,全力以赴“抓穩定、查隱患、保平安”。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持續深入開展“效能革命當先鋒 執法為民保提升”主題活動,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凝聚警力警心,勇於擔當盡責、強化督導落實,切實增強民警責任感和使命感。

  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公安新城分局以“合成戰、科技戰、信息戰、證據戰”為引領,大力推進偵查方式的轉變創新,進一步提高偵查水準,提高辦案水準,努力實現“多破案、快破案、辦好案”的目標。通過實戰,培養一批能力強、素質高的硬骨尖兵,打造出一支專業化公安隊伍。

  在安全生産工作中展現新作為

  近日,市安監局組織全體黨員幹部學習十九大報告,大家紛紛表示,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同安全生産監管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為維護安全的生産生活環境貢獻力量。

  市安監局黨組書記、局長黃會強説,十九大報告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十九大報告提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完善安全生産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這是對從事安全監管工作的長期指引,全市安監系統黨員幹部要深刻領會、牢牢把握,使之真正成為指導實踐、推動發展的思想武器。身為一名安監人,我們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十九大的各項部署上來,振奮精神,凝心聚力,以紮實的工作作風,精準的工作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産安全。

  市安監局副巡視員趙華德説,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及“安全”二字,尤其是關於安全生産工作的重要闡述,指明瞭安全生産工作的著力點和關鍵環節,體現了黨對人民利益高度負責的精神,彰顯了我黨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和維護安全穩定的堅定決心,勢必推動安全生産工作向更高層次和更嚴標準邁進,並激勵大家在安全生産工作中實現新突破、展現新作為。

  圍繞“建設美麗中國”要求抓好各項水務工作

  近日,市水務局系統通過黨組中心組學習交流、黨支部組織黨員集中學習談體會和個人自學等方式,持續掀起學習十九大精神的熱潮。大家紛紛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主題鮮明、立意高遠,高屋建瓴、氣勢磅薄,具有劃時代、里程碑的意義。報告中關於“實施國家節水行動”等論述使全市水務系統黨員幹部備受鼓舞。

  市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賈生林説,全市水務系統廣大黨員幹部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報告中“建設美麗中國”要求,下大氣力抓好以生態恢復“八水繞長安”、落實“河長制”為重點的各項水務工作。緊盯我市“一三五”治水目標,把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作為工作方向,加快實施工程治水,統籌推進生態治水,全面運用技術治水,有效抓好管理治水,不斷強化社會治水,“五策”並舉,系統治水,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為把西安打造成“擁河之城”,構建“南山北水”的城市格局奠定基礎。

  “十九大報告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看到國家的發展藍圖,我信心百倍,鬥志昂揚。”市水務局機關幹部王會江説,作為一名基層黨務工作者,我要紮實做好十九大精神的學習宣傳,讓這些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在局系統中深入人心。

  埋頭苦幹 全力以赴 推動工業發展

  22日下午,市工信委黨組書記、主任孫琦峰主持召開市工信委黨組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專題學習研討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安排部署學習貫徹落實有關工作。

  會議首先傳達學習了10月21日市政府黨組中心組學習十九大報告的精神和要求,傳達學習了《西安日報》對十九大代表、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所做的《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奮力譜寫新時代西安追趕超越新篇章》專訪文章。與會同志圍繞學習十九大報告精神,結合工作實際,分別談了自己的體會認識和下一步抓工作的思路措施。大家一致認為,黨的十九大報告通篇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氣勢磅薄、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催人奮進。

  孫琦峰強調,全委上下要把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作為頭等政治任務和大事要事,將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與實現“聚焦‘三六九’,振興大西安”宏偉藍圖相結合,按照“五個紮實”和追趕超越要求以及王永康書記提出的“五個自覺”要求,自覺把工業穩增長的責任扛在肩上、把任務抓在手上,埋頭苦幹實幹,全力以赴推動工業發展。一是建設好班子,著力打造工信鐵軍,為各項任務順利完成提供堅強保障。二是幹好主業,著力補齊工業經濟、民營經濟、軍民融合三個短板,做大做強汽車、大數據兩大産業,為全市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三是全員動員,把短板分析透,把措施定實,把各項政策落實執行到位。四是創新工作思路,動員全市企業家、公職人員、社會各界人士為工業發展獻計獻策,營造全市上下關心關注工業發展的良好氛圍。五是機關各支部、委屬單位各總支、支部要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的熱潮。

  著力打造民生財政 把錢花在刀刃上

  10月22日,市財政局召開局黨組中心組(擴大)會議,組織黨員幹部專題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

  經過深入研討,市財政局全體黨員領導幹部表示將切實堅定“四個自信”、牢記“四個意識”,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十九大報告中習總書記提出的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精神為指引,指導全市財政工作,為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追趕超越提供堅實財力支撐。

  進一步健全財政等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機制。圍繞“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和五大發展理念,準確把握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圍繞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把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主動適應我國經濟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的新形勢,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著力打造民生財政。做大財政收入蛋糕,提高收入品質,優化支出結構,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繼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嚴格落實中央改革部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推動財稅改革邁向縱深、落到實處。建立全面規範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全面實施績效管理,把錢花到刀刃上。 

  嚴把品質關 做放心産品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到的‘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車西安車輛有限公司産品製造部、罐車租賃公司、市場部工貿總公司、工藝部、黨委中心組等多個單位的管理人員、班組長和一線員工深受鼓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昂首邁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我們中國中車也作為祖國的一張金名片,書寫出驚艷世界的時速350km/H的‘中國速度’,身為一名‘中車人’,我感到很自豪。”産品製造部黨總支常務副書記王榮十分振奮,他表示要再接再厲,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為打造成為受人尊敬的國際化公司的中車夢不斷奮鬥。

  産品製造部通用敞車區平車線反面焊二組班長李康智説:“習近平同志的報告接地氣,順民心,無論是生活醫療、養老體系,還是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都給我們樹立了信心,提供了堅強保障。公司各基層黨組織全面落實黨的方針政策,按照國資委及中國中車的部署,産能提上去、浪費降下來,不斷在工作中創新,職工的收入年年增長,大家幹的特別起勁。”李康智也對未來的工作和生活充滿期待:“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結合自己的工作,在每一輛車、每一道工序、每一條焊縫上做到最好,嚴把品質關,做放心産品,開創公司發展的新局面,為祖國發展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