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季平:用中國音樂 在世界舞臺講述中國故事

2017-11-03 13:36:32|來源:西安晚報|編輯:王菲|責編:董健雄

趙季平 (尚洪濤 攝)

  中國文化如何走向世界?如何在世界範圍內實現中國文化的輸出?著名作曲家趙季平用自己醞釀十年之久的美妙音符,在美國掀起了一場關於中國文化的熱潮,10月28日晚,趙季平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作為開場曲目登上美國芝加哥交響樂團音樂廳,成為中國音樂走向世界舞臺的又一優秀之作。10月30日晚,趙季平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深情講述了這首作品背後的故事。

  十年積澱終破繭

  一部沉澱十年之久的作品,在美亮相一朝驚艷,這裡飽含著趙季平在世界舞臺傳播中國文化的決心和信心。

  趙季平告訴記者:“我用十年積澱來尋找平臺,等待一位世界級的演奏家。直到去年5月份,我與國家大劇院陳平院長有了一次成功的碰撞,陳平院長談到2017年10月將有這一次巡演,並將由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寧峰演奏,這讓我有了創作的衝動。陳平院長還談到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世界巡演計劃,期待著在世界各地用中國音樂講述中國故事,我們倆不謀而合,這樣才誕生了這樣一部破繭之作。這部作品在北京首演時,許多觀眾滿含熱淚,被深深感動。這次在美國首站演出又取得巨大成功,我覺得,我們是可以和世界對話的,我們可以用音樂和世界産生共鳴。”

  以小提琴協奏曲讓美國觀眾驚艷,是因為趙季平在音樂中所抒寫的核心內容,是人類所共同追求的目標,易於流傳,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中産生共鳴。趙季平表示,“中華民族是一個友好的,充滿愛的民族,我希望通過這部作品來表達‘大愛’。這部作品的副部主題也有靈動的、戲劇性的元素,但核心還是圍繞著‘大愛’,因為任何美好的東西都要通過追求才能達到,所以我定義這部作品的核心就是‘人類追求永久和平大愛’的主題。”

  又一部中國作品走向世界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文化中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資源。這次,趙季平的新作《第一小提琴協奏曲》便是以典型的中國文化風格在美大獲成功。在趙季平看來,這個作品是在用中國音樂語言講述中國故事,是中國音樂家向世人展現中國文化的自信。

  趙季平告訴記者,自己與小提琴演奏家寧峰在排練時談到,這部作品隱隱約約有中國京劇的影子,但又不是京劇中的旋律,是從作曲家內心流淌出來的用中國的音樂語言創作的。這部作品的曲式結構用了西方協奏曲的結構,但又不拘泥于傳統,而是用中國的審美形態做了適當的調整。“寧峰是一個偉大的演奏家,在世界享有盛譽。他的準備出乎我的預料,他在小提琴分譜上做了充分的弓法和指法的準備。他演奏的細膩程度不僅達到我想要的,甚至還有些地方超過了我想像的,他的演奏為這部作品插上了飛向世界的翅膀。”(記者 職茵)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