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縣渭河南岸恢復種植水稻獲成功

2017-11-09 15:07:54|來源:陜西日報|編輯:李妍|責編:董健雄

  “場黃堆晚稻,籬碧見冬菁”,10月30日,唐代詩人劉禹錫筆下的秋收情景在寶雞市眉縣重現,該縣渭河南岸今年恢復種植的生態水稻喜獲豐收。

  眉縣曾是歷史上的貢米原産地,十幾年前因水資源枯竭和渭河生態惡化,水稻種植逐漸消失。隨著近年渭河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的推進,渭河眉縣段相繼出現千畝荷塘和百里畫廊美景。今年初眉縣決定恢復渭河濕地水稻種植,打造美麗鄉村旅遊新景點。經省、市農技和水保方面的專家指導,眉縣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在位於渭河南岸的槐芽鎮東柿林村恢復水稻種植面積650畝,選用優質品種黃華佔,採用育苗移栽模式,由村委會集體經營。目前水稻已經成熟,收穫接近尾聲,預計畝産可達500公斤。第一年恢復種植水稻就大獲成功,印證了渭河生態修復的顯著成效。

  “今年政府投資的生態水稻種植項目好得很哩!生態水稻種植,不僅修復和改善了生態,還增加了農民收入。你看,城裏人沒事都愛來這裡觀光,水稻成為大家稀罕的作物。生態水稻成為鄉村旅遊的一大亮點,也帶火了村裏的獼猴桃採摘,真是雙贏呀。”槐芽鎮東柿林村三組村民張發展感慨地説。(記者 盧新智 通訊員 汪保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