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紀錄片《百心百匠》今晚播出 看李亞鵬西安體驗古法造紙

2017-11-13 17:18:37|來源:西安日報|編輯:李妍|責編:董健雄

  傳統老手藝的匠人匠心已成為紀錄片的大熱題材,去年有火爆網絡的《我在故宮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今年又一部明星體驗古老技藝的大型公益紀錄片《百心百匠》開篇就來到了西安。13日、14日兩天晚間在湖南衛視播出第一期上、下集,聚焦西安古法造紙技藝。李亞鵬和資深媒體人孫冕到周至起良村、長安北張村隨匠人體驗古法造紙流程,他們能做出“蔡侯紙”嗎?

  紀錄片《百心百匠》中,一個明星當一門傳統技藝的“學徒”,用體驗“代言”非遺技藝;用年輕人喜歡的表達講述傳統文化的傳承價值,探索傳承之路。第一期在西安探尋古法造紙,將引發人們對古長安造紙歷史和傳統技藝的關注。

  記者獲悉,李亞鵬此行在兩處“學藝”,長安北張村和周至起良村。它們都曾是歷史上著名的“紙村”,因為地理優勢從漢代起是造紙“重鎮”,家家戶戶以構樹(楮樹)皮為原料,純手工製作紙張。2008年,北張村的楮皮紙製作技藝申報成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是今年已經78歲的張逢學。起良村造紙技藝歷經幾年的恢復和壯大,2011年成為陜西省非遺項目,代表人物是今年68歲的劉曉東。

  從採摘構樹皮到做成一張“蔡侯紙”(漢麻紙),要36道大工序、72道小工序。李亞鵬他們在西安做了十幾天的造紙體驗。劉曉東告訴記者,在周至體驗了原料採集、裝卸、切番、撈紙和曬紙等流程。張逢學的兒子張建昌告訴記者,在北張村體驗了切番、撈紙過程。被馬蜂蜇、體力不支、撈紙無從下手……他們跟隨匠人學習古法造紙的細節,會在節目中穿插呈現。最難的三個環節打漿、撈紙和曬紙,他們能否攻克?節目中可以找到答案。

  “他體驗後就覺得古法造紙很神秘,技術性很強。”劉曉東告訴記者,李亞鵬也看到了古法造紙在形式上的創新,比如用熊貓糞便加工成的熊貓紙、花瓣葉子加入的太陽紙。交談中李亞鵬告訴他,造紙的匠人們一心一意、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非常可貴。

  據悉,《百心百匠》節目自13日起每週一至週四晚19:30在湖南衛視播出,優酷視頻14日起也會定期更新。首期西安古法造紙之後,還有不同明星去往各地體驗不同技藝。(首席記者 陳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