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漢陰凝心聚力齊致富 唱響脫貧攻堅“三部曲”

2017-11-15 17:28:31|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李妍|責編:董健雄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王夢凡 段曉蕊):“國家級貧困縣”、“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戴在陜西省安康市漢陰縣頭上的這兩頂“帽子”,一直是漢陰縣貧窮落後的注腳。這裡的31.29萬人口長期面臨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返貧風險大的現狀,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

  近年來,在陜西省追趕超越謀發展背景下,漢陰縣緊抓國家實施集中連片扶貧攻堅的戰略機遇,由“扶”貧變“脫”貧,由“漫灌”變“滴灌”,由“輸血”變“造血”,著力解決“只扶不脫”和“脫而又貧”的現象,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漢陰縣下定決心要打贏脫貧攻堅持久戰,為徹底擺脫“貧困”的帽子,切實解決貧困村和貧困戶穩定增收和脫貧致富問題,齊心協力奏響漢陰縣脫貧攻堅“三部曲”。

  聚焦産業脫貧 陜煤集團展現國企擔當

  “脫貧攻堅是目前陜西省最大的民生工程,陜煤集團作為陜西重點國有企業,要主動承擔扶貧指標,全力支持打好脫貧攻堅戰。” 陜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照乾曾在集團會議上公開強調。

  自2012年起,陜煤集團與漢陰縣結為精準扶貧對口縣,認領9個貧困村,以“兩聯一包”社會扶貧為己任,立足漢陰實際,充分發揮國企優勢,紮實開展扶貧幫包工作,支持漢陰縣改善基礎設施,發展農村産業,幫助困難群眾,與漢陰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漢陰縣副縣長王鐵介紹陜煤集團駐漢陰脫貧攻堅作戰圖(段曉蕊 攝)

  王鐵在前往漢陰縣挂職副縣長之前在陜煤集團工作,他對扶貧工作的感受最為直觀。“我在漢陰縣挂職副縣長約一年有餘,眼見這裡的群眾在陜煤集團的精準幫扶下,從受困于溫飽之擾到逐步脫貧奔小康的轉變,欣慰之餘也更加堅定要紮實開展産業脫貧工作,助力漢陰縣實現全民奔小康目標。”

  據王鐵介紹,在漢陰縣幫扶行動中,陜煤集團積極推進産業扶貧項目建設,投資5000萬設立“陜煤集團漢陰産業扶貧基金”,為地方企業提供資金幫扶,通過債權形式投資漢陰有機農業示範基地的米業集團、金碩養殖園區、高譽絞股藍農業園區、聚源杭白菊農業園區等龍頭企業,以資金為紐帶,嚴格管理,打造能夠形成連片的“陜煤精準扶貧産業鏈”,最終實現“扶持一個園區,帶動一片農戶、脫貧一批家庭”的目標。

  陜煤集團還創新性成立了陜西省首家國有企業扶貧工作站,成為陜煤集團與漢陰縣“兩聯一包”精準扶貧工作的橋梁樞紐、各幫扶單位在漢陰縣的“根據地”。工作站大力推廣“産業扶貧基地+龍頭企業+合作社(黨支部)+貧困戶”扶貧模式,統籌協調陜煤集團在漢陰縣的扶貧力量,促使扶貧工作形成合力,助推産業扶貧項目落地,鞏固脫貧成果,確保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五年來,陜煤集團共幫扶過貧困村13個,累計投入1300余萬元,包抓的9個貧困村貧困人口從2014年5567人減少到2016年底的2944人。貧困戶及貧困人口總數較2014年建檔立卡時分別下降了44.5%和47.1%。漢陰縣扶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王鐵説:“下一步,陜煤集團將繼續完善駐村幫扶工作、抓好精準扶貧落實、加快推進就業脫貧,針對絞股藍現代農業産業園區、杭菊現代農業産業園區、漢陰米業集團、陽晨公司生豬養殖四個市場擴展能力弱的園區産業,集中資金優勢進行重點打造,建立‘看得見、叫得響、帶動廣’的數個‘陜煤品牌基地’,形成連片的‘陜煤精準扶貧産業鏈’,帶動5000戶以上的農戶通過園區務工、訂單生産、加盟種植等多種形式實現漢陰人民脫貧致富。”

  聚焦智慧扶貧 新民風建設激發內生動力

  在漢陰縣澗池鎮洞河村的柳樹溝裏有一處搭著四間棚子的老房子,裏面養著5隻豬和60隻雞,這是貧困戶周延翠一家的經濟來源。周延翠一家4口人,兒子患病喪失勞動力,大孫子輟學外出打工,小孫女年僅13歲,70歲的周奶奶打點散工維持家用,日子過的很是清苦。

  直到2017年,在漢陰縣精準扶貧政策的支持下,一心想脫貧的周延翠不僅申請飼養5隻豬和60隻雞有了穩定經濟來源,還貸款在村上蓋起了新房子。談及未來的生活,周延翠臉上充滿了喜悅和期待:“計劃2017年底家裏就可以脫貧了,到時候把大孫子叫回來在縣上免費培訓班學個技術,一家人團團圓圓,把日子過紅火起來。”

  對周延翠老人進行一對一幫扶的洞河村村文書姜戈被老人的毅力感動道:“無論颳風細雨,老人都待在山上照看豬和雞,一日三餐都是小孫女送上去的。要是家家戶戶都有周延翠這股精氣神,那漢陰縣有朝一日定能把 ‘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摘掉。”

  為早日摘掉“貧困”帽,漢陰縣澗池鎮洞河村率先實施“三變”改革,創新推行“三線兩化一平臺”農村社會治理模式。姜戈介紹,“三”是指黨員聯繫群眾、人大代表聯繫選民、中心戶長聯繫居民這三條聯繫線;“二”是指網格化管理和精細化服務;“一”是指一個村民自治平臺。“321”模式真正做到了“三線”聯繫實現幫扶“全覆蓋”、“兩化”管理實現幫扶“精準化”,“平臺”建設實現幫扶“常態化”。該模式已經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已經顯現,並在漢陰縣100多個村及社區進行普及。

  澗池鎮洞河村還以移風易俗“六項行動”為抓手,大力推進“誠、孝、儉、勤、和”,成立紅白喜事理事會,將新民風建設作為減輕群眾負擔的民心工程和撬動群眾精準脫貧的杠桿。 “過去村裏辦紅白喜事,攀比風氣盛行。自從村裏成立了紅白理事協會,用村規民約限制操辦的規模和禮金金額,大大減輕了群眾的人情負擔。如今,大家都一門心思脫貧致富呢!” 澗池鎮洞河村黨支部書記劉修勇説。

   

  漢陰縣澗池鎮洞河村村文書姜戈介紹智慧扶貧相關情況(段曉蕊 攝)

  姜戈表示:“我一直堅信,擺脫貧困首要意義並不是物質上的脫貧,而是在於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眼看著洞河村脫貧致富的家庭越來越多,我相信,提倡智慧扶貧,著力推進新民風建設這條路,我們沒走錯。”

  聚焦健康扶貧 重振貧困群眾 “精氣神”

   

  漢陰縣衛計局扶貧辦公室主任柯亞麗介紹健康扶貧相關情況(段曉蕊 攝)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一直以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始終是制約漢陰縣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關鍵因素。據漢陰縣衛計局扶貧辦公室主任柯亞麗介紹稱:“漢陰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18127戶、49770人。其中因病致貧對象為3616戶、4063人,佔全漢陰縣貧困人口的8.16%,可謂是阻礙漢陰人民脫貧致富的一大“攔路虎”。為此,漢陰縣全力聚焦健康扶貧,開闢了一條具有漢陰特色的健康扶貧之路。

  大病集中救治政策這場“及時雨”,算是解決了家住漢陰縣雙河口鎮盧德林全家人的“心病”。盧德林四年前開始做腎病透析,一年治療費近九萬元,家裏老伴還身患殘疾,僅靠女兒外出籌錢為老兩口治病。四年來,僅他一人就累計花費醫療費20余萬元,令全家陷入了因病致貧的困境。好在2017年6月再次因病住院的她趕上了農村貧困人口大病救助政策,拿到報銷單的盧德林女兒回憶稱:“到現在都覺得不太真實,我媽這次住院醫療總費用21886.6元,通過農村合療、民政大病救助多重報銷,最後實際只支付了1012.5元。多虧了健康扶貧政策,讓我松了一口氣。”

  柯亞麗表示,除了加大大病救助力度外,漢陰縣健康扶貧還著力完善農村貧困人口醫療補償政策、落實貧困人口就醫優惠政策、購買大病補充保險、建立政府兜底救助制度,同時啟動疾病預防“八大行動”,著力減少漢陰縣因病致貧增量。

  2017年以來,漢陰縣大力實施以醫療救助優惠政策為主的各項惠民利民政策。通過實施縣鎮醫療服務一體化、鎮村衛生服務一體化、開展大病集中救治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工作,全面推動鎮村衛生事業快速發展,加快了漢陰貧困人口的脫貧步伐,重振了貧困群眾的“精氣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