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海拔最高的村子——南垣村。
村民在登山口建起了農家樂。
楊四將軍廟是南垣村最古老的建築。
南垣村已經建成的移民搬遷點。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經過羊皮溝登太白山的遊客越來越多。圖為羊皮溝驛站。
寶雞市太白縣,縣城海拔1543米,是陜西省海拔最高的縣。太白縣鸚鴿鎮南垣村,位於東經107° 45'47",北緯33° 57'18",因其境內有秦嶺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而成為我省海拔最高的村。
登頂太白山主要有六條路,從南垣村徒步攀登,是直線距離最短的一條路。
11月9日,太白縣彤雲密布,天空飄起了小雨,氣溫降至3度,路邊的行人裹著厚厚的棉服。記者從太白縣城出發,沿眉太公路一路向東,兩側山巒起伏,遠處雲霧繚繞。車行1小時左右,經過鸚鴿鎮,司機指著不遠處厚重的雲層説:“雲上就是南垣村。”
峻嶺登臨最上層
南垣村位於鸚鴿鎮東南5公里處,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122戶487人。南垣村黨支部書記黃東平説:“從人數上説,我們是個小村,但從人均佔有耕地、林地面積來説,南垣村是個大村,全村耕地面積1150畝,林地面積14750畝。”
秦嶺主峰太白山,山頂氣候寒冷,常年白雪皚皚,“太白積雪”也因此成為“關中八景”之一。這裡夏無酷暑,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山上林木茂盛,中草藥材遍地皆是,是科考研究、避暑旅遊、體育運動和教學實習的重要基地,也是國內很多資深“驢友”的嚮往之地。
南垣村背靠太白山,村民多居住于群山中相對平坦之地。對於已經看慣了“太白飛雪六月天”的本地村民來説,在這個初冬季節,鎖上房門,上山採摘山茱萸是更實在的事情。
從寶雞至潼關,從西向東的秦嶺北坡有眾多的河流,直接流入渭河的有150多條,其中較大的河流就有70多條。這70多條河流所在的山谷就被俗稱為秦嶺“72峪”。事實上,秦嶺北麓遠遠不止這“72峪”,而是多達上百條,因為很多峪口較為短小或不太出名而被排在“72峪”之外。
南垣村羊皮溝就是這樣一個不太出名的峪口。據黃東平介紹,羊皮溝長15公里,位於姜眉公路南側,溝內環境優美,四季有水,高山上林木茂密,是自古以來登臨太白山最近的一條徒步線路。
太白山跨太白縣、眉縣、周至縣三縣,羊皮溝很早以前就集聚了很多山民。黃東平説,他初到羊皮溝時,還看到了很多山民留下的石頭房子,現在遺跡尚存。據説由於很早以前的山民多以狩獵為生,溝裏居民家家戶戶的墻上都挂著各種動物的皮毛,尤其以羊、鹿等小型動物的皮毛為主,漸漸地,人們就把這條溝稱為“羊皮溝”了。
“沿著這條小路進山,”黃東平指著溝口説,“再沿著河道走一截路就開始爬高了。”
從羊皮溝到太白山主峰拔仙臺,直線距離40多公里。登山者一般早晨出發,夜宿平安寺,第二天即可登頂。黃東平説,他年輕的時候沿這條路登過一次拔仙臺,看到的景色終生難忘。
險棧排雲徹萬山
南垣村所隸屬的鸚鴿鎮是太白縣的“東大門”,也是褒斜棧道的重要驛站,古稱松嶺驛。褒斜棧道全程249公里,在太白縣境內里程達114公里,由縣西南入境,至東北到達棧道北口,途經王家棱、咀頭、桃川、鸚鴿四鎮。
據史料記載,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揚聲由斜谷道取郿,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建興十二年(234年)春的第五次北伐“由斜谷出”,皆指褒斜道。同年八月,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後,其遺體仍由此道運回漢中葬定軍山下。蜀漢炎興元年(263年),魏將鐘會仍走褒斜道佔據漢中,繼而滅蜀。
鸚鴿鎮黨委書記李志濤説,當地有些村名傳説都與當年的戰爭有關。比如火燒灘村,據説是諸葛亮北伐路過此地,士兵被田裏怪蟲叮咬苦不堪言,諸葛亮遂命人放火將怪蟲燒盡,故有此名。還有個地名叫流沙崖,則是諸葛亮病逝後,蜀兵經鸚鴿鎮回漢中,後面魏兵窮追不捨,追至此地,突然山體崩塌,將追兵攔阻,後人稱之為流沙崖以紀念。
鸚鴿鎮一直是兵家必爭和經濟、文化交流必行之道。李志濤介紹,鸚鴿鎮有個地方僅百戶人家,卻有83個姓氏,可見當時南北交流之繁盛。
62歲的王改林在鸚鴿鎮南垣村當了30多年村幹部,2006年卸任。王改林介紹,太白縣不僅是陜西最高的縣,也是最“年輕”的縣,1961年才設縣。三岔河從太白山流出,把南垣村和六家村隔開,“設縣之前,河東的南垣村歸眉縣管,河西岸的六家村歸岐山縣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的那次剿匪行動,是村裏很多老人會提及的一段歷史。沿南垣村羊皮溝上山的路兩旁,當時有很多大小寺廟。一群土匪潰敗後躲進了放羊寺。南垣村組織了4位精幹的村民配合大部隊,利用夜色摸進了放羊寺。乘土匪酣睡之機,將其一網打盡。南垣村黨支部書記黃東平説,他小時候去放羊寺,還能看到墻壁和木樑上的彈孔,可惜放羊寺後來毀於火災,已不復存在了。
很多古建築已化為烏有,被歷史湮沒,然而一些民間文化卻通過口口相傳留存了下來。南垣曲子就是這樣的民間戲曲。在南垣村,曲子班現有成員12名,領班為第四代傳人張文海。
據張文海介紹,南垣曲子原是由一位山西籍老藝人唐世英,在20世紀20年代傳給本縣高碼頭鄉一位老藝人陳金林,再傳給第三代傳承人張志芳。20世紀40年代,張志芳搬遷定居本縣鸚鴿鎮南垣村,他所傳承的戲曲藝術隨之在南垣迅速傳播,並被人們認可接納,故被稱為“南垣曲子”。
南垣曲子曲調優美細膩,內容豐富多彩,傳統曲目有《天官賜福》《訪賓朋》等,以喜慶五穀豐登、祈福國泰民安的內容為主。改革開放以來,曲子班又不斷增加曲目內容,傳播先進文化、宣傳黨的政策,如《唱一唱農村舊貌換新顏》《脫貧攻堅中央新舉措》等。
張文海説:“在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南垣曲子受到各級文化主管部門的重視和愛護,為我們添置器材,購買服裝,搭建展示平臺,太白縣現已把南垣曲子列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南垣舊貌換新顏
10月18日上午,在南垣村村委會,10多位村民和黨員觀看了黨的十九大直播,每當報告裏提及農村、扶貧、醫療等字眼時,總能引起大家一陣討論。黃東平説,這幾年,村民生活水準顯著提高,黨的政策好,好日子還在後頭。
5年來,南垣村正在悄然發生改變:村子裏擺放了垃圾桶,有專人把垃圾運走;村子裏的道路硬化、拓寬,下雨天再也不會“一腳泥”;灌溉渠修到了田間地頭;村裏新安裝的路燈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更重要的是,環境的變化也無形中提升了村民的素質。黃東平説:“打架幹仗的少了,踏實幹活的多了;吵架聲少了,笑聲多了;以前垃圾亂扔,現在寧願多走幾步,也要扔到垃圾箱裏。”
南垣村的主導産業是幹雜果、中藥材、特色養殖和勞務輸出,特別是勞務輸出,佔村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黃東平説,當他聽到十九大報告中“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時,情不自禁地鼓掌。南垣村的年輕人以外出務工為主,今年縣上對外出務工人員有資金補助,每人每年500元,並且每年春季和秋季對務工人員進行技能培訓,鼓勵拓寬就業渠道。2017年,南垣村農民人均收入10378元。
據介紹,南垣村堅持分類指導、分類施策,厘清“一戶一策、一戶一法”的工作方法,選準産業,以點帶面,積極發展産業,增加農民收入。南垣村旅遊資源豐富,從羊皮溝登頂的遊客,每年有上千人。黃東平投入他的全部家當,開通了羊皮溝的一條便道,在溝口,他開辦了旅社和農家樂。
隨著太白縣旅遊産業的發展,來太白的遊客也越來越多,特別是夏天,縣城賓館一房難求。很多遊客來到了南垣村,黃東平的農家樂生意也逐漸好起來了。“沿古道而上,五里一寺、十里一廟,登山者可以欣賞到鬥母奇峰、平安雲海、高山草甸、第四紀冰川、跑馬梁、大爺海、拔仙臺等諸多著名景觀。”黃東平説,“南垣村和周邊的村子將形成鸚鴿鎮旅遊環線。我們這裡的資源得天獨厚,發展勢頭會更好。”
鸚鴿鎮圍繞幸福美麗鄉村建設,依託獨有的民俗文化、自然風光等優勢,發展壯大民俗文化旅遊、鄉村生態觀光旅遊,加大對貧困村、貧困農戶旅遊産業發展政策、資金扶持力度。計劃投資2000萬元實施民俗改造項目,在南垣村等6個村改造150戶群眾舊房,打造民俗旅遊,進一步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黃東平説:“我們村將沿旅遊環線興辦20戶農家樂,按照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本報記者 王帥 文/圖 )
見字如晤 陜西師範大學連續15年為新生手寫錄取通知書2021-07-16 17:32:38
“演藝”裏的西安:雅樂尋蹤 駐華大使夫人與西安共譜文化交流“交響曲”2021-07-11 17:07:56
2021全球駐華使節西安經貿文化之旅走進白鹿原影視城2021-05-16 16:43:35
“八辦”紀念館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服務發展、開拓創新,持續做好革命文物的保護和利用工作,奮力譜寫“八辦”紀念館文物保護利用的新篇章。2019-11-19 17:56:45
從劉家洼考古隊獲悉,考古隊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首次發現了關中地區罕見的金權杖以及山形簋。2019-11-15 10:13:13
本次展覽以“光化六合”為主題,意為“道德教化遍及天下”,以十六國末期至隋統一全國之前的歷史演進為線索,以于右任先生“鴛鴦七志齋藏石”中的北朝墓誌和拓片為核心展品2019-11-11 14:47:29
寶雞市千陽縣第四屆西秦刺繡香包節開幕2021-06-06 16:19:42
絲路歡樂世界主題角色動畫Miracle(《奇跡》)預告片正式發佈2021-05-27 19:22:11
銀川市首批“暢遊西鹹新區”旅遊團打卡西鹹2021-05-21 11:33:32
VEX機器人亞洲公開賽在西鹹新區涇河新城開幕2021-04-03 16:19:01
“中國到處都有意思,我很喜歡中國文化。”這是現就讀長安大學的土庫曼斯坦籍留學生張依娜來到陜西後的真切感受,也是她選擇來中國留學的主要原因。2019-11-20 18:03:02
位於陜西關中平原西部的寶雞,是華夏始姐炎帝的誕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發祥地。2019-11-11 09:47:27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