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助力西安邁入創新之都

2017-12-04 11:10:42|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董健雄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為進一步紮實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在我省落地落實,在新時代展現新氣象、實現新作為,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從今日起本報開設“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專欄。旨在通過多形式、多層次、全覆蓋的方式,宣傳我省各地各部門用黨的十九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效;深入宣傳我省幹部群眾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典型事跡和良好風貌,生動展現全省上下、社會各界創造新時代的萬千氣象。 

  太陽能充電包不僅可以穿戴在身上,還能隨意折疊;射頻槍一掃,百餘袋血液信息一目了然……近年來,在涉及包括人工智能、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智慧製造、航空航天、光電晶片、新材料、新能源8個領域的西安硬科技“八路軍”,不斷迸發新動能。以“2017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為標誌,西安正以全面創新改革為抓手,以發展硬科技為契機,不斷釋放著科技優勢和創新活力。

  硬科技是時代的需要,更是發展的需要。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既是西安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具體行動,也是著眼未來發展的戰略舉措。憑藉硬科技實力優勢,西安市正不斷大力發展高新技術、先進製造、商貿物流三大萬億級産業,實現換道超車,大步邁入創新之都。

  硬科技彰顯硬實力

  “我們現在給硬科技下的定義是: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術、光電晶片、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智慧製造等領域中,以自主研發為主,需要長期研發投入、持續積累形成的高精尖原創技術;具有較高技術門檻和技術壁壘,被複製和模倣的難度較大,有明確的應用産品和産業基礎,對産業的發展具有較強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是推動世界進步的動力和源泉。硬科技與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和‘中國製造2025戰略’,與黨的十九大精神中關於科技創新的精神高度契合。”硬科技概念提出者、一個地道的“老陜”、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米磊博士説。

  作為目前全球研發投入最集中的領域,信息網絡、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智慧製造等方面正在孕育具有重大産業變革前景的顛覆性技術,不斷創造著新産品、新需求、新業態,並帶動眾多科技領域實現重大創新突破。

  國家競爭靠的是硬實力,硬科技彰顯硬實力。隨著相關産業化的不斷推進,西安市憑藉本地豐富的科教資源,在創新驅動發展的大背景下,如今硬科技已成為大西安建設和科技創新的一面旗幟。資料顯示,隨著法國安盛、美國伊頓、普利司通、力成半導體等項目先後在西安安家投産,IBM、三星、華為、中興等硬科技企業紛紛在西安落戶建廠,目前已有10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西安,全市各類科技創業園區數量已位居全國前列。

  産業化發展的西安探索

  “硬科技改變世界,硬科技引領未來,硬科技創造美好生活,西安——全球硬科技之都!”在“2017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開幕式上,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指出:硬科技是西安追趕超越的新跑道、創新發展的硬實力、産業升級的發動機。西安將圍繞先進製造業,以硬科技“八路軍”為突破口,以“五星級”的標準、“店小二”的作風,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營創環境、營智環境,努力構建更強動力的産業生態系統、更具活力的創業生態系統、更具魅力的生態宜居系統,讓更多“硬科技+”企業能夠如魚得水、茁壯成長,讓創新創業的種子能夠成長為參天大樹。助力加快建設中國製造2025示範城市和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示範區,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

  2016年12月,作為對硬科技産業化和體系化的有力探索,全國首個硬科技小鎮在西鹹新區灃西新城揭牌。小鎮以“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為整體定位,涵蓋人才培訓、研發試驗、中試應用、成果展示、技術交易、孵化辦公、工業生産和創業服務等硬科技産業的全鏈條業態。據西鹹新區黨工委書記岳華峰介紹,目前已有包括中科創星、中航工業、賽迪研究院等一批硬科技企業聚集於此。待2018年小鎮全面建成並投入使用後,預計將吸引上千家硬科技企業入駐。未來小鎮將進一步整合硬科技資源,吸引優勢科技、人才、企業匯聚西鹹,建立長期和深層次的合作,針對核心技術難題開展聯合攻關,形成完整的硬科技領域技術創新體系;推動産業協同發展,以商業模式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打造技術標準、信息共享、知識産權等公共平臺,實現與市場的有效對接,形成“硬科技”産業化體系。

  平臺建設助力創新驅動發展

  硬科技是西安的“王牌”,抓住硬科技,就能找到追趕超越的新跑道,就能抓住換道超車的新機遇,就能為産業轉型升級打造新引擎。而提到創新驅動發展,就離不開平臺建設。

  西安交通大學形成“政金産學研+友”新型産學研生態圈模式;西安光機所形成硬科技發展模式;西北有色院實施管理層持股和轉制院所自主考核的成功模式……自2016年西安被國家列入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以來,西安市以大院、大所、大企業和科技服務機構為重點,通過支持17家試點高校院所建立本單位政策體系和工作體系,支持6家試點企業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和創新組織模式,引領推動全市科技成果“三權”改革,促進創新成果和産業發展緊密對接、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初步形成了西安交大、西安光機所、西北有色院三大特色模式,走出一條具有西安特色的創新驅動發展新路。

  隨著《西安市發展硬科技産業十條措施》等産業政策的逐一落實,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鎮、西部雲谷等一批硬科技示範小鎮建設不斷加快推進。全市新建包括西安交通大學獲批國家增材製造國家創造中心、大數據分析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西北大學空天地海一體化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等各類創新平臺30多個,硬科技成果轉化渠道不斷暢通,硬科技産業規模持續做大,實體經濟發展得到切實推進;在重大成果轉換上,形成了一批作價入股産業化項目、許可轉讓項目和轉化産業化項目。目前試點單位成果轉化項目數已達1014項,實現成果轉化總收入7.64億元;橫向合同數量5209項,合同金額達到15.7億元。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蓄勢待發。由西安發起的首屆“全球程式員節”再一次激發這片創新熱土的潛藏動能,助力産業升級,西部“絲路矽谷”正逐漸成形。

  “西引力”助力城市巨變

  “西安的高科技實力如今已達到了一個明顯的高度,並且還在不斷被挖掘、展示,這不僅吸引並留住本地人才,同時也吸引更多人才流向西安。”和利時(西安)招聘主管岳振説。

  作為中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聚集地,西安科教資源豐厚,IT專業優勢尤為明顯。數據顯示,2015年西安大專以上學歷畢業生達到23.25萬人,在全國各大城市中名列第二。2016年陜西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超35.6萬人,當年省內就業19.2萬餘人,佔全部畢業生總數的53.89%,比2015年增加17257人,增幅為9.88%。伴隨越來越多知名企業入駐西安和對優質人才的需求量急劇增長,“西引力”讓越來越多的高端軟體人才從北上廣回流西安。

  “在創新驅動發展及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進程中,西安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我們也再次堅信西安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我曾將美國矽谷的發展史與西安作過對比:矽谷崛起的要素如科教資源優勢、科技企業孵化、創新生態雨林等,西安並不匱乏,甚至遠遠優於矽谷。”米磊表示,西安現有普通高校63所,擁有各類科研機構3000多個,兩院院士有60多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46萬人。為了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以中科院西安光機所為代表的科研院所,已經率先探索實踐,“拆除圍墻,開放辦所”,形成了“西光所模式”,打造了中科創星硬科技創業生態雨林,取得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陜西省政府已將該模式在全省進行推廣、複製,並且連續三年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

  憑藉教育、科研、人才等方面的諸多優勢,輔以頑強執著的“陜西精神”,創新與創造正成為當下西安硬科技發展過程中的典型特質,為硬科技未來的持續發展走強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相信不久的明天,輝煌屹立的國際化大都市西安,必將借助硬科技的堅強根基,再次超越崛起,迎來巨變。(記者 楊光 )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