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在鄉村的民間演出隊

2017-12-05 14:02:33|來源:三秦都市報|編輯:李妍|責編:董健雄

  

   秦腔演出隊在戲曲進校園活動中和學生互動

  

  留村曲藝隊排練新戲

  誕生於巴山漢水的漢中市洋縣鄉村民間文藝宣傳演出隊,常年迎風雪、冒寒暑,奔走于基層鄉村,以天為幕布,以地做舞臺,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演出形式,為廣大農民送去歡樂和文明,傳遞著黨的聲音和關懷,架起了政府和群眾的“連心橋”。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他們在唱紅新農村的同時,也在悄悄改變著村民的思想意識,宣傳隊也成為了農村先進文化的領航員,新農村鄉風文明的代言人,培育新型農民的大舞臺。

  政府給接地氣節目開綠燈

  10月17日是全國第四個“扶貧日”。當晚,漢中市“扶貧路上你我同行”脫貧攻堅文藝匯演鳴鑼開場。洋縣秦風劇團的《麼嘛達》和城固縣選送的《我是窮人我怕誰》兩部秦腔小戲,與另兩部文藝節目獲得一等獎。“前一段時間在各縣一直搞基層巡演。今年市上安排了137場演出,截至目前實際演出200場。”劇團團長張天明望著窗外説道。隨著冬閒和春節臨近,劇團又要下鄉了。

  9月底獲悉漢中市上要搞脫貧攻堅匯演,張天明就打算寫一部原創劇本。今年夏天陜西省領導在洋縣暗訪,一位村幹部要求群眾別亂説,以及自己近年帶團在農村演出時耳聞到的扶貧亂象,一下子涌入張天明的腦海。“寫了一週,排練了一天,第二天就熱蒸現賣搬上了舞臺。”

  對於這部“揭幹部短處的小戲”,張天明擔心會“卡殼”,“沒想到一路綠燈。縣、市領導都説就要這種真實、接地氣的文藝節目。”劇中5位演員是清一色的漢中本地“票友”,有退休幹部,也有普通村民,對於劇情或多或少感同身受,展示起來很是得心應手。

  張天明特別看重文藝作品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潤物無聲、內化於心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群眾寫群眾事、群眾演給群眾看,自然很受群眾歡迎。”張天明滑動著一幀又一幀劇情畫面強調:千萬不要把觀眾看成外行,人家也懂。“在好幾個地方演出時,幹部和群眾要求把穆主任宣傳扶貧政策及郭主任受教育一段再演一遍,他們説,要的就是這個宣傳教育效果。”

  洋縣秦風劇團始建於2002年春,由陜南民間名老藝人,原漢中市、洋縣、城固縣等劇團演員,與戲迷票友100多人組成。最初只是“自樂班”,2007年在有關方面的資助之下,成為秦腔劇團。

  全民齊上陣的村級演出隊

  68歲的馬暢鎮留村村民王洪志,至今還在家裏的鏡框中珍藏著四張手心大的黑白照片。“1968年,當時村上的演出隊代表洋縣在市上調演中得了獎。回到村裏,在大隊部門前挂起幕布,給周圍好幾個村的群眾連續演了一週。”為了留住“來之不易的榮譽”,村幹部專門請來洋縣照相館的攝影師拍照,洗出來的照片,分發給每個參演者作為留念。全村老少義務勞動,用石頭和黃土壘起了全縣第一個村級大舞臺。

  王洪志清楚記得,當年村裏的演出隊排練了部隊支援農村生産的《村裏來了咱解放軍》,和反映農民拿出糧食緩解市場緊缺的《賣余糧》等好幾部情景劇。“劇本都是村民聚在一起自己寫的,素材來源於自己村裏的實事,也有從報紙、廣播上得到的外部消息。”

  身材微胖的退休職工倪振德自豪地説,別看演員都是農民,當年還排演過《智取威虎山》《紅燈記》《白毛女》。自己年輕時身材那叫一個好,在《沙家浜》中還扮演過參謀長刁德一。扮演兵痞刁小三的王洪志連忙接過話説,自己年輕時候就一直是旱船上船公們的指導老師。

  留村的男女老少特別是年輕人,都熱衷於這種民間演出,嗓音好的唱歌曲,演小戲;嘴皮子利落的説快板,身材好腿腳溜的扭秧歌、舞獅子,其餘人不是專業司樂手,就是爭搶著敲起鑼鼓當伴奏。

  “上場是演員,下場是觀眾。”村民席煥文羞澀地一指丈夫倪振德:我當年和他搭幫划旱船,最後就沒能下船,給他做了媳婦。“留村的旱船劃得是遠近聞名,扮演船公的小夥子不但把本村的漂亮姑娘留了下來,還把外村的村花都娶進了村。”

  “能參加村上的演出隊,首先説明你思想追求進步,也能體現你多才多藝。”司樂手王三娃從部隊復員後,執意返鄉參加勞動,“村裏有演出隊,我就感覺熱鬧,在莊稼地裏幹活渾身是勁。”

  40年前演出隊買不起樂器板鼓,王三娃把當地一種民間樂器經過改良,敲擊起來的音效和板鼓不分伯仲。這塊尺把長的檀木,腰間刻著兩道深槽,四角圓潤,渾身泛著油光。有演出的時候,他隨身攜帶,演出結束,再放回村委會的倉庫,“算是留給村裏的晚輩們了。”

  村民愛好成就百年傳承

  “留村的民間演出傳統,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我的祖上就是當地知名的民間藝人,幾代人都以走街串巷唱曲來養家糊口。”76歲的呂洪仁還能記得父親靠墻曬太陽時彈著三弦演唱陜南曲子的情景。

  “全村有2000多村民,目前演出骨幹有50多名,其中常年參加外出演出的演員最少有38人。至於愛好者,那就更多了。連城固縣的業餘作家劉海善也被吸引來,給我們寫了不少劇本。”

  “除了有民間演出這個優良傳統,主要是村民普遍有這方面的愛好。”呂洪仁和許多村民雖沒有進過藝校學習深造,但在傳幫帶的教育模式引導下,村裏一批又一批的藝術人才成長了起來。

  除了擔任演出隊的二胡演奏員,呂洪仁還動手自製樂器,梨木棍做桿,椰子殼蒙上軟塑膠是琴鼓,廢棄剎車拉線和尼龍絲改造成琴弦,這些由廢品湊起來的樂器,足以讓呂洪仁坐在原地不動,一個上午都陶醉在絲竹樂曲裏。“還有一把三弦是從垃圾堆裏撿來的,自己留著,那些二胡、笛子、嗩吶,都是熟人朋友看上了,就免費送給他們。”

  “愛上了,就沒辦法脫身,也不想放棄。”78歲的馮治軒是村裏原曲藝隊的隊長,常年帶領十幾位年長的文藝愛好者在村裏村外演出。當年村子裏的文藝骨幹們,在演出隊伍擴張中不斷分離聚攏,形成了三個專業商演隊,演出節目多以現代歌舞為主。馮治軒一幫老演員則專攻在漢中流傳百年的老曲子和秦腔,他們認為有責任留住民間藝術的根。

  每年逢節慶和政策出臺,馮治軒都要召集人員編寫劇本,組織文藝愛好者在村子內外進行宣傳演出。在留村村文化活動室內有一件用竹桿扎就的採蓮船,村支書呂廟傑説:“這是演出隊的寶貝,用了二十幾年了。老馮每年都要修理,換上新的彩頭。

  村裏有人家蓋房、娶媳婦,演出隊上門演出祝賀道喜,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鐵規。受邀外出演出則是村上一項重要“外事”活動,男女演員接到通知,都是放下手中的活路,到村委會集合。七月酷暑,三九寒冬,在通往村外的便道上,演員們的雀躍歡笑和著鑼鼓顛簸時發出的和聲,召喚著沿路村民,“晚上又有好戲看了。”

  談及演出報酬,現任隊長張正平搖手稱“隨人家給”。最初就是兩包煙、一把糖,瓜子花生等土産每人能分一馬鑼。改革開放後,演一場每人拿5元錢,現在也就是20元的工資。“但是你不讓誰去可不行,每個演員都有粉絲,人家不答應,大家都感覺這是一項榮譽。”

  紮根鄉土的時代宣傳員

  “解放後到現在,我們村的文藝宣傳演出幾乎沒有中斷過,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豐富,社會風氣和村民素質越來越高、越來越好,打架鬥毆扯是非的人很少,大家都思謀著怎樣把日子過到前面去。”村民王崇敏還清楚記得,改革開放後,年輕人喜歡看錄影,現在跳廣場舞也成了村裏的一個時尚,但民間傳統曲目在鄉間依然擁有眾多忠實的觀眾。

  馬場鎮文化站站長王建才告訴記者:現在每個鄉鎮都有村級演出隊。群眾渴求更加豐富、高品質的文化藝術産品,希望社會文明程度持續提高。而一旦缺少了精神文明,各種錯誤思潮、社會問題就會隨之而來。

  今年6月13日晚7點,距洋縣31公里的槐樹關鎮陳坪村村委會廣場上燈火通明,村民們和駐村工作隊、鎮村幹部圍坐一起觀看教育扶貧晚會。整臺演出以舞蹈、獨唱、情景劇、快板、朗誦等藝術表現形式,詮釋了教育惠民政策。7月14日晚上,關帝鎮馬坪村的“脫貧攻堅當先鋒全面小康不掉隊”文藝演出,贏得群眾陣陣掌聲。

  在脫貧攻堅活動中,洋縣文化館、文工團先後創作扶貧體裁的歌曲8首、文藝節目10個、文學作品3部。縣委縣政府調動縣、鎮、村和駐村工作隊四級力量面向農村群眾開展面對面、點對點、人對人巡迴宣講,通過“理論+政策”“文藝+政策”“文藝+故事”“政策+技術”四種形式,借助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傳播理論政策、提升脫貧動力、培育致富技能。

  “最近很多人都在爭當貧困戶,可是我就不申請。我覺得人要有志氣,不能有依賴思想。只要勤快肯動腦筋,賺錢的路子多著哩!”洋縣脫貧攻堅文藝宣傳隊進黃安鎮廟埡村宣講中,槐樹關鎮陽河村致富能手吳成敏為在場400多名群眾和鎮村幹部講了自己創業的故事:“目前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發展産業上。我的魔芋基地不僅要實現自己脫貧,還要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脫貧。”(孫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