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取土挖沙 加劇地質災害至少罰一萬元

2017-12-14 10:52:20|來源:三秦都市報|編輯:王菲|責編:董健雄

  12月13日上午,陜西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召開了《陜西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宣傳貫徹電視電話會議,對《條例》的貫徹實施進行動員部署。 

  人為引發地質災害呈上升趨勢

  陜西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楊忠武介紹有關情況時説,我省是全國地質災害多發、易發、頻發的省份之一,地質環境脆弱、地質災害點多面廣。自2003年國務院頒布《地質災害防治條例》以來,我省通過實施調查評價、監測預警、移民搬遷和工程治理、應急防治等四大體系建設,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與此同時,近年來,我省地質災害也出現了一些新趨勢,地域上,地質災害易發區由陜南向陜北擴展;時間上,災害發生由汛期向全年延伸;災害成因上,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引發交織疊加,特別是人為工程活動引發地質災害呈上升趨勢。

  監測人員可獲補助

  將於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陜西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共8章50條。其中明確,地質災害易發區的縣(市、區)、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基層群測群防組織,明確責任人、監測人,設置警示標識,組織開展群測群防人員防災知識技能培訓,增強識災報災、監測預警和防災避險應急能力;按照國家和本省規定,為群測群防監測人員發放監測補助,配置實用監測預警設備,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地質災害隱患點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向受地質災害威脅的單位和個人發放防災、避險明白卡。警示標識和防災、避險明白卡應當載明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位置、類型、範圍,以及預警信號、撤離和轉移路線、避災安置場所、應急聯繫方式等內容。

  個人取土挖沙加劇地質災害至少罰一萬元

  鼓勵單位或者個人向當地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提供地質災害前兆信息。對於及時提供前兆信息而成功預報地質災害,避免或者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予以獎勵。 在劃定的地質災害危險區內,除實施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外,禁止爆破、削坡、進行工程建設和下列可能引發、加劇地質災害的行為:(一)在崩塌、滑坡前緣坡腳採石、取土、挖沙或者在後緣堆放渣土;(二)在泥石流溝谷採伐林木、堆放渣土;(三)從事其他可能引發、加劇地質災害的活動。否則,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對單位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擅自移動警示標識可處五萬元以下罰款

  地質災害的監測設施設備、警示標識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損毀、損壞或者擅自移動。地質災害警示標識包括地質災害警示標誌、地質災害避險路線標誌、地質災害避險場所標誌、地質災害群測群防警示牌等。違反規定,由縣級以上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記者 張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