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環保廳:關中地區大氣環境品質持續改善

2017-12-29 15:49:45|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董健雄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李妍):12月29日,陜西省環保廳舉行《通報2017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巡查執法進展情況》新聞發佈會,陜西省環境保護執法局副局長孟衛萍出席並回答記者提問,發佈會由陜西省環保廳宣教處副處長李寶強主持。

  最嚴監管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責任

  為推進陜西省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按照《陜西省2017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巡查執法方案》要求,2017年12月1日,陜西省環境保護廳組成8個巡查執法組,對西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韓城市及楊淩示範區、西鹹新區開展了第一輪巡查執法工作。

  據悉,本次巡查執法主抓重點行業、重點區域污染物源頭控制和污染綜合整治,巡查燃煤總量削減、“散亂污”企業清理取締、“禁土令”及揚塵管控、錯峰生産、揮發性有機物整治、重污染天氣應急、生物質焚燒等工作執行落實情況。

  孟衛萍表示,第一輪巡查執法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監管不到位。部分企事業單位存在違反“禁土令”、燃煤鍋爐拆改不到位、“散亂污”企業清理取締不徹底、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不及時、錯峰生産未落實等問題;二是環境問題整改進度緩慢。各市(區)對於巡查執法組移交的環境問題,督辦不嚴、不及時,部分企業存在等待、觀望的僥倖心理;三是個別職能部門職責不清。部分市(區)個別職能部門環保職責不清,部門之間存在扯皮現象,造成部分企業違反環保法律法規及政策,違法違規生産。

  針對發現的問題,陜西省環保廳建立環境問題清單、整改臺賬,督促各市(區)限期落實整改措施、逐個銷號。同時強化督查,嚴肅追責,對污染嚴重、影響較大的突出環境問題要約談當地區縣政府,對不作為、慢作為的地區展開專項督查,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公佈968起環境違法問題 關中地區大氣環境品質持續改善 

  目前,關中地區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巡查執法工作正在有序推進。截至12月26日,各市(區)巡查組共查閱資料近5000份,現場檢查企業2400余家,發現環境違法問題1038起,佔檢查企業總數的43.3%。

  按照《陜西省2017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宣傳報道和信息公開工作方案》要求,分兩批6次公佈了968起環境違法問題,其中西安市268起、寶雞市94起、咸陽市130起、銅川市63起、渭南市170起、楊淩示範區61起、韓城市47起、西鹹新區135起。

  通過開展巡查執法工作,關中地區大氣環境品質持續改善。12月1日至25日,關中8個市區優良天數平均為9.5天,同比增加6.2天。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7.61,同比下降27.8%。其中,社會各界最為關注的PM10平均濃度1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9.9%;PM2.5平均濃度8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2.8%。年初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關中地區今年力爭PM2.5濃度降低3%以上,優良天數平均增加5天的目標已提前實現。向國務院“大氣十條”考核目標任務的完成邁進了一大步。

  “陜西省環保廳按照‘嚴、真、細、實、快’的要求,以最嚴的標準、最嚴的監管、最嚴的處罰,督促企業、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落實大氣污染綜合防治責任,堅決打贏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戰。”孟衛萍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