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縣扶貧:正向激勵 不養“懶漢”

2018-01-09 15:01:29|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董健雄

  2017年9月10日,一份與彬縣上萬名貧困群眾有關、由彬縣脫貧攻堅指揮部下發的《關於推行“三變雙五”模式鼓勵貧困戶勤勞致富激勵辦法》正式出臺。

  這份文件,既有激勵舉措,也有約束條款,提出了8條措施,其中在外務工的,達到一定時間要求,可按合同約定享受村集體分紅,反之,扣減;在園區務工的,達到規定的出勤天數,實行按勞取酬、按約定分紅,反之,扣減;在家務農的,達到相應的種植或養殖標準,享受年終分紅,反之,扣減;確實無法務工的,鼓勵其參與公益活動或集體活動,實行積分管理,年終與村集體分紅掛鉤……具體考核標準對應具體分值。所有的舉措,都指向扶貧先扶志。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要採用生産獎補、勞務獎補、以工代賑等機制,教育和引導貧困群眾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脫貧致富。彬縣的做法,正是對此重要指示作出的積極探索。

  強化激勵,提升貧困戶內生動力

  縣域經濟位列陜西省10強,全縣貧困人口5690戶18759人,貧困發生率僅為0.7%,彬縣為何還在扶志上如此下功夫? 

  “貧困群眾要實現脫貧致富,産業帶動是關鍵。”2017年11月28日,彬縣分管脫貧攻堅工作的副縣長黃龍接受記者採訪時説,8條激勵措施正是針對産業扶貧中發現的問題而制定的。

  2017年7月,學習完貴州的農村“三變”改革經驗後,彬縣也開始了風風火火的農村“三變”改革,並總結出土地入股、技術入股、貸資入股、資源入股、集體資産入股五種方式。其中在貸資入股方面,彬縣將産業扶持資金或扶貧貼息貸款作為貧困群眾的資金,入股各類園區,帶動貧困群眾發展産業,按照本金的6%到8%對貧困戶分紅。全縣14個扶貧産業園,就帶動4212戶14718名貧困群眾參股分紅。

  産業扶持資金、扶貧貼息貸款都是政府的財政扶貧資金,企業作為承貸主體,貧困戶沒有任何貸款風險,年底就能拿到分紅,這是好政策帶來的紅利。然而政策雖好貧困群眾參與度卻不高——扶貧是要引導和支持所有有勞動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雙手開創美好未來,如何真正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

  這一問題,在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之初,各地已經有所暴露。“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年年建果園,年年不見成片園”,這樣的人和事不在少數。

  “同樣,看到貧困戶啥都不幹卻啥都有,不少非貧困戶,特別是‘踩線’群眾難免有怨言,這也不利於政策的落實和社會的穩定。”彬縣“三變雙五”辦公室主任姚軍説。

  基於此,彬縣針對貸資入股的貧困群眾,提出了要有務工、務農或者參加公益性崗位的不同要求,根據積分年底兌現分紅,定出了鼓勵貧困群眾勤勞致富的8條措施。

  “黨和政府有責任幫助貧困群眾致富,但不能大包大攬。否則,即便他們暫時脫貧了也無法長久。我們從經濟、市場的角度出發,正向激勵,就是為了幫助貧困群眾樹立勤勞致富的理念、養成勤勞致富的習慣,真正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黃龍坦言。  

  積分攢得多 分紅領得多

  在包工頭吳國杉看來,下長祿村貧困群眾劉寶娃,最近絕對算得上好員工。“以前上班隔三差五請假,3個月才拿2100元,最近幾個月,一次假沒請過,一個月就拿到2600元,工作積極性高多了。”

  而在副鎮長肖甲英看來,劉寶娃可以算先進典型了。劉寶娃不僅能夠堅持在園區打工,還養了2隻羊,種了2畝果園,改變了“懶漢”的習氣,整個人的精氣神都不一樣了。

  事實上,劉寶娃也有自己的“小算盤”。2017年,他有5萬元扶貧貼息貸款入股園區,年底按5%的基數分紅,通過鎮上的考核,積分越多,分紅越多,並且務工、發展産業本身還能帶來收入。目前,他在園區上班半年,外出務工一項積20分,發展果園一項積15分,參加村上公益活動一項積15分,2017年底把羊賣了,再積10分,若能被大夥評為文明戶,還能再加分。“其實不光為了積分,政府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世,有好政策,咱不努力咋都説不過去。”劉寶娃靦腆地笑道。

  劉寶娃算的積分,正是依據水口鎮在彬縣8條激勵措施基礎上進一步細化的《水口鎮貧困戶勤勞致富鼓勵激勵考核細則》。《細則》共有日常考核、村民代表評議以及加分項3部分。其中,日常考核對貧困戶外出務工、産業發展、參與公益活動有明確的規定和具體分值。如外出務工8個月以上積30分,6個月至8個月積20分;自主發展種植業積15分,養殖業積15分;參加公益活動5次以上積20分,3次至5次積15分……“對於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我們鼓勵其根據自身條件積極參與勞作,實在沒法參與勞作的,鼓勵其參與村裏的公益活動,最終還是為了讓貧困群眾思想上熱起來,行動上動起來,養成勤勞致富的好習慣。”肖甲英説。

  水口鎮的做法正是彬縣鼓勵激勵貧困群眾勤勞致富舉措的一個縮影。如今,彬縣9個鎮(辦)都制訂下發了關於鼓勵貧困群眾勤勞致富的實施細則。新民鎮除了對各類勞動情況給予不同分值,還提出2017年底積分高於90分的,給予一次性3000元獎勵,高於60分低於90分的,給予1000元獎勵,低於60分的,沒有獎勵;義門鎮將8條舉措與“懶漢”曝光臺相結合,增強貧困群眾的榮辱感;北極鎮對於發展種植、養殖、服務等各類産業的貧困戶,除原有扶貧産業配套資金補助外,還增加了鎮級産業資金獎勵,以獎代補鼓勵貧困戶發展産業……

  短短兩個多月,彬縣參股分紅的14718名貧困群眾的脫貧主動性大大增強,有勞動能力的或外出打工、或在家務農,走上了脫貧之路。  

  “要脫貧”“敢脫貧”蔚然成風

  俗話説得好,救窮不救懶。沒有脫貧志向,再多的脫貧資金,也不可能脫貧致富。彬縣鼓勵激勵貧困群眾勤勞致富的8條舉措,根本上是為了幫助貧困戶養成勤勞致富的好習慣。

  北極鎮甘龍村的貧困戶李軍恒,家中4口人,父母將近70歲,身體不好,他和弟弟又都身有殘疾。2017年,一家人除了有5萬元扶貧貼息貸款入股到鎮上的融誠扶貧産業園外,還承包他人7畝地,加上自家的10畝地,種了黃豆、西瓜、小麥、玉米等各類作物。最近,每天早晨四五點,李軍恒便騎著三輪車趕到鎮上的蔬菜批發市場進菜,然後再到各村轉著賣。“以前對生活沒指望也就沒了心勁,如今不説幹活積不積分,自己已經習慣這樣忙碌的生活了,看著生活有奔頭,咱也願意努力一把。”李軍恒説。

  脫貧好政策以及激勵舉措實施以來,彬縣越來越多的貧困戶成了自主脫貧的先進典型。北極鎮東秦村貧困戶馬彬彬,在激勵政策的鼓勵下,成了融誠扶貧産業園果袋廠的業務骨幹,月固定收入達3000元;新民鎮早飯頭村貧困戶王百平,堅持在園區務工,負責合作社大棚的供水、用電等,如今成了村上大棚産業的技術骨幹,自己還認領了6個大棚種植蔬菜;水口鎮下長祿村貧困戶盧百羊,以前對生活沒信心,如今主動找到村幹部要求打掃村上衛生,參與公益崗位,人勤快了,精神頭也好多了……

  貧困戶不再“等、靠、要”,參與村上事務多了,非貧困戶説閒話的自然少了,村裏的民風變得更好了。“以前不少貧困戶連自家門前的衛生都不願打掃,上次大檢查時,大家都很積極。現在村裏的公益活動也好辦多了,彬縣扶志真正實現了教育一個人帶動一大片。”北極鎮副鎮長焦婷直言。(記者 喬佳妮 張丹)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