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鳳凰古城,北有鳳凰古鎮”。
元月28日,我們踏著厚厚的積雪,走進神秘的鳳凰古鎮。
鳳凰古鎮位於商洛市柞水縣東南部社川河、皂河溝、水滴溝三河出口交匯處,據説站在營盤山上俯瞰全鎮,宛若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因此得名鳳凰鎮。這裡歷史上是著名的江漢移民聚集生活區,具有“秦風楚韻”“南北融合”獨特的嶺南建築和異彩紛呈的民俗文化。
陪同我們一起採訪的縣委宣傳部同志介紹,鳳凰古鎮自唐至清代順治二年(西元1645年),數任朝廷地方官員,注重招撫流民、安置移民,時有晉、魯、鄂、豫、湘、皖、蜀、粵、陜等地移民在鳳鎮購置土地,置辦房産,經商定居。在清末民初,各類商埠字號、店舖錢莊遍佈街巷,現保留有老字號67處,門面243間,經營著山貨土産、日雜百貨琳琅滿目,百年來老街“晝夜喧嘩,燈火不絕”。歷史上的鳳凰鎮為秦嶺以南連接長江水系和黃河水系的重要商貿集鎮,有柞水“小上海”之稱,亦是歷史上著名的“水旱碼頭”。北方的山貨土特産經馬幫和人力馱轉至此,再經水路沿漢江運到漢口,江南的絲綢、稻米也經過水路運來,而後從旱路翻越秦嶺送入關中。
上世紀30年代,隨著水運的萎縮和公路交通的改善,鳳凰古鎮逐漸失去了昔日的繁華,漸漸隱沒在秦嶺深山之中。儘管如此,現在在鳳凰鎮和周邊地方,依然保留著許多老作坊和老手藝,如造紙坊、鐵匠舖、絲織店等,當地許多人的生産生活方式中還依稀保留著古老的痕跡。
走在古鎮裏,青石鋪就的老街呈“S”形,兩旁的徽派建築高低錯落,古色古香。由於是大雪過後,天寒地凍,街上看不到幾個遊人,住家戶也大多關上了門窗,幽靜中更顯出歷史的悠長。
我們在古鎮裏走了一圈,邊走邊數,老街上連體建築群大約有140多座,據説多數興建於清代嘉慶年間。街面房屋由西向東呈階梯形,各戶間由馬頭墻連接,房屋前檐雕龍畫柱、飛鳥走獸,建築佈局為前庭後院,頗具江南風格,是陜西保護最宏大最為完好的古民居,被史學家稱為具有秦風楚韻的“江漢古鎮活化石”。鎮上最具代表的建築有“古錢莊”“高房子”“茹聚興藥鋪”“孟佔先綢莊”“康家大院”“郭氏客棧”等,古色古香,有著極大的旅遊開發潛力和考古、科研、文化價值。
古街興建者多屬明清今湖北、湖南、安徽等地移民之後裔,其民居建築風格完全繼承了江漢古民居特色,反映了純正的楚文化藝術特點。古建築上,多雕刻松、竹、梅、蘭、菊、荷花、牡丹、雞、羊、蝙、猴等圖案,堅固而美觀。房面以青瓦覆蓋,前後檐全部鑲有滴水瓦,以便滴水。山墻上方向外弧形突出,檐角勾起,魚尾翹起,形成花墻飛檐,極為壯觀。街房建築主體有色彩鮮明、生動豐富的裝飾,如房屋正面墻上方,靠街面的前堂上方的欞窗、正堂和廂房的格子門窗,都雕以佛、道、儒家象形圖案和文字。圖案多為二龍戲珠、龍鳳呈祥、麒麟送子、天女散花等,以及“吉、壽、福、祿、雙喜”字樣,充分構造吉祥如意、和氣喜慶的美好人文氛圍,和對未來美好希望的寄託。就連屋脊梁和屋脊兩側都雕飾以蓮花、魚水波紋,以及梅花、牡丹、荷花、鹿、麒麟、龍等圖案,蘊含江南水鄉稻香、魚肥、蓮美和吉慶有餘、富貴長壽之意。雕飾圖案生動形象、栩栩如生、技藝精湛,寓意豐富,有的古相含蓄,有的雍容華貴,氣象非凡。
2003年9月,鳳凰古鎮被列為省政府公佈的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又被省上首批確定為107個重點鎮之一;2010年,被住建部和國家文物局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11年,被省住建廳授予“陜西最美小城鎮”,同時被省旅遊局授予“旅遊特色名鎮”;2013年,被住建廳確定為“陜西省文化旅遊名鎮”;2014年,被住建部確定為“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古鎮景區成功創建為國建AAA級旅遊景區;2015年,鎮區鳳凰街被省住建廳評定為省級傳統村落。
走到古鎮的街東頭,南側小巷20米處,一處雙孔泉水井映入眼簾。據説,最早這裡地勢低凹,自然形成一塊塘洼,歷經數代,逐漸成池塘,後經人們開掘變成了泉水井。泉水井水源充足,四季長流不腐,水恒溫保持在3攝氏度左右,冬不結冰,夏不升溫,水味醇正,甘甜可口,現已改名叫“鳳凰泉”。經省上有關部門化驗,水質多含硅、碘和微量的鐵、硒元素,富有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為偏硅酸類優質礦泉水。
據鎮上的老年人講,“鳳凰泉”大約建在宋代元豐二年(1079年),當時王安石變法已經6年,宋神宗趙頊下旨全國大興水利務農桑,“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囟變桑田”。當地村民便將池塘邊的下濕地改作秧田,用井水灌溉生長出的稻穀,米香糯黏,用此來釀造的醪糟,浮水如同珍珠映雪,味香醇,富營養,暖身體、能催乳,滋養的嬰兒健壯白胖,被居民譽為“神泉聖水”。
鳳凰鎮民風淳樸,居民熱情好客、古道熱腸。客人來了自然要招呼喝場酒。鎮上釀酒的歷史久遠,技術獨到,酒類品種眾多,無論男女老幼都能端杯,端起杯來都能喝上半斤八兩的。清末民初時,古街上有老釀酒作坊7戶,其中以“三花酒”最為見長。老字號隆盛和燒酒坊掌櫃狄傳照,説起自家的酒來侃侃而談:“咱家的苞谷酒跟別處的可不一樣,方子是從老輩人手上傳承下來的。好酒取名‘三花’,即提汲滿花、搖動細花、杯中堆花。這種‘三花陳酒’清香可口、甘冽綿厚,被外來遊客稱之為‘鳳凰茅臺’。”
快過年了,鎮上的老人們開始準備燈會了。鳳凰鎮的燈會流傳至今也已有1000多年曆史,人們保留著在正月間舞龍燈、耍獅子、趕車船、跑竹馬、元宵節舉行晚間燈會的習俗。正月十三晚出燈,十六日晚收燈,出燈前要到當地神廟前點光,收燈時要到神廟前敬拜,祈求上天神靈保祐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一方平安。燈會一般都伴有跑竹馬、划旱船等幾百年前先祖自湖廣帶來的南方文化習俗。
古鎮上最有特色的還要數漢調二黃,它源於湖北的黃坡、黃岡,流傳于漢江流域,故稱漢調二黃。鳳凰古鎮的漢調二黃起源於民國初期,由陳忠洪從山陽到鳳鎮傳藝演出而興起保留至今。
解放初,鳳凰古鎮上的群眾文化生活有扭秧歌、玩龍燈、踩高蹺,沒有正式的劇團。除漢調二黃外只有河南梆子、皮影戲、猴子戲等外地戲曲在古鎮演出,漢調二黃的傳入激發了古鎮一批文藝愛好者的興趣。當時,以鄧懷清、汪洪安、柯希亭、孫亞真、孟憲章、行貴恒、屈正貴、王紀先等人為骨幹發起成立了“鳳凰鎮漢調二黃劇團”,並請來山陽、鎮安師傅傳授演技。成立之初,劇團白手起家,演員們自己湊錢,購置服裝、樂器自製各種道具。沒有戲臺就從家裏抬來厚木板、橡木、竹竿。沒有帳幕,用被面、單子,舞臺沒有圍墻就用玉米稈遮擋。晚間沒有照明,開始用大桐油燈盞後用汽燈挂在臺上。眾人拾柴火焰高,漢調二黃唱起來。
群眾對劇團的熱情支持,古鎮漢劇團也就不斷壯大,後來又吸收了閆金鰲、毛義芬、張志祿等一批青年演員。劇團演出的節目名稱繁多,古裝戲有《天門陣》《鍘美案》《八件衣》等。精彩的演出,在那個沒有音像傳播,文藝閉塞的年代,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多得的文化大餐。每逢過年度節日,人們都企盼著要看戲。半下午,戲臺子還沒搭建好,臺前卻擺滿了凳子坐滿了山溝野岔和街道村民,大人小孩鬧鬧嚷嚷,可謂人山人海。演出結束散臺後,山民摸路回家,溝溝岔岔,條條山路呈現滿山火星之龍,那是打著燈籠看戲回家的人群。
1966年,古鎮的二黃戲受到“文革”衝擊,古裝戲也就停排停演了。但排演的《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幾部革命樣板戲,也受到群眾的歡迎,至今人們記憶猶新。
1983年,撥亂反正後,劇團再度復蘇,在鳳鎮區公所的重視下,重新恢復鳳鎮漢調二黃業餘劇團,並籌措資金,購置了一批新服裝、樂器道具舉辦了兩期學員培訓班,吸收學員30余名,排演的節目在鎮區內各個鄉鎮巡迴演出,所到之處受到了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
進入新世紀,老演員相繼謝世,年輕演員出外務工和成家立業,後繼人才匱乏,出現斷代,加上現代文明手段電視、錄影的出現,二黃戲又被衝擊,縣劇團名存實亡。為給古鎮重新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古鎮旅遊文化內涵,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鳳凰鎮黨委、鎮政府將古鎮歷史文化挖掘與傳承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截至目前,政府已牽頭組建了鳳凰鎮漁鼓演藝社、鳳凰嘴文體活動中心、鳳凰藝術團、康家文化大院、鳳凰鎮殘疾人藝術社等十多個文化社團,定期為遊客開展演出活動,進一步提升古鎮活力,打造“中國北方的南方古鎮”。
在鎮上,我們見到年已78歲高齡的老藝人張志祿,老人10歲學戲,唱了一輩子漢調二黃,如今耳不聾、眼不花,張嘴就能唱,可以説是鳳凰古鎮漢調二黃的一塊“活化石”。
張志祿老人説:“那時候窮,但大家窮快活。我最擅長的武戲,最愛演的就是林沖,當大家休工時我總愛唱上幾段,鄉親們都説聽了我的戲幹活有勁哩!”
自從鎮上開始發展旅遊,路也修好了,房也建美了,縣上也越來越重視漢調二黃,給了張志祿很多鼓勵和支持。現在張志祿收徒弟不收一分錢,只圖把這個手藝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看到老祖宗傳下來的好東西。
鳳凰鎮黨委書記康魁峰説:近年來,鳳凰鎮以文化為魂、旅遊為載體,逐漸走出了一條文旅融合之路,形成特色品牌,助推旅遊名鎮形象不斷提升。一是項目建設穩步推進,提升産業聚集力。投入9.7億元,恢復提升古街巷和古民居,修建鳳凰廣場、標準化河堤。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到位,城鎮功能不斷完善,産業聚集能力和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
二是古鎮保護全面加強,彰顯民居魅力。強化“歷史真實性、風貌完整性、生活延續性”的保護原則,恢復古錢莊、高房子、茹聚興藥鋪等院落,最大限度維護院落原貌和獨特聚落結構,彰顯江漢古民居特色。
三是特色文化集中展示,提升文化凝聚力。對古鎮傳統文化進行系統整理髮掘,組建漁鼓、二黃演藝、秧歌花棍、鑼鼓高蹺、龍燈舞獅等10余個民間社團組織,定期為遊客開展演出活動,進一步提升古鎮活力,打造“中國最北方的南方古鎮”。
四是旅遊功能日趨完善,增強核心競爭力。按照遊客“吃住行遊購娛”的需求,盤活古鎮釀酒文化、打鐵文化,不含工業添加劑的美酒與手工鐵藝成為古鎮熱銷産品,現做現賣的麻花、豆腐等特色産品受到遊客普遍青睞,已成為老街居民收入增長的重要渠道。(王小寧)
見字如晤 陜西師範大學連續15年為新生手寫錄取通知書2021-07-16 17:32:38
“演藝”裏的西安:雅樂尋蹤 駐華大使夫人與西安共譜文化交流“交響曲”2021-07-11 17:07:56
2021全球駐華使節西安經貿文化之旅走進白鹿原影視城2021-05-16 16:43:35
“八辦”紀念館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服務發展、開拓創新,持續做好革命文物的保護和利用工作,奮力譜寫“八辦”紀念館文物保護利用的新篇章。2019-11-19 17:56:45
從劉家洼考古隊獲悉,考古隊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首次發現了關中地區罕見的金權杖以及山形簋。2019-11-15 10:13:13
本次展覽以“光化六合”為主題,意為“道德教化遍及天下”,以十六國末期至隋統一全國之前的歷史演進為線索,以于右任先生“鴛鴦七志齋藏石”中的北朝墓誌和拓片為核心展品2019-11-11 14:47:29
寶雞市千陽縣第四屆西秦刺繡香包節開幕2021-06-06 16:19:42
絲路歡樂世界主題角色動畫Miracle(《奇跡》)預告片正式發佈2021-05-27 19:22:11
銀川市首批“暢遊西鹹新區”旅遊團打卡西鹹2021-05-21 11:33:32
VEX機器人亞洲公開賽在西鹹新區涇河新城開幕2021-04-03 16:19:01
“中國到處都有意思,我很喜歡中國文化。”這是現就讀長安大學的土庫曼斯坦籍留學生張依娜來到陜西後的真切感受,也是她選擇來中國留學的主要原因。2019-11-20 18:03:02
位於陜西關中平原西部的寶雞,是華夏始姐炎帝的誕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發祥地。2019-11-11 09:47:27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