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輸血”到“造血” 西安解放門街道一直在行動

2018-02-23 17:40:05|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李妍|責編:董健雄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在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四浩莊長年滯留著一名流浪乞討人員——馮華山。44歲的馮華山是西安臨潼人,在解放門街道尚平社區轄區滯留達8年之久。這8年來,新城區解放門街道、尚平社區以及周圍熱心群眾,長期關注、照顧、救助馮華山,炎夏為其送解暑物資和防暑藥品,寒冬為其送棉衣、棉被、開水、熱飯。據介紹,西安市新城區解放門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多次勸導馮華山去救助站,均被拒絕;也曾多次聯繫其戶籍地,因其無身份證、隱瞞戶籍地址,而未有任何進展。馮華山説:“這就是我的家,在這有吃有喝的,我哪都不去” 。

解放門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對馮華山進行日常救助(解放門街道辦事處 供圖)

  2017年12月到2018年1月,西安的幾場大雪使天氣狀況變差,氣溫驟降,滯留在室外的馮華山成為解放門街道流浪乞討救助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解放門街道社會事務科相關負責人,每天去勸馮華山去救助站或者幫他找一避寒之地,但馮華山的堅持又讓大家一籌莫展。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馮華山的現狀,解放門街道多次召開會議,多方協調,最終與和解放門街道簽訂三無院落保潔的第三方陜西中海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海社服”)並達成一致,中海社服同意招聘馮華山為三無院落的保潔員,並對其工資採取日結算,隨後解放門街道工作人員再次找到馮華山,不斷耐心勸解下,馮華山終於同意不再流浪,自給自足,並在解放門街道和社區的協調下租住附近一民房,不再滯留在外。

馮華山接受救助成為保潔員正在工作(解放門街道辦事處 供圖)

  據悉,西安市新城區解放門街道一直將扶貧幫困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將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多措並舉,齊抓共管,緊抓流浪乞討人員巡查救助不放鬆,全方位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安全。一是提前安排部署,救助物資不斷檔。街道制定《解放門街道流浪乞討人員巡查救助管理辦法》,根據天氣狀況,提前安排棉衣、棉被、藥品、飲用水、速食麵等救助物資的儲備,保證緊急救助物資充足。二是增設釘子崗位,重點區域不遺漏。採取釘子崗和流動巡查相結合的方式,全網巡查救助,地毯式排查確保全地區巡查救助不留死角。三是“日查+值班”模式,巡查救助不間斷。建立街道流浪乞討救助微信群,每日三巡查三上報,巡查救助情況及時發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節假日及夜間由街道帶班領導帶領值班幹部、執法隊員以及夜間巡邏隊員繼續巡查救助,確保巡查救助不間斷。從2018年1月至今,街道、社區巡查近千余次,共發現流浪乞討人員70余人次,勸離51人次,送往救助站17人次,送回原籍2人,救助棉被15床,大衣16件,速食麵24桶。解放門街道不僅從物資上給予幫助,更從實際情況出發,從根本上解決弱勢群體的困難,在“輸血”的同時,更是從“造血”出發,幫助他們建立生活自信,改變未來。(供稿 西安市新城區解放門街道辦事處 王睿峰 編輯 李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