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長安區王莊村:新農村建設讓村民生活更幸福

2018-03-08 17:37:4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李妍|責編:董健雄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陽春三月,正是草長鶯飛的季節。沿著環山路驅車前行,秦嶺的初春秀色在眼前徐徐展開,猶如一幅雋永的潑墨山水。一排排依山而建、青瓦白墻的二層小樓連片林立,坐落在青山綠水間的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王莊村在清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雄偉壯觀。

  村莊自然環境優美 村民居住條件舒坦

  走進王莊村,一條沿山而上的柏油主路足有十幾米寬,乾淨整潔的道路兩旁,村民的二層小樓左右對稱,家家戶戶的外墻統一粉刷成白色,青瓦房檐微微翹起,顯現出古典建築的美感和韻味。正值正月,不少人家門樓前高高挂著紅紅的燈籠,把朱紅色的大門映襯得更加鮮艷奪目。

  “王莊村2012年的時候實行整體搬遷,請了專業人士提前規劃設計,一期建成了219套新型農村住宅,全部是獨門獨院的統一建築風貌,每戶建築面積都是180平方米。上下兩層,五室兩廳兩衛一廚,家家有院,戶戶朝南。現在,二期也正在開工建設,今年內基本能將全村930人全部搬遷到位。”王莊村黨支部書記駱虎民高興地説道。

  王莊村村民李菊花的家位於社區東邊。一進大門,就看見一盆盆綠植正在春風中盡情生長,院子裏掃把、鐵锨擺放得整整齊齊,處處顯示著女主人的勤勞和對生活的追求。走進房間,李菊花和小兒子、婆婆正在沙發上看電視。李菊花説:“現在咱住上了這麼好的二層小洋房,可不能再像以前住土坯房一樣不講究。其實剛從山上搬下來的時候,好多村民還不習慣,農具到處堆,自家院裏放不下,就扔在大門口。以前村子都是土路,隨口吐痰、隨手扔垃圾都沒人注意,現在住上新型社區,不用人説,大家都自覺把壞習慣就改了。咱這自然環境好,居住條件好,村民在新型農村社區生活比城裏還舒坦!”

  駱虎民表示:“最近一兩年,村子下大力氣抓美麗宜居村莊建設,全面完善村莊各項基礎設施,鋪設給水、排水、電力、電信管道400余米,硬化村莊道路300多米,鋪設人行道800多平方米,粉刷墻面、繪製文化墻500多平方米,處處顯示咱新型農村社區的特色風情。”

  村口有個大鐵箱 垃圾分類往裏裝

  和人們印象中的農村不同,王莊村乾淨又整潔,尤其是在實行垃圾分類後,村民的衛生環保意識提升了不少。

  王莊村村民王福生正在村裏超市的垃圾銀行兌換點,只見他拿出自己的“存摺”在櫃檯前熟練地兌換了20元錢的掛麵和10元錢的雞蛋。王福生説:“這存摺是村上實施垃圾分類以後,利用積分兌換出來存進垃圾銀行的。現在我用存摺在垃圾銀行已經兌換了300多塊錢的生活用品了,從吃的到用的,只要超市裏賣的,想換啥換啥。”

  在王莊村,家家戶戶房門前都擺放著一個雙格垃圾桶,一格投放可堆肥(易腐爛)垃圾,一格投放不可堆肥(不可腐爛)垃圾,已成為村裏一道獨特的風景。“凡是能爛別扔掉,放入綠桶造肥料。”王福生原來根本沒聽説過垃圾分類,現在,卻把垃圾分類的原則記得很清楚:“分類歌簡單又上口,會爛不會爛一聽就懂接地氣,很容易就記住了!”

  王莊村垃圾分類實行“兩次四分”法。村民按照會爛不會爛的分類標準對生活垃圾進行初分;保潔員(分揀員)利用密閉式小型機動三輪車,每天上門對各戶的垃圾投放與分類將其他垃圾(不好賣垃圾)投入到密閉式垃圾集裝箱,按照“戶集、村收、街轉運、區處理”的模式進行無害化處理。清潔工對垃圾桶中的垃圾進行二次分揀收集,糾正農戶分類中的錯誤,並將會爛的垃圾投入堆肥間堆肥;同時,村民將可回收垃圾(好賣垃圾)投入村口的大鐵箱,也就是可回收垃圾收集處暫存,出售給物資回收部門,每隔兩三天都有回收員上門整理。每戶村民都有自己專屬的二維碼,回收員稱重後一掃就能自動給村民兌換積分了。”

  垃圾分類不僅是光榮的責任,也是必須履行的義務。王莊村村民家家戶戶門口都張貼著“承諾書”,文明墻上貼著宣傳畫,時刻提醒村民要從源頭上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其實垃圾分類一點都不難,從2017年開始到現在,村裏再沒人亂扔垃圾,過去‘污水靠雨衝,垃圾靠風刮’早都不存在了,蒼蠅蚊子也少多了。”王福生邊説邊又從家裏拎出來一大捆貼好二維碼的紙盒,“你看這以前隨手就扔的紙箱子現在都能換成積分。”

  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一直是農村環境整治的難點。如今,王莊村也新建了一座生活污水處理廠,對全村污水進行集中處理,排污凈化從源頭實現了綠水長流。

  環境打基礎 村民攢著勁振興鄉村

  順著社區的主幹道往上走,一座新建的文化大禮堂正在緊張施工中。“建成新型農村社區後,村民的居住環境好了,文化生活也要跟上。”駱虎民説:“文化大禮堂預計今年五六月份就能投入使用,到時候全村人就有了專屬的文化樂園。”

  其實,早在幾年前,村上就成立了舞蹈隊、乒乓球、秦腔等自樂班。“我們之前就在健身廣場活動,每週都要組織好幾次排練,大家參與的熱情可高了。”王莊村村民姜紅紅年紀不大,卻是舞蹈隊的元老。“舞蹈隊裏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紀的村民,我是年紀最小的。剛開始大家跳舞只圖個鍛鍊身體,後來越來越專業,開始排練扇子舞、燈籠舞、印度舞……村裏誰家過事我們都會助興跳一場,跳著跳著就跳出了名氣,現在,周邊村子也經常邀請我們去表演,演出費用也成了大家一塊額外的收入。”

  老人門的文化生活豐富了,年輕人就能放開手腳到城市去發展經濟。“現在社區裏功能越來越齊全,配置了綜合服務大廳、衛生室、警務室、文體活動中心、綜合超市等服務設施,為群眾提供各類生産生活服務。”駱虎民説:“下一步,我們還計劃依託村南的北塔寺景區,完善村莊旅遊服務設施,開展因地制宜的農家樂項目,吸引更多的年輕村民回鄉就業,在家門口掙錢。”

  在駱虎民看來,宜居環境、文化建設、産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一個都不能少。他説:“村民的生活環境好了是打基礎,美化環境的同時也得創新想辦法增加村民經濟收入,帶動全村經濟發展。希望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們村能早日實現全方位的鄉村振興。”(文 張端 穆洪秋迪 編輯 段曉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