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科技廳全力打造産學研深度融合 校企共建新型研發平臺

2018-03-09 17:37:50|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李妍|責編:董健雄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近日,陜西省科技廳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推動企業、高校等創新主體相互銜接、優勢互補,啟動了依託高校建立企業作為需求主體、投資主體、管理主體和市場主體的聯合研發平臺(即“四主體一聯合”新型研發平臺)建設工作。

  與傳統校企合作方式不同,新型研發平臺由企業牽頭組建,建設地點選在高校校園內或校園附近,使教師不離開校園即可進入企業兼職,有利於充分利用高校人員、設備、技術等創新資源優勢;研發方向及課題由校企雙方圍繞企業技術需求自主確定,研發過程由企業派駐的管理團隊進行管理、高校科技人員具體實施,有利於推動目標導向研究與自由探索有機銜接,實現“出成果”和“用成果”的有機統一;構建“新型校企研發平臺+校園眾創空間+種子天使基金”三位一體深度合作模式,科研項目由企業、政府、高校共同出資設立的産學研基金給予支持,其中企業出資比例不低於60%,科研經費由企業和高校共同支配。新型研發平臺能夠有效完善高校人才培養的工程化環境,實現人才雙跨、資源共享,推動高校自由探索科研與企業目標導向研究有效對接,打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通道,使高校優勢科技資源能夠直接支持企業創新發展,提升企業持續創新能力,推動産業轉型升級。

  為推動“四主體—聯合”新型校企研發平臺建設,陜西省科技廳結合貫徹落實《陜西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若干規定(試行)》,先後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兩次召開陜西省工作推進會,印發出臺了《陜西省科技廳支持校企合作共建新型研發平臺工作指引》、《陜西省校企合作共建新型研發平臺省級科技計劃自主立項管理流程》等6項政策文件,積極引導支持陜西省內高校和企業深度融合。一是支持企業依託高校建立産學研深度融合的新型研發中心(中試基地),設立聯合基金,陜西省上按總額20%的比例出資支持;二是新型研發中心(中試基地)按照需求導向原則自行確定研發項目,對獲得國家科技獎勵的重大成果進行轉化的給予省級科技計劃立項支持,校企之間開展的橫向項目按省級縱向課題對待;三是對就地成功實施轉化的重大科技成果進行雙向補助,根據産業化規模和納稅總額,給予成果供給方和吸納方總額合計30%、最高不超過150萬元的後補助或貸款貼息;四是轉化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資比例等形式獎勵成果完成人的部分,暫不繳納個人所得稅,在其獲得分紅或轉讓時,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在廣泛宣傳動員和積極組織推動下,目前已促成了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大學等22所高校和陜西延長集團、陜西烽火集團、陜西水務集團、中聯西北設計院等50多家龍頭企業啟動籌建40多個“四主體一聯合”新型研發平臺。首批已批復建設延長-西大先進技術研究院等5家新型研發平臺並正式掛牌。

  延長—西大先進技術研究院將在石油創新驅動發展模式、油氣形成演化和成藏規律、負排放和大氣綜合治理、化石能源清潔轉化、新型能源化工材料、大規模儲能和廢能利用、綠色工業催化劑等領域,統籌西北大學相關優勢學科的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發資源,建立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良性互動的合作機制,形成資本多元化法人治理結構,支撐引領延長石油集團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陜西省膜分離技術研究院將依託雙方的優勢學科與産業資源,針對石化、環保、醫療、食品等領域對膜分離技術的重大需求,重點研發高性能超濾、微濾、納濾、正滲透等分離膜産品與設備,建成集研究、開發、設計、試製、中試、産業化為一體的膜材料科研與生産基地,推動陜西省乃西北地區膜材料、膜産品加工及膜分離技術應用等産業創新發展。

  中聯西北院—西安交大能源環境與建築節能聯合研發中心將建立産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工作機制和運行模式,圍繞綠色建築、環境工程、能源電力(新能源)領域中節能環保、新材料開發、裝配式建築、水污染防治、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油氣資源高效開採、分佈式能源、生物質發電等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開展聯合攻關,解決産業發展中的關鍵共性技術問題,推動産業創新轉型。

  陜西烽火—西電通信技術研究院將積極探索法人化的運行管理機制,針對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衛星通信、內話通信、救生通信等領域通信裝備産品功能性能優化升級,重點加強傳輸與組網技術、通信抗干擾技術的研究與工程化實現,探索未來移動通信技術和移動邊緣技術在物聯通信中的應用,形成“研發平臺+成果轉化平臺+投資基金”三位一體的産學研和軍民深度融合創新模式,成為國內外通信技術領域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平臺。

  陜西富硒循環農業發展研究院將統籌安康學院和龍頭企業優勢資源,圍繞陜南生豬、茶業、魔芋等富硒産業綠色循環發展,開展新品種繁育與遺傳改良、病害綠色防控與診治、精深加工與新産品開發、食品安全與標準制定等關鍵技術攻關,著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的通道,使平臺成為地方特色産業創新發展的技術研發中心、産品開發中心、標準制定中心、示範推廣中心,支撐引領區域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建設“四主體一聯合”新型研發平臺既是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一院一所”模式的推廣和延伸。陜西省科技廳在下一步工作部署中,將深入貫徹十九大關於推進産學研深度融合的戰略部署,根據校企合作共建新型研發平臺建設有關“雙一流”及省屬重點高校、優勢特色産業、龍頭骨幹企業和三大區域佈局的總體安排部署,支持新型研發平臺的建設和發展。共同推動産業共性技術創新大平臺、産學研深度融合“四主體一聯合”校企新型研發平臺、基於開放共享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服務平臺和小微企業孵化培育創新平臺等四次層次的平臺建設,積極構建符合陜西實際、具有陜西特色的産業技術創新體系,努力“培育新動能、構築新高地、激發新活力”,為完成“五新”戰略任務、實現追趕超越目標加油助力。(供稿 陜西省科技廳 編輯 王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