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勉縣:“扶貧車間”實現家門口穩定就業

2018-03-29 15:05:18|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李妍|責編:董健雄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截止目前,陜西省漢中市勉縣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5285戶40798人,因缺資金、缺技術、自身發展能力不足致貧的佔56.4%。如何為沒有自主發展能力的貧困戶建立穩定的增收渠道,勉縣這些年經過反復調研論證,總結實踐經驗,探索出一條以建設“扶貧車間”帶動貧困戶開啟致富之門的脫貧新路徑。

  開啟車間“三建”模式 覆蓋貧困戶範圍廣

  勉縣將傳統工業生産車間理念引入到農業産業、鄉村旅遊領域,引導市場經營主體和貧困村、貧困戶對接,擴大産業設施,通過設施大棚、生産基地、移民搬遷房等建設車間,形成“新型經營主體+‘扶貧車間’(工廠)+貧困戶”的産業發展模式。

  一方面是在合作社裏建車間。採取“合作社+‘扶貧車間’+農戶”的模式,吸納貧困戶入社,貧困戶通過政府産業引導資金入股的方式,參與産業發展,分享産業紅利,實現穩定增收。定軍山鎮在三葉生態豬養殖合作社建立“扶貧車間”,吸納合作社駐地及周邊村80余貧困戶入社發展,通過代管代養等模式,戶均年增收3600余元。另外一方面是産業基地建車間。採取“龍頭企業+基地+‘扶貧車間’+農戶”的模式,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程錦現代農業科技公司作為以養殖、種植、加工生産為一體的市級龍頭企業,在其養殖基地建立40000隻蛋雞養殖規模的“扶貧車間”,對100戶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利用其貼息貸款指標實行“代養分紅”,每戶每年可得分紅3200元。

  截至目前,勉縣共有15家龍頭企業在優質米、茶葉、魔芋種植和畜禽養殖基地掛牌建立“扶貧車間”22個,吸納貧困戶885戶。最後是移民社區建車間。依託移民搬遷安置點,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建立“扶貧車間”(工廠),引導搬遷群眾和貧困戶入廠務工就業。譽誠電子組裝廠在新鋪鎮青羊驛村建分廠成立“扶貧車間”(工廠),當地92名村民進廠當工人,其中貧困戶19名。

  目前,勉縣在移民搬遷安置點建立扶貧工廠8家,吸納群眾就地就近就業900余人,其中貧困勞動力300余人。

 “三條途徑”帶動助推貧困戶脫貧增收

  勉縣“扶貧車間”促進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群眾建立了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三種形式搭建就業平臺和穩定增收渠道。一是入企務工。大成電子等8個扶貧工廠實行規範化用工,月工資在2000元以上;永盛食用菌、黃羅營蔬菜基地等“扶貧車間”,與貧困戶(大多為上年紀的婦女)達成長期務工協議,年勞務收入在8000元以上。“扶貧車間”(工廠)搭建了貧困戶不離家、就地就近就業的平臺,既能照顧到家裏老人、小孩,又兼顧家庭生産,實現了打工與農業生産兩不誤。目前,勉縣60個“扶貧車間”(工廠)提供就業崗位1790個,其中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670余人。二是訂單生産。“扶貧車間”推行“四統一”模式(即:統一規劃建設、統一提供種苗、統一技術服務、統一市場銷售),所有參與産業扶貧到村到戶項目的經營主體均與貧困農戶簽訂了購銷協議,建立了緊密利益聯結機制。定軍米業公司與溫泉鎮劉家山村農戶簽訂1000畝優質水稻訂單合同,免費提供稻種、化肥,並提高收購價,每畝可增收200多元;裕豐油菜制種專業合作社跟4個山區鎮的875戶農民簽訂了3800畝制種油菜訂單,其中與328戶貧困戶簽訂1450余畝,農戶每畝收益比普通油菜增收600余元,328戶貧困戶今年制種油,産值達193.6萬元,比種植普通油菜增收89萬元,合作社和農戶都見了利。三是代管代養。漆樹壩鎮唐家壩養牛合作社現存欄牛71頭,其中16頭牛交由13戶貧困戶代養,合作社提供全程技術、防疫服務,育肥出欄或生小牛犢按6: 4分成,帶動貧困戶每養一頭增收4000元左右;劉家山村貧困戶劉繼剛將合作社的15張蠶領回家養,在僅投入勞力和桑葉的情況下今年增收19500元,實現了合作社和貧困戶的雙贏。(供稿 勉縣縣委宣傳部 編輯 吳宇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