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舉行第四屆“絲綢之路青年學者春季研討會”

2018-04-13 18:28:22|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李妍|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4月12日,西安交通大學(以下簡稱“西安交大”)第四屆“絲綢之路青年學者春季研討會”在南洋學術交流中心舉行。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新加坡、澳大利亞、法國、荷蘭、加拿大、日本等17個國家和地區的166名青年學者齊聚一堂,交流經驗,深化合作,共話發展。

  陜西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王秉琦,陜西省教育廳副廳長趙昶葆,陜西省委高教工委副巡視員許文學,陜西省外國專家副局長樊瑛華,西安交大黨委書記張邁曾,西安交大校長王樹國,西安交大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趙軍武,西安交大副校長顏虹等領導出席會議,西安交大副校長席光主持開幕式。

 激發人才創造活力 聚焦助力追趕超越

  

  陜西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王秉琦致辭(西安交通大學 供圖)

  “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的主動戰略資源。”王秉琦在致辭中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是黨中央做出的戰略部署,也是陜西實現追趕超越的寶貴資源和重要動力。他談到,陜西省委省政府始終把人才強省作為第一戰略,圍繞用好用活人才,謀篇佈局,謀劃發展,積極建設高層次人才平臺,切實為陜西的高層次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他表示,陜西將以最大的誠意、最優的政策、最好的環境,歡迎與會優秀青年學者在陜西建功立業。

  

  西安交大黨委書記張邁曾致辭(西安交通大學 供圖)

  “我想説,西出陽關有故人。而且我們不僅有故人,還有故園和故心。”張邁曾在致辭中誠摯邀請與會青年學者把自己科研奮鬥和幹事創業的汗水灑在西安這片土地上。他講到,“故人”就是西安交大的全體師生員工,大家都會敞開胸懷接納來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學者共同奮鬥;“故園”就是正在建設的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這將作為廣大青年學者大展身手、發揮聰明才智的科研載體;“故心”就是西安交大的師生心中那種向科學領域最高峰攀登的雄心壯志和不竭動力。他表示,西安交大將為全球青年才俊提供最優質的政策、平臺和成長空間,希望大家共同攜手,勾勒西安交大新時代發展的宏偉藍圖。

  

  西安交大校長王樹國致辭(西安交通大學 供圖)

  “進入21世紀,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由此産生的對人才的需求顯得更加迫切,人才因此也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王樹國談到,大學作為社會人才的聚集地,應該繼續發揮引領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西安交大作為中國西部高校的排頭兵,更應該瞄準“三個面向”,主動融入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他特別指出,西安交大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雙一流”和創新港建設為有夢想、有動力、有拼勁的青年才俊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絕佳平臺,“西安交大歡迎各位立志為人類社會進步發展貢獻力量的青年才俊積極加盟,凝心聚力,共同創造新的輝煌。”王樹國説。

  匯聚天下青年英才 攜手共建一流大學

  西安交大學科辦主任別朝紅、科研院副院長李小躍、社科處處長賈毅華、研究生院副院長劉明和人力資源部部長雷利利分別對西安交大“雙一流”建設、科學研究概況、文科科研發展、研究生教育及人才引進政策進行了詳細介紹,並代表學校向與會青年學者發出誠摯的邀請。

  西安交大教師代表、生命學院徐峰教授和管理學院劉汕教授分享了個人成長髮展的經歷和經驗。徐峰以“轉變、機遇與挑戰”為題,提出要積極承擔系統的、有特色的和有深度的科學研究,鼓勵與會青年學者主動了解和適應國內科研環境,注重國際交流和學生培養,腳踏實地,努力奮鬥。劉汕指出,西安交大有良好的平臺、創新的思維、踏實的作風、進取的氛圍,是青年學者追求夢想、實現人生理想、幹事創業的好地方。

  4月12日下午,與會青年學者前往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參觀,實地考察正在西鹹新區灃西新城拔地而起的現代化“智慧學鎮”。

  據悉,此屆春季研討會將從4月11日持續至4月15日,與會學者將圍繞多個學科領域發展在西安交大各學院(部)分論壇中進行更深入的交流研討。

  “絲綢之路青年學者研討會”是西安交大於2015年發起的面向全球傑出青年學者開辦的學術研討與職業發展交流盛會。研討會自創辦以來,吸引了海內外無數青年才俊,引起了有關各方的高度關注。2018年起,西安交通大學將“絲綢之路青年學者研討會”由每年一次調整為每年兩次,分別於春季和秋季召開,旨在吸引更多的青年才俊來到陜西幹事創業,推動西部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的進步和發展。 (供稿 西安交通大學 畢曉楠 編輯 楊薇 )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