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西府民俗:在鄉村旅遊建設中傳承非遺文化

2018-04-26 17:15:0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李妍|責編:李玥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柳洪華):4月25日,“西府民俗 樂遊寶雞”百家旅社、媒體采風活動走進陜西省寶雞市蔡家坡關中天下景區(以下簡稱“關中天下”)和鳳翔六營民俗村,沿著關中文化脈絡和寶雞鄉村旅遊發展步伐,感受關中民俗魅力,體驗關中美食,近距離接觸已千百年積澱和傳承的民間技藝。

  關中天下 讓關中文化活起來

  

  陜西蔡家村城建集團總經理梁曉龍介紹關中天下景區情況(柳洪華 攝)

  “我們景區既要充分展示關中文化,也要融合世界上其他優秀文化,這就是‘關中天下’名字的由來。”陜西蔡家坡城建集團總經理梁曉龍説道。據了解,關中天下位於蔡家坡渭河“十里畫廊”示範景觀帶兩岸,規劃面積約3000畝,由關中匯、關中藝、關中悅、關中錦四大主題構成。其以蔡家坡打造新型城鎮化試點城市為歷史契機、以十里渭河的旖旎風光為底色、以千年關中文化為神韻、以傳統與現代融合為表現手法,傾力打造集藝術時尚、特色餐飲、民間工藝、展演售賣于一體的渭河十里濱河不夜城。這也是依託岐山縣周文化特色,以鄉村旅遊促進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實踐。

  梁曉龍在介紹情況時表示,關中天下旨在全面復興關中文化,講好關中故事,讓關中文化活起來。“關中文化活起來的關鍵是創新。”梁曉龍説:“過去講關中的臉譜、泥塑等文化符號都是具象的,比如以前把關中臉譜挂在墻上就叫關中文化,但關中臉譜中的故事並沒有充分展現。現在我們以周易文化的核心理念,通過3D列印技術,按照性格的不同生成個性化的、獨一無二的臉譜。”

  梁曉龍説這就是關中文化和個人體驗的結合,用這種方式讓文化不在僅僅挂在墻上,而是能與遊客互動,賦予文化新的生命。“文化只有繼承,沒有發展也是不行的,發展的過程中要融入高科技和現代優秀價值觀。除了臉譜,後期還會將泥塑、剪紙等與高科技進行跨界融合。”梁曉龍説。

  

  入駐關中天下景區的關中民間工藝——剪紙(柳洪華 攝)

  關中天下的第二個融合就是把戲曲等搬到街區,和老百姓融合。“戲曲不能只在大劇院裏表演,一定要和老百姓的文化結合,才能促進戲曲藝術進一步發展。以後將在關中天下的街區設10個演出點,進行常態化演出。”梁曉龍説道。

  采風團來到關中天下時,恰好遇到戲曲演員在表演《諸葛亮》選段,大家紛紛駐足欣賞。“目前,每天演出兩場,遊客來到這裡可以免費觀看。後期戲樓建好後,將在戲樓和廣場同時演出,也都是免費的。”蔡家坡城建演藝公司的導演王亮告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

  

  演員正在表演《諸葛亮》選段(柳洪華 攝)

  王亮表示,關中天下以打造關中民俗文化為主線,比如秦腔、提線木偶、皮影、剪紙、嗩吶等非物質文化遺産(以下簡稱“非遺文化”)類的節目表現的比較多。“我們將會根據非遺文化的特點編排一些節目,從另一方面去宣傳非遺文化。等節目成熟後,在劇院中常態化演出,向外地遊客、國外遊客展示關中傳統文化。”王亮説。

 泥塑村 非遺文化的堅守與傳承

  説起關中民俗文化,不能不提鳳翔泥塑。陜西鳳翔泥塑與天津泥人張、江蘇惠山泥人、河南浚縣泥咕咕並稱為中國民俗文化四大泥塑。采風團來到鳳翔泥塑發祥地,有著“中國泥塑第一村”美譽的寶雞市鳳翔縣六營村,一睹“泥貨”的“芳容”。

  據了解,鳳翔泥塑有著悠久的泥塑工藝歷史,造型汲取了古代石刻、年畫、剪紙和刺繡中的紋飾,發展至今已有上千個品種,深受人們喜愛。泥塑製作工藝繁複,共分為選料(土)、制料(泥)、做模型、制模、捏毛坯、合貨(成攢)、拋光、制塗料、粉底、勾線、上色、漆貨、放貨十三道工序。

  

  西府民俗藝博園展出的泥塑(柳洪華 攝)

  在六營村的西府民俗藝博園,陳列著各類關中民間代表性的手工藝品,色彩鮮艷的泥塑、鳳翔民間社火馬勺臉譜,等等,大小各異,形式多樣。傳習室內,製作泥塑的匠人們正在嫺熟的忙碌著。“泥塑是這個村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老手藝,不能丟。我做泥塑也有十幾年了。”張師傅一邊給泥塑上色,一邊告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

  

  張師傅正在給泥塑上色(柳洪華 攝)

  據西府民俗藝博園的工作人員介紹,西府民俗藝博園是“寶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鳳翔泥塑傳習所”,涉及以鳳翔泥塑為主包括馬勺臉譜、年畫、皮影、草編、布藝、漆器等各類非物質和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手工藝品的挖掘、保護、傳承、開發及生産。同時,藝博園還是清華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等全國16所大專院校的實習教學基地,平時還會有中小學生來這裡體驗,促進了非遺文化的傳播。

  

  胡全讓正在製作泥塑(柳洪華 攝)

  欣賞完彩色的泥塑,來到六營村的雍州泥人,可以看到不上色的、原汁原味的泥塑。雍州泥人的負責人胡全讓表示,不上色的泥塑,更渾厚粗獷,能充分的展現當地人的生活狀態,更原生態。“每一個都是我純手工製作,每天差不多從早上八點開始。現在一個月能買出二十多個,一年的收入在十幾萬,是一筆很可觀的收入。”胡全讓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時説道。他表示,鳳翔泥塑創作,就是用泥塑的形式展現關中民俗故事,體現關中風土人情。泥塑發展到現在,也成為了鄉親們致富的門路。

  

  胡全讓製作的泥塑(柳洪華 攝)

  “我在16歲就愛上泥塑了,當時看了一部電影叫《第八個是銅像》,對我觸動很大,讓我迷上了泥塑。”據胡全讓介紹,隨著知名度的增加,現在也收了一些徒弟,有的已經獨立開辦了工作室;同時也會有學校組織學生來他這裡體驗,通過這些方式讓年輕人愛上泥塑,讓泥塑技藝的傳承延續下去。

  胡全讓的泥塑創作歷程有著父輩的熏陶,也有自身的熱愛。這份熱愛就是他用實際行動踐行文化傳承的最好動力,也是他堅守這份技藝幾十年的秘訣。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