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扶志扶智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2018-05-02 16:59:10|來源:陜西日報|編輯:李妍|責編:董健雄

  3月24日,商洛市柞水縣聯豐村生豬養殖戶李有華正忙著加固擴大圈舍,為即將入圈的一批豬崽做準備。在談到如何走上養殖之路時,他説:“以前家裏負擔重,人越活越覺得累。我老是想著,能少幹點就少幹點,只要不餓肚子就行。直到去年縣上劇團來村裏演出,看了小品《懶漢轉變記》,覺得自己就像小品裏的懶漢一樣混日子,臉上臊得很。從那以後,我決心要把日子過好。”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柞水縣針對部分貧困戶內生動力不足和“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的依賴思想,展開了一系列扶志扶智主題活動,以精神文化鑄魂,以思想道德潤心,激發脫貧攻堅的強大內生動力。

  柞水縣委書記陳璇説:“思想上的‘窮’比物質上的‘窮’更可怕。在扶貧工作中,我們既要關心困難群眾的生活,又要了解他們的思想;既要重視物質上的幫扶,又要帶動思想上的轉變。”

  教育“浴心”

  邁開脫貧致富的腳步

  柞水縣採取教育引導的方式,通過開設“新農民講習所”,結合“一約四會”“道德講堂”等活動,選拔先進典型為貧困群眾送政策、送信心、送鬥志、送溫暖;組建一支送政策、送典型、送精神、送文化、送技術的精神文化脫貧巡講團,通過講政策暖民心、講典型鼓鬥志、講道德樹標杆、演節目揚正氣、送技能添活力,讓群眾喜歡聽、聽得懂、受教育、有想法。

  目前,全縣組建“新農民講習所”14個,開展集中宣講73場次、分散宣講600多場次,編印宣傳資料10萬多份,79個有脫貧攻堅任務的村(社區)全部建立了“愛心超市”;通過“愛心超市”架起了愛心人士與貧困群眾的“連心橋”;通過“孝德養老基金”鋪設了群眾孝老敬老的“孝心路”;開展的“鄰裡互助行動”已成為引導群眾崇德向善的“加油站”。

  模範“興德”

  培育脫貧致富的新風

  “客人前門把院進,主家後門忙借糧。”這句流傳了幾百年的順口溜,反映了柞水人的熱情厚道,但是這種熱情厚道卻發展演變為“過事講排場,隨禮搞攀比”的陋習。“過事過成貧困戶,咬牙借錢去隨禮”成為前幾年柞水群眾過事隨禮的真實寫照。

  下樑鎮石甕子社區紅白理事會會長張慶壽感慨地説:“在縣上的倡導下,‘從簡過事’已成為我們村的一種習慣,隨禮也從300元、500元降到100元,大家的經濟負擔減輕了,鄰裡關係也融洽了。”

  在群眾的道德教育上,柞水縣開展了“移風易俗”和“文明創評”行動,努力培育“文明有禮型”“崇德厚樸型”農民。針對脫貧攻堅實際,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在原有村規民約的基礎上增加了破除“等靠要”思想、移風易俗、精神文化脫貧、規範民風民俗、勤勞脫貧致富等內容,特別是增加獎懲措施,增強約束性、強制性,為脫貧攻堅提供普遍認同的行為規範和約束準則。

  法治“立規”

  增強脫貧致富的信心

  在制度建設中,柞水縣通過開展規範約束和司法保障行動,培育遵紀守法型和誠實守信型農民。

  柞水縣聚焦扶貧領域“三類問題”,開展了訪村組、重監督、助脫貧專項行動,集中開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村霸沙霸整治、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專項整治回頭看活動。同時,開展巡講、講座、演出等形式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提升全縣群眾知法、守法意識;健全基層法律服務體系,持續推進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受益群眾6000多人。

  在老庵寺村,村支書鄧蘭英深有感觸地説:“現在村上打牌的人少了,忙活計的人多了;吵架的人少了,和睦鄰裡多了。鄉風民風比以前好多了。”記者萬君通訊員張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