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陰試行公益垃圾分類回收置換

2018-05-30 10:30:03|來源:陜西日報|編輯:李妍|責編:趙瀅溪

  5月17日,漢陰縣首家公益垃圾分類回收置換驛站在觀音河鎮合心村揭牌運營。

  當天,鄰近的水田村六組村民鄔朝艷從家裏提來了1捆廢紙板,工作人員稱重換算後,將8.8個積分登記在她的環保賬戶存摺上。鄔朝艷用4個積分換了1支價值4.6元的牙膏,並在一排打理得整齊乾淨的舊衣服中,為兒子和女兒各挑選了1件短袖。她笑容滿面地説:“我是‘禦源軍’,撿垃圾是我的本職,分類交給驛站還能換商品,好得很!回去我要給熟人宣傳,讓大家都來交垃圾換商品。”

  走進驛站,墻上的宣傳欄分外醒目,內容包括什麼是垃圾分類、分類的方法、垃圾兌換商品細則等。貨架上整齊擺放著各種日用品。驛站負責人謝笑天説:“設立這個驛站,就是要通過交垃圾換商品,補貼村民,引導村民保護環境。驛站每月開放3次,同時我們還利用宣傳車,到偏遠的村子回收置換各類垃圾。”

  這個公益垃圾分類回收置換驛站是由漢陰縣博元實業有限公司下屬的博元公益設立的。2016年,博元公益拿出100萬元基金,在全縣水源地所在的貧困村聘請貧困戶組成護水使者,統一培訓、統一服裝、統一工具,分段負責環保宣傳、垃圾清運和日常保潔。博元公司負責支付每人每月1000元工資,並給他們起了個響亮的名字,叫“禦源軍”,鄔朝艷也是其中的一員。目前像鄔朝艷這樣的“禦源軍”已有100余名,遍佈全縣14個貧困村。(記者 張斌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