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學教授牛爭鳴:赤子追求 無悔人生

2018-06-28 17:34:4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2018年4月16日,61歲的西安理工大學水利水電學院二級教授牛爭鳴長眠于西安霸陵。

  “老牛,你太累了,好好歇歇吧。”撫摩著墓碑前冰冷相框裏那熟悉的笑容,妻子孫靜悲慟地説。

  “爭鳴,你是個好老師、好父親,可你不是個好兒子……”牛爭鳴83歲的老母親痛哭著説。

  “牛老師,你就像甘於奉獻的老黃牛,任憑千般累,換得春滿園啊!”牛爭鳴的學生、同事用心語默默地緬懷著他。

  青山垂淚,綠野含悲,空寂的墓園裏回蕩著沉痛的哀樂和哭泣聲。

  直到此時,人們才不得不相信,他們深愛的“老牛”、最敬愛的牛老師,是真的永遠地離開了……

  嘔心瀝血 積勞成疾

  “我很難受,讓我休息一會兒。”

  2018年3月19日晚上10點多,牛健飛經過父親的房間去陽臺,看到牛爭鳴靠在床頭正在專注地寫著什麼,另一側的床邊散落著幾張A4紙,上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字。牛健飛想起來,第二天一早父親有課,他一定是在修改教案了。這樣的場景,30歲的牛健飛太熟悉了,從小到大,他已經見過無數次了。

  “老牛是個非常認真的人,他給本科生上的《流體力學》課已經講了幾十年了,可是每次上課前,他還是要認真備課,對以前的教案反復琢磨修改,總想把最新的東西加進去。”孫靜説。

  牛健飛回到房間很快就睡了,他不知道父親是什麼時候休息的,只是第二天淩晨5點左右,他醒來時看到父親房間的燈又是亮的。

  清晨7點,牛健飛臨上班前問父親:早上去上課,開車還是坐校車?牛爭鳴回答他:坐校車。牛健飛無論如何也不能相信,這竟是父子間的最後一次對話!

  牛爭鳴的課在西安理工大學曲江校區教8樓207教室,61歲的他像往常一樣站著上完了兩節課,並且寫了滿滿兩黑板板書。學生們早已習慣並喜歡上了這位臉上總是挂滿笑意、講課認真負責的牛老師,“牛老師的課幹貨滿滿,聽完收穫很大。”一位同學這樣説。可是也有細心的同學發現,今天的牛老師看上去很疲憊,已經停暖氣的教室裏,牛老師的額頭上卻滲出了汗珠。

  “老牛是太累了,他一個寒假幾乎沒有休息,一邊幫學生改了十幾篇論文,一邊還在準備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申報材料,前幾天又感冒了。”説起這些,孫靜強忍著淚水,“但他是一個特別能忍的人,他應該早就感覺到難受了,後來有人告訴我,課間曾看到他在教師休息室裏趴著,但他一直咬牙堅持上完課,直到回到家。”

  進門後的牛爭鳴步履踉蹌,聞聲而來的孫靜看到他已經躺到了客廳的沙發上,牛爭鳴説:“我很難受,讓我休息一會兒。”

  “老牛身體一向健康,很少見他這樣的,我問他要不要去醫院看看,他説讓他先休息一會兒。”孫靜痛苦地回憶,“沒想到這一躺下,竟然再也沒有起來。”

  就在之後短短的十幾分鐘裏,勞累過度引發心臟病的牛爭鳴撒手人寰。

  “誰都沒想到老牛會走得這麼急!真是太意外太讓人難以接受了!”牛爭鳴的同事、西安理工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水力學研究所副教授張宗孝痛惜地説。

  與牛爭鳴共事30餘年的退休教授張志昌聞聽噩耗,頓時嚎啕大哭,不能自已。

  第一時間得到消息的學生安豐勇、鄧淯宸等一邊往醫院疾行,一邊不停地問:“還在搶救吧,應該能搶救過來吧!”直到看到敬愛的老師靜靜地躺在靈車裏默默遠去,淚水一瞬間奔涌而出。

  人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敢相信那個臉上總是挂滿笑容、親切無比的老牛,那個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學生無限熱忱的牛老師真的離開了。

  愛崗敬業 師德楷模

  “作為教師,講臺就是戰場,就是對學生的承諾,就要對學生負責。”

  1978年3月,懷揣報國夢想的牛爭鳴走進了當時在全國水利行業影響甚大的西安理工大學水利系,1986年又師從著名水利專家李建中教授從事水力學研究。從此,他將自己畢生心血奉獻給了中國水利人才培養和水利科學研究。

  原任陜西省教育廳科技與産業處處長的竇海潮與牛爭鳴因工作相識,繼而發展成無話不談的人生至交,在他看來,牛爭鳴就像他的姓氏一樣,對事業有一股執著的“牛”勁。在同事們眼裏,牛爭鳴是一個典型的“工作狂”,視講臺為生命。

  “牛爭鳴教授給本科生上的《水力學》《流體力學基礎》這兩門課是這個學科比較難講的課。”西安理工大學水電學院院長劉雲賀告訴記者,“作為61歲的二級教授,按照有關政策,他完全可以不講授課程,但是他不僅講授,而且極端負責任。”

  翻開牛爭鳴最後一次上課的教案,十幾頁的A4紙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公式、演算,還有很多不同顏色的字,看得出是最近才添上去的。

  “他一直堅持傳統教學,上課板書,兩節課下來,是很累的。”妻子孫靜説,“我曾經勸他用PPT,他堅持説這門課有很多的公式原理需要一步一步推導,如果用PPT講課,自己是輕鬆了,但學生就聽不懂了。”

  上過牛爭鳴課的學生都知道,這位頭髮已經花白的老師講課最認真。他從不遲到,從不請假,板書又多又整齊。“感覺牛老師上課像是要把自己的畢生所學都教給我們,他總是抽絲剝繭、循循善誘地引導著我們,那些難以理解的原理和公式在他的講解下,慢慢也變得簡單多了。”一位牛爭鳴教過的本科生説道。

  牛爭鳴熱愛教師這份神聖的工作,在竇海潮的回憶中,牛爭鳴曾經這樣説過:“講臺就是戰場,作為教師,教學、科研就是戰鬥任務,就是對學生的承諾,要對學生負責,不能食言。”

  牛爭鳴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他絕不會因為一點兒私事隨意調整自己的課。孫靜講了這樣一件小事:大概在去年的時候,那時年幼的小孫女尚在家裏,孫靜一次到外地出差,原定第二天下午6點左右回來,因為那天晚上7點牛爭鳴有研究生的課。可是火車晚點,孫靜無法按時歸家,就給牛爭鳴打電話,希望他能把課調一下或者給學生説晚去一會兒。接到電話的牛爭鳴當時就火了,在電話裏對孫靜發起脾氣,説學生的課怎麼能説不去就不去,一分鐘都不能晚!最後,牛爭鳴找熟人幫忙照看孫女,自己堅持上課去了。

  據了解,牛爭鳴還曾先後主講《邊界層理論》《城市水利學》《水力學》等課程,是《水力學》國家級精品課程、水力學國家級教學團隊骨幹成員,主持完成多項教學改革項目,參與編寫教材3部。他授課總是因材施教,不斷創新,親自編寫不同的課後習題以及思考題。就在2017年,還完成了《高等流體力學》精品課程建設,發表教學論文2篇,親自編寫《簡明高等流體力學》教材1部。

  旋流消能 畢生心血

  “將這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編著成書是我的心願”

  巍巍中華,河海茫茫。一部中華文明史,有時就是一部治水史。作為一個農耕大國和一個河湖眾多的國家,水利事業關係國運興衰。

  1995年,在承擔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拉西瓦水電站泄洪消能關鍵技術研究”中的子課題“導流洞改建為永久性旋流泄洪洞研究”中,牛爭鳴開始接觸旋流消能有關研究。

  “消能是水力學領域裏的一項基礎性和難度很高的研究。”中國科學院院士、青海大學校長、我國著名水力學專家王光謙説。

  據了解,在中國,因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高壩建設迅速發展,在攔截洪水、保證人民生命財産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很多大壩都建在深山峽谷中,水頭高、泄量大、河道狹窄,由於下泄洪水往往攜帶巨大能量,如果不對其進行消能處理,將會嚴重危及大壩安全,帶來重大損失。目前中國常規使用的外消能方案還存在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且也因各種原因容易給國家財産造成浪費。

  看到這些問題後,牛爭鳴開始將目光鎖定旋流消能,他要找到一個更好的方案解決這些問題。此後的20多年裏,牛爭鳴踏遍祖國的山川河流,足跡遍佈公伯峽、拉西瓦、喜河、旬陽、蘇洼龍、亞碧羅、冷達等全國近30個水電站,並與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等多家單位開展合作研究,力求在旋流消能研究上取得突破。

  “做起科研的牛爭鳴更像一頭‘牛’。”牛爭鳴的同事、朋友和學生們都這麼説。

  “夏日的露天試驗場,新的課題開始了,也就意味著模型試驗中最辛苦的階段——模型建設開始了。這個過程逃不開拆墻、砸地、搬磚、和水泥,當然還有烈日當頭。牛老師總是首當其衝,一大清早就來到試驗場開始忙活起來,要麼是忙著基礎土建:掄著鐵鎬拆除、打掃試驗場的建築垃圾、搬磚塊等等;要麼就是認真地規劃試驗場的佈置,拿著尺子很仔細地量來量去。下午酷暑高溫,牛老師仍然堅持在一線,和民工師傅們一起,用汗水澆灌著試驗場地。旁人眼裏,真地很難將這位頭髮斑白的長者,這位穿著褪色破舊短袖的‘普通民工’,與一位‘二級教授,博導,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學術帶頭人’聯繫到一起。”2014級碩士生向珂在一篇追憶文章中詳細記錄了他看到的牛爭鳴老師做試驗的場景。

  “牛爭鳴是一個對工作特別執著和認真的人,幹科研舍得投入。暑假裏做試驗,每天七點就到試驗場,穿著短褲拿著鐵锨,親自在那兒幹,經常是一幹就到天黑。”西安理工大學水電學院水力學研究所所長魏炳乾説。

  經過艱苦不懈的探索,牛爭鳴和他的科研團隊在水準旋流消能研究領域取得突破,2006年該技術首次應用於公伯峽水電站即獲得巨大成功;其間,針對常規水力學原型觀測方法中的一些缺陷,又首次提出涂層痕跡法原型觀測技術,也得到成功應用。

  在隨後的十餘年裏,他繼續專注于水準旋流技術研究,並逐漸拓展到基礎研究領域。20多年裏,僅水準旋流技術領域,牛爭鳴就主持完成了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開展了5項橫向課題研究,發表學術論文59篇,其中SCI論文2篇,EI收錄論文21篇;培養水準旋流技術方向碩士生22名、博士生4名。

  2018年寒假,由牛爭鳴和洪鏑合作完成的《水準旋流內消能泄洪洞的水力特性與工程應用》一書起草完成即將付梓,在這本凝結了他20多年心血的學術專著最後。他這樣寫道:“將這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做一個總結並編著成書,作為相關行業人員論文寫作,項目設計、研究和建設管理時的參考,促使這種新型的旋流內消能工推廣應用,一直是著者的心願。”不僅如此,在剛剛過去的那個寒假裏,61歲的牛爭鳴再次申請國家自然基金,他要將消能研究繼續下去。

  “爭鳴的研究一直在創新,我經常能夠在雜誌上看到他的文章,而且總是很有新意,吸引我看下去。他是我見過的對工作最認真最嚴謹的人,是真正地把這項工作當成事業來做的。”王光謙説,“在水準旋流消能研究方面,他的研究最有特色,代表了我國目前在該領域的最高水準。”

  愛生如子 風範長存

  “教書育人是為國家培養人才,教師的貢獻是要培育一篇森林。”

  3月20日,畢業已經12年的賀立強正在四川省甘孜州兩河口水電站出差,牛老師突然離世的消息讓他震驚、悲痛,“我怎麼都不能相信,3月1日我和老師剛剛見過面,當時他看上去依然那麼親切慈祥,和我上學時一樣,怎麼忽然之間就成了永別?”回憶起這些,40歲的賀立強充滿了無限的遺憾。為了趕回西安見老師最後一面,他顧不得山區大雪,道路濕滑,交通不便,用了近30個小時,換乘汽車、飛機、高鐵、地鐵,終於在3月21日晚11點多趕回了西安。“無論如何,我一定要趕在追悼會前回來,送一送老師。”賀立強哽咽著説:“牛老師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師,他一直像父親一樣關心我、幫助我,指導我成長。”

  從1997年開始帶研究生至今,牛爭鳴一共指導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59名。對於如何當老師,他曾説過這樣一段話:“一個教師無論科研搞得多好,也只是一棵樹,即使這棵樹是一棵參天大樹,也只是一棵樹,成不了林。而教書育人是為國家培養人才,是對學生的一個承諾。一個好教師,應該是教學和科研齊頭並舉,教師的貢獻是要培育一片森林。”為了為國家培育這片森林,牛爭鳴傾注了自己滿腔的熱忱和愛。

  “牛老師對學生的三年有著清楚的規劃,即使我們自己都很迷茫。比如在第一年會讓我們專心上文化課,不會以任何理由讓我們對學習分心。到研二時會讓我們從項目中去學習、鍛鍊,為將來的工作打好基礎。而到了研三,即使項目沒有完成也會讓我們儘早抽身去寫自己的論文,讓我們能順利畢業。”2013級研究生侯艷萍説,“牛老師對我們的學習有著合理的安排,既給我們鍛鍊的機會,又引導我們去學習,這是我最佩服老師的一點。”

  因為考研英語低於A區最低錄取線1分,2006年調劑來西安理工大學讀研究生的丁浩鐸卻心存感激。“正是因為這1分,才有了我和牛爭鳴老師的師生緣。”丁浩鐸説。,從研一第二學期開始一直到畢業,他主要的時間都投入到水力學模型試驗中,旬陽、兩河口、猴子岩、亞碧羅等等,各種模型試驗一個接著一個地做,從開始就一直沒有停過。後來他才明白,這些試驗項目是牛老師特意為他們遴選安排的,到畢業時,各種類別的水工模型試驗他已經至少經歷過一次,得益於此,在校期間他積累了豐富的工程技術經驗。

  牛爭鳴曾經這樣説過:“每一個學生都是情感豐富並具有認知差異的個體,誰也不是天生的天才,要盡力遵循從人性出發,正確引導學生發展,不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沒有優差生,只有個性的不同。”

  來自甘肅靜寧農村的李奇龍2008年考取牛爭鳴的研究生時,還是個一説話就臉紅的靦腆男孩。“研究生二年級時,牛老師就有意鍛鍊我,讓我負責一項課題,從籌劃、組織到中期彙報,都交給我來做。但牛老師並不是不管了,他從總體上及時把握項目進展情況,並隨時指出我存在的問題。”巨大的信任、支持和隨時隨地的教導,使李奇龍得到了全方位的鍛鍊和成長。如今的他已經成長為一名大方自信的青年教師,2017年也順利拿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牛老師是我人生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沒有牛老師,就沒有我的今天。”李奇龍説道。

  有相同感受的還有2007級研究生南軍虎,他説:“本科時父親離世,家庭經濟困難,碩士畢業後我就選擇工作了。因為是進高校當老師,為了將來的發展,牛老師主動建議我應該再上博士,而且他了解我的困難,説學費不夠,他來解決。”回憶起這些,南軍虎對恩師唸唸難忘,他説正是牛老師的用心培育讓自己有了底氣有了自信有了奮鬥的方向。畢業後的南軍虎逐漸成長為其所在學院的青年骨幹教師,2016年破格晉陞碩士生導師,2017年再次破格晉陞副教授。“牛老師努力工作、用心育人的精神對我影響很大,能取得今天的成績很大程度上得益受教于牛老師的那些年。”南軍虎説。

  2000級的章晉雄是作為優秀學生幹部和學習成績綜合排名而保送推薦的免試研究生,“牛老師在了解到我的情況後,認為我可能是兼顧做學術和發展各種社會能力的人。”章晉雄説。在後期培養中,牛老師一方面告誡他要沉下心來做學問,另一方面也很理解和支持他參與組織研究生班的各種活動。章晉雄説道:“我後來才慢慢領悟到,牛老師這是在對我因材施教。”畢業後的章晉雄在牛老師推薦下進入了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他繼續秉承老師的教誨,在培養學術能力提升科研水準的同時,發揮優勢,配合單位領導處理好對內對外事宜,在與清華、北大等名校畢業學生的競爭時脫穎而出,走上了領導崗位。

  牛爭鳴對學生傾注以愛,學生也對這位好老師回報以愛。

  “牛老師是我所見過的老師中,最有責任感、最為學生著想、最有師德的老師。他不但傳授我們文化知識,也時常為我們講人生道理,他是一位嚴師,更是一位益友。”2004級研究生呂欣欣説。

  2016級研究生鄧淯宸在恩師60歲時,寫下這樣一段話:“有一道彩虹,不出現在雨後,也不出現在天空,他常出現在我心中,培育著我成長,鞭策著我前進,鼓勵著我向上。如果時光能倒流,請讓我回到邁進牛門的第一天,再次聽到熟悉的聲音,再次聆聽您語重心長的教誨。天涯海角有盡處,只有師恩無窮期。”

  學為人師 行為世范

  “生活的態度決定了精神生命的相對長度。”

  牛爭鳴離世後,畢業的40多名研究生絕大多數都在第一時間從祖國各地趕回來,送敬愛的老師最後一程。“追悼會上,都是成年人了,但大家卻哭得像個孩子。”説起這些,南軍虎又紅了眼眶。

  在送行的隊伍裏,還有一位叫馬鵬舉的農民工朋友,他和他的父親與牛爭鳴在水工模型試驗中有過十多年的合作,馬鵬舉説:“牛老師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好老師,他熱愛工作、一絲不茍。我父親和我都對牛老師的人品十分認可,他從不拖欠我們工資,每次幹完活總是主動聯繫給我發錢。”得知牛老師離世的消息,馬鵬舉抑制不住悲傷,痛哭失聲,並主動提出一定要去送一送牛老師。

  被牛爭鳴感動的還有水電學院2015級的一名貧困生。在2017年底學校開展的“三秦幫扶”活動中,牛爭鳴結對幫扶的這名貧困生名叫葉庭康,他説道:“牛老師是一個極為慈祥,有親和力的老師。結對幫扶確定以後,他第一時間把我叫去,了解我的家庭和學習情況,並鼓勵我要樹立遠大志向,幫扶要從‘扶志’開始。”寒假裏,葉庭康在牛爭鳴的工作室裏工作了十天,做了一些文字編輯工作,離開時,牛爭鳴給他發了2000元的助學津貼,“拿著這些錢,我覺得自己的工作完全配不上這些津貼,但牛老師表示快過年了,讓我把把這些拿回去補貼家用。老師質樸的話語讓我感動不已,這種關懷甚至超過了我的親戚。”葉庭康哽咽著説。

  其實牛爭鳴對學生一直很大方,1997年牛爭鳴指導的第一個研究生郭鵬程告訴記者,他有一次跟著老師做項目,大概也就是半個月的時間,老師給他發了2000元,“在當時,對於我這麼個窮學生來説,這簡直就是一筆鉅款!”郭鵬程説。不僅是這些,讀研期間,牛老師還為他做論文買了電腦,資助他到北京出差查閱科研資料。李奇龍、賀立強也告訴記者,讀研究生期間,牛老師發給他們的津貼已經足夠滿足生活所需了,甚至還有盈餘。

  對學生大方,對自己卻特別節省,在學生們的印象中,牛爭鳴用的手機早就該淘汰了。“螢幕碎了,用透明膠布粘粘還在用,夏天就兩件短袖,都被洗得褪色了還在穿,長褲破了,就乾脆剪成短褲,穿去試驗場。”2015級研究生李一川回憶道。

  “老牛對吃和穿從沒有要求,他最大的興趣就是工作。他曾經説過:人活著就要工作,這就是活著的意義。”妻子孫靜説道。孫靜曾經勸過他,這麼大年齡也該歇歇了,他説就是因為快退休了,要給年輕人留點東西。

  來學校工作時間不長的水電學院青年教師楊振東回憶起牛爭鳴依然感動不已:“牛老師作為我的青年教師指導老師,對我個人成長幫助非常大,他總是主動關心我,詢問我教學、科研、生活上是怎麼安排的,他主動給我分享他當年成長的經歷,為我科研道路的選擇、發展提出建議,並希望我們能儘快成長起來,形成自己的科研特色。2015年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時,牛老師幫我修改申報材料,特別認真,材料上改得密密麻麻的。也正是在牛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我順利拿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在牛爭鳴的辦公桌上,“黨員、幹部應知應會70題”學習資料、“兩學一做”筆記和“三秦幫扶”工作手冊都放置在醒目位置上,裏面依然是那些熟悉的密密麻麻的筆跡。“作為一名有4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牛爭鳴以身作則,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老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水電學院黨委書記程文説道。2015年,牛爭鳴的兒子結婚,學生們自發組織送的禮金都被他全部退給了學生。不僅如此,他還積極參加各類組織活動。程文説:“學院黨委組織去富平習仲勳陵園學習、觀看《厲害了,我的國》,他都踴躍參加。去年他還主動參加學院組織的氣排球活動,帶領水力學黨支部隊在劣勢情況下取得勝利,比賽中牛老師還摔了一跤,但他絲毫不在意。作為60歲的老教授,對待這種小型活動還如此認真和拼命,令人尊敬!”(供稿 西安理工大學 編輯 宋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