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十一面觀音頭像

2018-07-05 09:00:10|來源:三秦都市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在唐代,有一種在普通觀音的頭頂上再刻畫出多個小觀音頭像的觀音造型,一度流行於世。這種造像形式通常有觀音面十一個,故而被稱為十一面觀音像。保存至今的十一面觀音像有壁畫、木雕、金銅雕、石雕等,數量並不多,但件件都堪稱精品。西安碑林博物館所藏的這一件殘斷的漢白玉觀音頭像,是館藏造像中唯一一件十一面觀音頭像,1983年出土于西安市西郊的一所學校,高25.5釐米。 

  十一面觀音頭像的出土地,曾兩次出土過數量眾多的北朝至唐代的石雕造像。一次為1978年,該學校修建基礎設施時,發現了14件精雕細刻的佛、菩薩頭像。5年後學校基建施工,又在相距20余米的地方,再次發現了造像窖藏。這一次共清理出佛、菩薩頭像共計31件,以及一通北魏造像碑。這些佛、菩薩頭像高度多在30釐米以上,雕刻精美。可以想見,當初每一件頭像都屬於一尊體形高大、造型精美的大型造像。而這個帶給我們連連驚喜的出土地,正是唐長安城金城坊樂善尼寺所在地。這一批造像當年很可能就供奉于該寺之內。 

  樂善尼寺興建於隋開皇六年(586年),原是尉遲迥孫太師為其祖所立,原名舍衛寺。唐中宗景龍元年(707年)改名為溫國寺,後又改為樂善尼寺。在建寺200多年後,寺院遭遇了唐武宗會昌五年(845年)的法難。一座地處長安城的佛寺,在那場聲勢浩大的滅佛運動中註定是難逃劫難的。曾經恢宏的殿宇被夷為平地,曾被眾多信徒膜拜的佛像轟然倒塌。然而,信仰不會隨著寺院的崩塌而瓦解,虔誠的僧人和信眾們不忍看到眾多佛像、菩薩像被遺棄于廢墟之中。於是,將已經身首異處的造像埋藏于地下,一件件精美絕倫的雕像得以保存至今。 

  西安碑林博物館所藏的這件小巧而精緻的漢白玉十一面觀音頭像,是其中造型和材質較為特殊的一件。它具有盛唐時期菩薩造像的典型風格特徵,面頰豐腴飽滿,彎眉細目,雙眼微睜,神情靜謐平和,頭髮挽做高髻束于頭頂之上,髮絲根根分明,頭上除了通常所見的一尊化佛外,還環繞發髻雕刻出一圈小觀音頭像,原本應有10個,現殘存6個。從完好的部分,可看出這些小觀音頭像的造型、神態,均與主像如出一轍,而且雕刻細緻入微,連髮絲及脖子上佩戴的連珠項飾也都一一呈現出來。如果環視觀音像一週,每一個方位都能接收到他恬靜、和藹的目光。 

  女皇武則天尤其信奉十一面觀音,她常命人在大明宮內設觀音道場祈福。正是因為帝王的信奉,所以十一面觀音像優雅的造型,在武周時期大量出現。如武則天在大明宮南修建的國家寺院光宅寺,寺內的七寶臺就以無數雕刻極佳的十一面觀音浮雕石像作為護佑。遺憾的是,現在這些浮雕造像均流失海外。西安碑林所藏的這件十一面觀音頭像,無論是從雕刻工藝還是從精美程度上來看,都堪稱精品。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