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寧強:“港寧協作”項目繼續推進 貧困戶受益效果明顯

2018-07-06 17:32:4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王娜):7月3日至7月4日,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深入走訪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了解江蘇南通港閘區與陜西漢中寧強縣“港寧協作”項目推進情況,以及兩地在互訪、資金支持、産業合作、勞務協作、扶貧項目五個方面取得的成果。

  走動更勤 紐帶更牢 成效更實

  2018年以來,漢中寧強工作聯絡組組織和推動南通港閘和漢中寧強兩地在産業協作、交流互訪、勞務協作、資金支持等領域精密聯動,達成區縣級、部門級、鎮辦、村居四個層面的框架協議16項,安排兩地黨政聯席會2次。截至目前,兩地互訪交流、實地調研、商務考察共56批401人,同時兩地互派黨政幹部、學者專家挂職交流、對口交流20批次97人。來漢中寧強挂職的教育、醫療等領域專家為漢中寧強縣社會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來南通港閘區交流的黨政幹部、教師、醫生也都在思想、理念、知識方面得到了鍛鍊和學習。

  突出重點 攻克難點 打造亮點

  蘇陜扶貧協作幫扶項目主要有兩個層面:一是由江蘇省財政資金安排的協作資金項目,漢中寧強縣目前已經組織實施23個項目,投入資金2500余萬元,23個項目主要是通過訂單回購、土地流轉、反租倒包、入園(企)務工以及股份合作等路徑與建檔立卡貧困戶建立利益分享機制,已帶動了漢中寧強3000多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直接受益;二是南通港閘在漢中寧強的民間投資,目前港寧協作産業園已正式揭牌,同時還在南通港閘舉辦了漢中寧強特色農産品暨文化旅遊産品推介會,目前成功簽約産業合作項目11個,意向總投資24.8億元,其中5個産業合作項目已經在漢中寧強正式開工建設,其中思青科技公司實施的名貴中藥材基地及中藥飲品加工項目覆蓋了3個深度貧困村,直接帶動了300多個貧困人口受益。

  漢中寧強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王義波表示,聯動機制的建立拓展了産業合作的領域,兩地黨政部門協調機制的完善和社會資源的整合調動,有力推動了兩地産業的深度融合,已引進的10余個産業合作項目對漢中寧強的脫貧攻堅和經濟發展將會起到引領示範作用。王義波説:“協作資金的80%以上用於支持農業産業經營,從生産、加工、銷售等環節予以扶持,從而助推了小農戶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同時,項目與貧困戶間的利益聯結模式更加多樣化,如萬信公司實施的食用菌産業示範園建設項目,探索建立了産業託管模式,貧困戶直接受益效果明顯,目前已在漢中寧強全縣推廣複製。”

  細化幫扶 強化責任 精準扶貧

  南通港閘、漢中寧強兩地在産業合作、勞務協作、資金支持方面都瞄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精準發力。在勞務協作方面,南通港閘區累計向漢中寧強提供勞務招聘就業崗位近千個,並成功組織了6場招聘會,累計達成就業意向590多人,漢中寧強已赴南通就業人數約為195人。

  

  漢中寧強縣大安鎮金牛社區工廠(攝影 趙浚喆)

  針對貧困農戶家庭留守成員的就業問題,漢中寧強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建設有社區工廠,已建成的大安社區工廠目前已吸納670人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12人。在協作資金項目建設中,兩地在建立蘇陜扶貧協作資金項目庫時,重點支持對貧困戶覆蓋面較廣的農業産業和旅遊産業項目,並向深度貧困村頃斜,所有項目均通過合同或協議的方式與貧困農戶建立了利益共享長效機制,通過數據平臺對幫扶成效隨時進行監測。

  

  漢中寧強縣舒家壩鎮聾啞人鄭娥(左二)及其丈夫陳太彥(右一)向王小琴展示繡品(攝影 趙浚喆)

  “幫扶工作開展進程中,不僅要兼顧到貧困戶員工的工資待遇問題,還要讓他們從骨子裏生發出自信。通過學習羌繡,貧困戶的生活狀況得到很大改善,精神面貌也有所改觀。”漢中寧強非物質文化遺産羌繡傳承人王小琴説。王小琴還介紹了漢中寧強縣舒家壩鎮聾啞人貧苦戶鄭娥:“這女娃是學員班裏進步最快的一個,別人的作品她看不上,她覺得自己的作品堪稱第一品,這種不服輸的心態也改變了她對生活的態度,現在鄭娥的小日子過的有模有樣,還學著化粧打扮了,貧困戶們從骨子裏的變化都得益於扶貧政策落實的到位。”

  據了解,扶貧協作以來,南通港閘財政資金幫扶123.5萬,社會捐資20.3萬,社會捐物達到338.13萬,總值達到481.93萬。

  南通市港閘區紀委副書記馬劍(現挂職漢中市寧強縣發改局副局長)表示,2018年下半年,漢中寧強工作聯絡組將進一步結合2017年中央考核反饋蘇陜協作存在的問題整改,因地制宜開展好繼續深化鎮村結對、積極推進産業合作、持續加大資金支持、破解勞務協作困境、抓緊協作共奔小康五方面的重點工作,同時加強結對部門、街道及村與社區的溝通交流,確保各領域實現深度結對幫扶。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