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實施“四輪驅動”助力産業脫貧

2018-07-25 09:22:40|來源:陜西日報|編輯:李妍|責編:趙瀅溪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志丹縣堅持把發展産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通過實施行政推動、“三變”改革牽動、互助資金撬動、村集體經濟帶動“四輪驅動”,走出了一條多元化産業扶貧新路徑。

  行政推動

  為群眾量身定制産業

  “我做夢都想不到自己的蘑菇産業能發展到如今的規模,這多虧了鎮、村幹部的熱心幫扶。”6月28日,正在大棚裏忙著採摘蘑菇的村民閆懷雄感慨地説。

  閆懷雄是志丹縣杏河鎮前園子村人,2017年,他家被識別認定為貧困戶。不甘於貧窮的閆懷雄,一心想發展蘑菇産業,但前園子村土地條件差,無法發展大棚産業。而距縣城較近的順寧鎮保娃溝門村,擁有日光溫室1000余畝,發展大棚産業的基礎非常好。

  2017年,在前園子村幫扶幹部牽線搭橋和順寧鎮政府工作人員的熱心幫助下,閆懷雄在保娃溝門村流轉了5個大棚發展蘑菇産業,當年年底就實現純利潤15萬元。今年,閆懷雄擴大了産業規模,大棚數量增至8個,並新增杏鮑菇、水晶葡萄等品種。在他的帶動下,前園子村7戶貧困戶也在該基地承包大棚,一起走上了增收脫貧路。

  去年,志丹縣出臺了《脫貧攻堅産業建設扶持方案》,對蘋果幼園、挂果園每畝分別補助300元和600元,對建設防雹網的果園每畝再補助3200元;對發展牛、驢、羊等養殖産業並達到標準的,每戶補助1萬元,養殖中蜂、雞、豬的貧困戶每戶分別補助8000元、5000元、4000元;對發展棚栽業和特色種植業的,新建大棚每個補助3.5萬元,弓棚每個補助5000元,發展食用菌産業的,每戶補助1.5萬元,發展特色種植業的,每畝補助1000元。

  目前,志丹縣已打造出16條蘋果産業帶、3個棚栽業示範區、46個規模化養殖場。739戶貧困戶共發展蘋果産業5491.58畝;167戶貧困戶發展葡萄、黃芪等特色種植産業965.7畝;284戶貧困戶養殖牛、豬等3720頭(只),該縣實現了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産業全覆蓋。

  “三變”改革牽動

  打造産業發展新引擎

  “我把44畝土地流轉給了陜西果業集團,每年能收入6700多元。我還在基地打工,每天能掙100元。如今,我不僅在家門口把錢賺了,還學到不少果園管理技術呢!”志丹縣義正鎮稠樹梁村貧困戶思成川高興地説。

  陜西果業集團是志丹縣去年引進的一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該集團按照“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産業扶貧合作模式,在稠樹梁村先後流轉土地4606畝,完成栽植建園3680畝,通過土地入股、資金入股、果園代管、勞務用工等合作方式,讓12戶貧困戶有了穩定的收入。

  去年以來,志丹縣全面啟動“三變”改革,大力實施“雙100、雙50”工程:即在全縣新發展100個新型經營主體,建成100個百畝果(農)業産業化典型,力爭3年內每個村建成50畝以上集體果園,村級互助資金規模達到50萬元以上。同時志丹縣還積極動員社會各界人士返鄉創業,推動城市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向農村和脫貧一線聚集。

  據統計,截至目前,志丹縣共培育縣級以上龍頭企業7家、合作社344個、家庭農場164家,流轉土地15.5萬畝,動員186人投身産業扶貧和返鄉創業。

  互助資金撬動

  促進産業大發展

  “去年我買豬仔時錢不夠,向村扶貧互助資金協會借了1萬元,現在掙錢了,我得趕快把錢還上。”6月10日一大早,志丹縣永寧鎮任堯子村村民杜方成拿著現金,急匆匆趕往村扶貧互助資金協會。

  據介紹,目前任堯子村有100戶群眾加入村扶貧互助資金協會,其中貧困戶12戶。該協會已累計向90戶群眾放款159萬元。

  為有效解決群眾發展産業缺乏資金的問題,去年以來,志丹縣在109個行政村均成立扶貧互助資金協會。同時,縣財政將連續3年,每年注入資金不少於1000萬元,用於支持村級扶貧互助資金協會。目前,該縣互助資金規模達到3071.8萬元,借款率達80%以上。

  村集體經濟帶動

  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群眾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去年,永寧鎮崾子川村借助永寧山和洛河大峽谷的資源優勢,引進北京惠農合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先後建成3210畝蘋果生産基地1個、大櫻桃採摘園1個、百畝荷塘1個。

  崾子川村黨支部書記曹亞寧介紹,為了讓群眾就近就地務工,村上組建了1支勞務隊,先後吸納42人,其中貧困群眾12人。崾子川村通過向項目實施企業輸出勞務,確保每個務工人員每年可增收1萬餘元。同時,該村提留5%的勞務收益,用於壯大村集體經濟。目前,崾子川村村集體經濟從過去的“零”收入,增加到去年的7萬元。

  近年來,志丹縣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壯大全縣農村集體經濟的實施意見》,不斷盤活集體資産,並向每個村分別注入發展資金2萬元,扶持各村發展以林果業和中藥材種植等農業産業為主的村集體經濟。目前,志丹縣109個行政村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全覆蓋。(記者 程偉 通訊員 胡永飛 劉軍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