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抗擊腫瘤的世界:在癌細胞的“沙漠”中尋找生命的“綠洲”

2018-08-08 13:20:0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李妍|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宋佳):7月24日,一篇署名為祝旭龍、劉穎傑的文章《放棄不難,但堅持一定很酷!催淚讀完……》(以下簡稱《放棄不難》)在微信公眾號“醫學界腫瘤頻道”推送後引發陜西醫療從業者廣泛熱議,大量轉發。文章的偶然出現,打動了一個與癌症相關的群體。

祝旭龍、劉穎傑的文章《放棄不難,但堅持一定很酷!催淚讀完……》在“醫學界腫瘤頻道”推送截圖(圖片由祝旭龍提供)

  一次偶然的機會,陜西省人民醫院腫瘤外科主治醫師祝旭龍看到護理實習生劉穎傑的實習日記,裏面寫道:“眾生都苦,堅持一定很酷,天總會亮,願你我以後的生活裏,萬物可愛陽光明媚,沒有吵鬧沒有苦艱。”祝旭龍回想起自己剛剛進入行業時,也像年輕的護士一樣需要時間來消化每天見到聽到的痛苦、欣喜、感動、堅持,感慨萬分。祝旭龍在劉穎傑的實習日記後面寫下了自己的感想,從而就有了《放棄不難》這篇文章。

  腫瘤、癌症總是與痛苦、絕望相聯繫,提起腫瘤科室,大多數人會感到不寒而慄,充滿著壓抑、陰森、灰暗的氣氛。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説,很少有機會接觸到真正的腫瘤科室,更不了解這群攜手作戰的醫護人員。他們身上不僅有面對死亡的痛苦和無奈,也有救人的決心與希望,他們沒有對生命感到麻木,而是更加珍惜生命。這一點,即便是他們自己,也是在經歷過之後,才逐漸明白。

  

  陜西省人民醫院腫瘤外科樓道的綠植(攝影 宋佳)

  懷揣美麗心願

  走進抗擊腫瘤的世界

  2012年,醫學生祝旭龍結束了五年的本科學習,在面對專業的繼續深造時,他幾乎沒有猶豫的選擇了腫瘤外科。

  一個醫生的成長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而腫瘤專科醫生的成長更加漫長艱辛,除了至少七、八年的就讀時間之外,進入醫療體系之後,還需要同樣長的一段時間積累臨床經驗,才能成為一位成熟的腫瘤外科醫生。

  

  陜西省人民醫院腫瘤外科主治醫生祝旭龍進行術前準備(攝影 宋佳)

  顯然,23歲的祝旭龍已經做好了“打怪升級”的準備。如今,進入腫瘤外科領域6年之後的他,仍然清晰地記得曾經的初心:“90年代以前,腫瘤化療病人沒有有效的止吐措施,撕心裂肺的嘔吐常常使化療病人産生輕生的念頭,止吐藥的出現極大地化解了病人的痛苦。可以説,腫瘤學研究每邁出的一小步,對病人來説都是一大步,所以當時我覺得腫瘤學非常值得挖掘。另外,晚期腫瘤病人常常絕望且痛苦,雖然不能徹底治愈疾病,如果我們能夠緩解他們的痛苦,也是很有意義的。”

  2012年是祝旭龍走入腫瘤專科的起點,而此時的劉穎傑只有14歲,還是生活在渭南蒲城的一個中學生。在父母和祖父母兩代人的庇護之下,劉穎傑一直生活在陽光之中,正如她自己在日記中寫到的一樣:“我們是溫室裡長大的花朵,我們是膨脹的熱氣球自由飛翔……在我們這裡沒有難過,沒有痛苦,世界都是美好的。”

  

  陜西省人民醫院腫瘤外科護理實習生劉穎傑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攝影 李昕昕)

  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2016年。18歲的劉穎傑像所有高三學生一樣,需要經歷高考、填報志願、選擇專業等人生必經關卡。與家人商議之後,憑著兒時對“白衣天使”這一美好形象的嚮往,劉穎傑選擇了護理專業。那時,她印象中的護士用一個詞描述就是“可美了”。

  面對生命流逝

  學會與自己和解

  當劉穎傑還沉浸在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中時,祝旭龍已經在腫瘤外科體會過陪伴患者走過人生最後一程的慌亂和無力。

  2015年,祝旭龍研究生畢業,進入陜西省人民醫院腫瘤外科擔任住院醫師。短暫的適應之後,祝旭龍迎來了新人必須面對的工作——值班,這是醫生成長的必經之路。值班的時候,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其中就包括危重病人的離世。在醫療行業中,將這種情況稱為“送病人”,是值班醫生最不想面對的情況。

  

  陜西省人民醫院腫瘤外科主治醫生祝旭龍(中)進行術前準備(攝影 宋佳)

  祝旭龍 “送走”的第一位病人是一位乳腺癌雙肺多發轉移的患者。半夜,患者告訴護士呼吸困難。祝旭龍回憶:“這個病人入院後,每天都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我去看了一下,聽診雙肺滿布的幹、濕啰音,便加了組平喘和化痰的藥物,一兩個小時後,護士找我,説氣短加重了,我讓護士接上心電監護,氧飽和度只有70%。”

  這種情況下,祝旭龍叫來了自己的上級醫生。而此時,病人的氧飽和度、血壓都在直線下降,祝旭龍和上級醫生開始對他進行搶救,但藥物搶救和心肺復蘇之後,情況仍在惡化。“其實這個時候,我們知道救不回來了,家屬不同意氣管插管接呼吸機,仍不願放棄,讓我們繼續搶救,但後面已經於事無補。”祝旭龍説道。

  那是祝旭龍第一次如此正面地面對絕望中的家屬,他看到有的人在哭泣,有的人走出去打電話……初出校園的祝旭龍潛意識中認為每種症狀只要按照步驟處理,病人就能夠“緩過來”,但現實卻並不是如此。“書上寫了每個症狀應該如何處理,但是實際上這麼做有時候卻不起作用。那個時候我才明白,醫生不能處理所有問題。”祝旭龍説道。

  

  陜西省人民醫院腫瘤外科主治醫生祝旭龍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攝影 賀秋樂)

  在腫瘤外科,祝旭龍慢慢成長著。他遇到過堅強、理智的病人,也遇到過焦慮、想要退縮的病人。據祝旭龍回憶,有一位老年患者因為過分恐懼治療的痛苦,在首個療程結束後突然中斷治療。兩年後,因為癌細胞轉移,家屬又將她送到醫院,祝旭龍主管這位患者,但她拒絕治療。家屬無可奈何,只能和醫生商量先給患者一些痛苦小但效果差的治療。祝旭龍反復、長時間開導、勸慰這位患者,勸説她接受化療和分子靶向治療。最終,患者和祝旭龍做了一個約定,將嘔吐、腿軟、失眠等治療副作用列成清單,如果治療期間出現了這些情況,並且沒有得到緩解,就停止治療。祝旭龍説:“最後,經過嚴格的預處理,我們約定的這些不適都及時解決了,她堅持按時做了治療,病情得到了控制。”

  祝旭龍表示,這個病人耗費了自己很大的精力,他把私人電話留給了病人,隨時解決她出現的各種情況,“説實話,老人家有明顯的強迫和焦慮情緒,經常週末或者清早打電話給我,很多次我都有不接電話的念頭,但是又覺得她那麼信任和依賴我,我必須要和她共同面對病魔。”祝旭龍説。

  

  陜西省人民醫院腫瘤外科主治醫生祝旭龍(左)正在手術(攝影 宋佳)

  除了疾病和治療帶來痛苦,高昂的治療費用也是腫瘤病人需要面對的。祝旭龍介紹,他們科室收治的病人中,多半來自農村。相對於糖尿病、冠心病等“富貴病”,惡性腫瘤有時被稱之為“貧窮病”。“除了結腸癌等少數癌症之外,肺癌、肝癌、食管癌等大部分癌症好發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原因可能是這些人群相對營養條件差、衛生水準低、生活習慣不好。”祝旭龍解釋。

  病人無法承受治療費用時,醫生就需要排除萬難,在有限的條件下給予病人最好的治療,這些往往只有臨床一線醫生才能切身體會。祝旭龍回憶起自己主治的一位來自內蒙古的乳腺癌患者:“她來的時候已經很痛苦了,希望立刻手術,但是當時的情況如果手術的話容易復發轉移,需要先使用一種最新的血管靶向藥抑制腫瘤生成,這個藥一個月一萬多塊錢,不報銷,她接受不了,後來正好趕上科室開展的一項臨床試驗,買三個月贈終身。很幸運的是她吃這個藥起了作用,腫瘤慢慢變小。”

  然而,手術之後的化療和放療費用更是這位患者難以承受的。堅持完化療之後,患者已經山窮水盡,對祝旭龍説:“我的命是你們給的,感謝你們,但是我把家裏的店盤出去了,周圍能借的錢也都借了,實在承受不了了。”無奈之下,患者暫時離開了醫院。

  三個月後,一次偶然的機會,祝旭龍得知普通的適形放療一次只需7500元,這種技術已經逐漸淘汰,但是便宜,祝旭龍嘗試著聯繫患者,患者終於同意接受放療。“放療科醫生反復跟我聊,説這個方式副作用大,會引起嚴重的心臟損害,讓我考慮好,也和病人説清楚。我説無論如何也要先給她做,因為如果不放療的話,她之前的努力都會白費。”祝旭龍頂著壓力,為這位經濟困難的病人聯繫治療,所幸的是,一週之後,病人家屬又籌到了一筆錢,讓她可以進行正常的放療,直到放療結束。

  

  祝旭龍辦公桌上的病人家屬感謝信(攝影 宋佳)

  來到腫瘤外科的病人,一部分是早期和中期的患者,正如上文提到的兩個病人一樣,他們是幸運的,這也讓祝旭龍逐漸感到了自己身上的責任和使命。“在我們科室,我覺得腫瘤治療是有希望的,我可以很自信的告訴病人,能夠基本痊癒或者得到很可觀的生命延長。”祝旭龍説道。

  但是,當自己主管的患者病情惡化時,祝旭龍也會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我沒有辦法,我只能讓自己不去想這些不好的結果,因為需要我去治療的病人還有很多。”

  他談起電影《入儉師》,他説這部電影是他能夠平靜面對晚期病人的轉捩點。《入儉師》講述的是一位入儉師新手的故事,他負責為亡者進行儀容著裝的最後整理,帶著強烈的儀式感,讓亡者在親朋好友面前帶著尊嚴和體面離去。祝旭龍覺得,面對晚期病人,他也有類似的感受。“對於沒有辦法治愈的病人,我們只能盡可能減少他的痛苦,不止是身體上的痛苦,也有心靈上的。去查房的時候,我會和這些病人多聊一聊,比如像朋友一樣誇誇他(她)的氣色或衣著。”祝旭龍説。

  

  病人給祝旭龍的一張留言條(攝影 宋佳)

  作為一名抗癌從業者,祝旭龍必須學會面對晚期病人,以及病人的離世。在《放棄不難》一文中,祝旭龍引用了《眾病之王:癌症傳》中的一段話來描述抗癌醫生所需的這種冷靜:“在生活中,癌症能夠消耗、吞噬我們的一切。它闖進我們的腦海,佔據我們的記憶,滲透我們的每一次談話、每一個想法。作為醫生,如果我們發現自己沉浸于癌症之中,那麼,我們的病人就會感到這種疾病幾乎會吞噬掉他們的生活。”

  告別校園

  領會人間苦痛冷暖

  顯然,祝旭龍已經體會到了身上的責任,也學會了與自己的無力感和解,而這時,護理實習生劉穎傑也將告別平靜的校園生活。

  2018年5月15日,經過層層選拔的劉穎傑懷著激動、高興、緊張、幹勁十足的心情走進陜西省人民醫院。那天早上,劉穎傑和同伴早早起床,在清晨陽光的映照下,穿著工作服、戴著護士帽的劉穎傑還時不時拿出手機看看自己的帽子有沒有歪。

  如今回想起來,劉穎傑覺得:“這樣的我們,真是孩子。”

  她被分配的第一個科室是腎病血透病區。走進病區,映入劉穎傑眼簾的是搖搖晃晃的病號服和護士匆匆而過的背影。“我不知道那天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從二樓走下來的,腿和腳都是軟的,難過得像丟失了至親的人,沒有方向。”劉穎傑在日記中寫道。她既怕自己缺乏臨床知識,又怕看到那些痛苦無助的神情。

  實習生活就在這種壓抑的情緒下開始了,每天工作結束後,劉穎傑都會給自己的叔叔打電話哭訴,叔叔告訴她不能這樣,這樣的情緒會影響病人。劉穎傑把叔叔的話聽進了心裏,開始試著用笑容面對每一個病人,她發現病人也會向自己回饋微笑。“那一刻,覺得很開心。”劉穎傑説。

  7月15日,劉穎傑告別腎病血透病區,來到腫瘤外科。她在日記中寫道:“去了新的科室報到,進科室門遇見一位沒有頭髮的病人,瘦弱的身體支撐著寬大的病號服。早上7點多雖然外面已經有太陽,但在科室依舊看不見光彩。”

  兩個月的實習生活讓劉穎傑開始有點麻木,但是在新科室看到化療帶給病人的傷害之後,她又忍不住難過了。

 在抗擊腫瘤的戰爭中

  永遠不乏希望

  劉穎傑在適應自己的新身份,祝旭龍也是。2017年8月,祝旭龍從一位腫瘤外科醫生變成了一位腫瘤病人家屬,他在《放棄不難》一文中寫道:“這種冷靜,當自己轉化角色成為患者家屬或者患者本人時,往往會輕而易舉地土崩瓦解。” 

  

  陜西省人民醫院腫瘤外科樓道墻壁上患者在許願樹上留下的心願便利貼(攝影 李昕昕)

  當祝旭龍從B超醫生口中聽到“看著像甲狀腺腫瘤”的時候,頭腦中已經“一片空白”,“雖然我清楚甲狀腺腫瘤可以治療,但畢竟是自己的父親,難過和擔心是不可避免的。”祝旭龍説道。

  父親手術的那天,祝旭龍待麻醉後便出了手術室,那個每天進出的感應門,那天卻再沒勇氣走進去。

  術後,父親被診斷為一種罕見的甲狀腺腫瘤,在中國人的總發病率不足5%,從此便開始了連續而繁複的治療。

  在父親接受治療的這十一個月中,祝旭龍學會了樂觀,學會了滿足,也學會了隱去悲傷的情緒。每天和父親一起吃飯、聊天,仔細算來,大概比過去五年在一起的時間還多。

  而此時,劉穎傑已經積累了多篇在腫瘤外科的日記,裏面有46床9歲的小姑娘,剃光了頭髮依然可愛;有34床臉色蒼白卻帶著微笑的阿姨,瘦小的身軀中隱藏著對生命的堅持;有54床聲音很輕很溫柔的老奶奶,從不會發出一聲抱怨;也有淩晨從監護室裏出來在樓道啃饅頭的病人家屬……

  她在日記裏寫“為了更久的活著,真的很累。”也寫“我知道黑夜漫長,無論有多久,太陽總會出來。”

  在《眾病之王:癌症傳》的“作者記”中,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癌症醫師、副教授者悉達多·穆克吉寫道:“在4000年來的抗癌戰鬥中,一代又一代的男男女女貢獻了勇氣、想像力、發明創造和樂觀精神……這裡同樣有勝利與失敗、有連綿的戰役、有英雄人物也有傲慢之徒、有劫後余生也有舊病復發。”

  

  陜西省人民醫院腫瘤外科樓道墻壁上的許願樹(攝影 宋佳)

  祝旭龍,劉穎傑,以及所有陜西省人民醫院腫瘤外科的醫護人員都是這千千萬萬抗癌隊伍中的普通一員,正是醫護人員的不斷努力和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才給了腫瘤病人更多的希望。

  “從1809年世界上第一例卵巢腫瘤切除手術成功以來,手術、放射治療、化學藥物治療等多種方式不斷出現和改良;越來越多的抗腫瘤藥物進入醫保範圍,這是腫瘤學家和政府共同努力的結果,給了腫瘤治療源源不斷的希望。”祝旭龍説道。

  雖然腫瘤研究的道路還很長,但是祝旭龍希望每一位腫瘤病人都能盡力堅持,因為多堅持一天,就可能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現,就會有新的希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