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帶領研究院落地西安 助力人工智能在西部綻放

2018-08-29 17:17:5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陳嵐):伴隨科技的進步,人們的生活與各類創新發展結合的愈發緊密。在這場科技大潮中,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西安提出以發展“硬科技”為口號提升區域實力,吸引各方優勢資源及項目入駐西安,打造“硬科技之都”,為國家發展注入西安動能。2018年8月26日,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與西安高新區合作簽約儀式在西安高新區正式舉行。簽約儀式現場,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就研究院落地西安以及人工智能領域相關問題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專訪。

  培育本地科研人員 增強“硬科技”之都實力

  2018年3月13日,西安市與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在北京舉行交流座談會,陜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在介紹了西安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後誠邀姚期智院士帶領的團隊落地西安,助力西安建設“硬科技之都”。

  

  姚期智教授給學生們授課(供圖 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

  2018年8月份,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與西安高新區正式簽訂合作協議,研究院落戶西安高新區軟體新城,由姚期智院士親自負責,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近30位教授參與籌建。項目內容包括金融科技與監管科技研究中心、前沿構架與智慧晶片研究中心、城市大腦研究中心,目標是成為中國乃至全球在人工智能領域産學研結合的一個高地。該項目的落戶將進一步助力西安硬科技之都建設,必將對中國和世界帶來深刻變革。

  姚期智曾獲得有著“計算機界諾貝爾獎”之稱的“圖靈獎”,他是目前唯一的華人得主。姚期智對選擇研究院落地西安表示:“西安科研實力、科研人員資源豐富,産業基礎雄厚,包括高新區在內的整體營商環境良好,因此發展人工智能擁有較為明顯的優勢。團隊落地高新區也是與這裡科技發展的優勢資源相結合,讓更多科研人員接觸一線的、先進的、前沿的科技訊息和項目,加強創新工作的能力,與科研轉化、産業需求相結合從而産生經濟效應,推動社會發展。同時培養大批年輕的、本地的科研人員,讓他們為西安發展做出貢獻,共同開創高科技的創新基地,爭取讓世界其它高校的學者到西安來交流學習。”

  2005年,姚期智在清華大學創立了計算機科學實驗班,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姚班”。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培養出的學生或執教美國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杜克大學以及清華大學等國內外頂尖高校,或是叱吒互聯網創業領域創辦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小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等行業翹楚,或在谷歌、微軟、FaceBook(臉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國際知名科技公司工作。作為培育了上百名優秀學生的老師,姚期智對學習、從事科研的年輕人建議:“很多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員終其一生也不一定有巨大的成就。因此年輕人要將名利放置於後,不要被‘什麼時候才能做出驚人的成就’這種想法所左右。而是要始終保持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從‘理論+實踐’入手,一方面用心學習,積累深厚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通過加入好的團隊,跟隨優秀的老師學習積累實踐經驗,當能力與知識儲備具有一定深度和廣度,能夠主導一個項目的時候,這時候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就能取得良好的成績。真正在追求知識的同時感受到創新帶來的喜悅。”

  “自主知識産權+理論創新” 推進中國科技産業升級

  加快各領域科技創新、緊跟全球科技發展先機是建設創新國家、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有力支撐。從黨的十八大做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重大部署,到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展理念並將“創新”放在首位,再到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一幅創新驅動國家發展的畫卷正在徐徐鋪開。

  在人工智能領域,未來有著怎樣發展趨勢?如何提升整體實力?對此姚期智表示:“在科學研究裏,基礎理論和應用應該是並重的。隨著近幾年中國科技、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資訊産業在世界上已經進入前列並且為應用技術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尤其是過去這十年,處理大數據的能力以及深度學習所帶來的演算法相結合,使人工智能突破了以前的瓶頸,並開始應用於如金融科技、醫學診斷等更多領域。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缺乏深厚理論的積累,我們的人員在自主知識産權方面與國際先進領域有著不小的差距,想要在計算機科技、人工智能領域全面發展,推動科技産業升級,則必須提升理論創新能力,抓住産業發展先機。”

  對於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姚期智充滿信心,他表示今後的二三十年,人工智能一定會在科學界、産業界産生極大的影響。每一個從事這個領域的人員一定要一步一步的學習積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爭取有原創性的、有知識産權結果的研究成果。

  站在第三次創業的起點上,西安大力發展硬科技,不僅可以帶動陜西的産業升級,還能帶動整個西部以及“一帶一路”建設的産業升級,此次和清華大學交叉信息學院研究院的合作,將為西安高新區構築大西安首善區,邁向國際一流科技産業園區再添新力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