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近視束縛孩子的未來

2018-09-04 09:14:21|來源:三秦都市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人們感知繽紛色彩的重要器官,然而《國民視覺健康報告》數據顯示,我國近視的總人數佔了4.5億左右,6-15歲的兒童、青少年平均近視率達到46%以上。每逢開學前,越來越多的“小眼鏡”扎堆醫院配鏡,視力問題似乎已成為孩子們的健康短板。

  發現瞇眼歪頭斜眼視物要注意

  人眼好比一部照相機,外界物體需要在底片上準確聚焦才能照出清晰的照片。眼科專家表示,新生兒眼球前後徑(眼軸)一般為15毫米-16毫米,為遠視眼,嬰幼兒輕度遠視屬於生理正常現象,一般不高於+3.00-+4.00D(屈光度,Diopter,簡寫D)。隨著眼球發育,眼軸逐漸增長,遠視逐漸減輕,到視力發育完全時,則變為正視眼,這一發育過程稱為“正視化”。其中眼軸分兩個生長期,1-3歲,特別是1歲以內,為快速生長期,3歲眼軸可達22.5毫米-23毫米;4-14歲為緩慢生長期,每年生長0.1毫米,15歲基本穩定。在此期間若小朋友不注意用眼衛生,過多過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例如看書、看手機等,眼球就會發育“過度”,眼軸長度增加過多,此時外界的平行光線經過眼成像後就聚焦在眼的視網膜之前,這就發生了近視。

  當家長髮現小朋友出現看東西喜歡瞇眼、歪頭、斜眼視物,以及看電視湊得很近,或者在戶外強光下喜歡閉上一隻眼睛看東西等狀況時,家長應注意觀察孩子的視力是否出現問題,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去醫院眼科就診。

  據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發佈的《國民視覺健康報告》數據顯示,我國近視的總人數佔了4.5億左右,5歲以上人群中,每3個人就有1人是近視,6-15歲的兒童、青少年平均近視率達到46.64%。另外,-6.00D以上的高度近視的比例達到2.33%-2.47%。高度近視時眼軸會過度增長,可能帶來很多並發癥,如視網膜脫離、黃斑出血、視網膜脈絡膜萎縮等,這些疾病會導致視力的不可逆損害。有研究顯示,與普通人群相比,-8.00D以上的高度近視併發視網膜病變的風險提高了40%。對於近視的防控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近視屬於多基因遺傳病,近視的發生受遺傳和環境等多因素的綜合影響。發生高度近視和病理性近視的主要因素為遺傳,而一般的後天性近視的主要原因為環境因素,例如學習壓力大,長時間看手機、電腦及近距離用眼工作時間過長或有經常躺著看書等不良的用眼習慣等。研究證明,人們長時間注視近物或單一色調的物體,可能誘發近視或促使近視發展。

  0至14歲是眼睛生長髮育重要期

  兒童期預防近視是關鍵,從出生到14歲,是一個人眼睛生長髮育最重要的時期,此時的健康和用眼習慣將為一生奠定基礎。0-3歲兒童要注意預防內斜視。如果家長經常把玩具放在孩子眼前,離眼睛太近,孩子會很吃力地去看清楚這個物體,長期這樣有可能導致內斜視。眼睛與物體保持40釐米左右為宜。孩子的視力在3-6歲逐漸發展,到12歲左右基本完全穩定。因此,3歲後應及時給孩子檢查視力。通常眼部疾病最好的治愈期在6歲之前,錯過最佳治療期,治療難度會大大增加。7歲後,每天用眼讀書的時間會延長,近視眼是這個年齡段孩子最常見的屈光不正問題。

  青年期警惕外傷和幹眼,此年齡段有不少人因視疲勞加重,近視度上升,成為病理性近視,所以要保持正確用眼習慣。青少年由於自我保護意識差,要格外注意保護眼睛免受外傷。眼球是位於人體暴露部位的器官,也是人體組織最精密、最脆弱的器官,外傷可能造成嚴重後果,甚至失明。

  預防近視記牢這些“要”和“不要”

  隨著近視度數的增長,眼軸增加,眼球凸出,並且眼周皮膚鬆弛,影響孩子的容貌;青少年正處在愛運動的年紀,由於視遠不清,近視眼使孩子運動的危險性大大增加,而佩戴框架眼鏡,雖然能夠視物清晰,但鏡框增加了運動時的不便,同樣增加了運動受傷的風險;近視會限制孩子工作時職業的選擇;近視不及時控制,近視度數發展至600度以上便是高度近視,高度近視會造成視網膜變性、視網膜脫離、白內障提前發生等眼部疾病,影響孩子終身。避免孩子近視要這些“要”和“不要”。

  要:讀寫姿勢要端正,握筆姿勢要正確,眼和書保持30~35釐米距離,手距筆尖3cm距離;連續看書1小時後休息片刻,並向遠處眺望;連續看電視或操作電腦30分鐘後,休息5~10分鐘,眼與電視螢幕距離應為螢幕對角線的5~7倍,但不得小于2米;每天保證至少1小時的戶外活動,每週保證累計10小時的戶外運動時間。目前研究證實,適量的戶外運動可以有效預防近視的發生;堅決糾正偏食、挑食等不良習慣,養成合理膳食和膳食平衡等良好習慣。12歲以下的兒童均應該每半年(寒暑假)到正規醫院眼科進行檢查,監測孩子眼部屈光發展情況,並保存好病歷資料。

  不要:不要在直射陽光或暗弱光線下讀書、寫字;不要躺在床上或趴在桌上看書;不要無節制地玩電腦、手機及看電視,每天玩的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不要邊走邊看書,更不要在晃動的車廂裏看書;不要用太細的鉛筆,寫太細小的字。

  一定要重視青少年第一次配眼鏡

  兒童和青少年第一次配眼鏡很重要,需要到正規的眼科就診,先排除眼部疾患,再做睫狀肌麻痹散瞳驗光,辨明是真性近視還是假性近視。兒童的眼睛調節力很強,如果不散瞳麻痹睫狀肌,就有可能檢查出過高近視度數,或者本身無近視而檢查結果表現為近視(假性近視)。因此,兒童及初次驗光的青少年驗光時一定要滴睫狀肌麻痹劑。一般來説,兒童假性近視不需要配眼鏡,通過平時眼睛多看遠放鬆,注意用眼衛生,合理飲食就可改善,若是真性近視,就一定要戴眼鏡了。有些家長擔心“戴上眼鏡就摘不下來了”,堅持不讓孩子戴眼鏡。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對於真性近視的孩子來説,戴眼鏡是幫助孩子看清物體,與近視加深並沒有直接關係。

  不是所有孩子都可以戴塑形鏡

  許多孩子的視力被電子産品越傷越重,不少家長都帶孩子去重新配眼鏡,甚至有的家長為了矯正孩子的視力,不惜花重金購買“塑形鏡”。角膜塑形鏡也就是透氣性硬質角膜接觸鏡,即通常所説的RGP材料製作的眼鏡片。眼科醫生介紹,角膜塑形鏡的治療原理是促進角膜中央扁平化,合理恢復角膜的形狀,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戴塑形鏡,建議家長還是理性看待,最好帶著孩子先去正規的醫院做檢查。它對適配人群是有要求的,需排除禁忌症,且屈光度、綜合參數、角膜曲率值、年齡、眼部健康狀況、孩子的依從性、衛生習慣等均需符合要求。如果做不到定期復查,就不建議去戴了。

  一般是針對8歲以上的孩子,屈光度數在600度以下的可以考慮塑形鏡,當然它對眼部的要求和孩子全身的要求都是有的。佩戴角膜塑形鏡對孩子及家庭環境的衛生要求都是很高的,家長要帶孩子到正規的機構,有塑形資質的地方,去佩戴塑形鏡。角膜塑形鏡是國家三類醫療器械,驗配是嚴肅的醫療行為,需要主治醫師以上級別的眼科醫師進行驗配。如果不是專業驗配,有可能引發眼角膜感染、眼角膜盲等病情。到驗配機構買角膜塑形鏡時,一定要看清楚是否有醫療機構許可證,是否有食藥監局發的塑形鏡許可證以及主治醫師的醫師資格證。(記者 王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