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陜西省醫養結合醫療服務初探

2018-09-06 10:46:31|來源:陜西日報|編輯:李妍|責編:趙瀅溪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大興善寺院區的工作人員給患者做康復訓練。本報記者杜瑋攝

  目前,全國每6人中就有1名老年人,而老年人口的數量還在以年均800萬以上的規模激增。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專家預計,到2040年全國人口每3人中就有1名老年人。老齡化帶來了一系列社會問題,最為突出的是養老的壓力。為此,2015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指導意見》;2016年4月,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和民政部公佈了《醫養結合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力促醫養結合政策逐步落地。

  目前,我省確定了15個省級醫養結合示範基地,努力探索醫養結合和臨終關懷等創新醫療服務。8月下旬,記者走進3家設立醫養結合和臨終關懷的醫療機構,看他們如何讓老人安享晚年。

  心靈關懷應該成為重點

  家住西安市的73歲的程先生數年前因患肺癌去世。他從確診為晚期肺癌到去世總共1年半的時間裏,在西安市各大醫院住院治療,一共花費36萬餘元,但是人還是沒能救下。“其實,我父親剛被確診時醫生就告知,已是癌症晚期且出現腦轉移,再治療意義不大,但我們都不想放棄,心想現代醫學技術這麼發達,保不定會有奇跡發生。”8月17日,程先生大女兒在接受採訪時説。

  程先生大女兒回憶道:“爸爸接受放療和化療後,掉頭髮、四肢瘦得皮包骨頭。那段時間他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但我們做兒女的問他有沒有不舒服,他還是堅強地搖搖頭,看得人無比心疼。”

  為了給程先生治病,家人不僅花光了所有積蓄,還借了不少外債。

  “當生命體徵不能逆轉,比如癌症晚期已擴散不可治愈的患者,就應確定為臨終患者。對於臨終患者,家屬和醫生都不應追求過度醫療。”8月18日,記者到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大興善寺院區採訪時,該院康復中心副主任鄧景元説,“醫學應該是人文的。有些家屬自認為,用插管、輸液等方式維持病人的生命體徵,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其實,這反而會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一旦患者被確診為臨終病人,我們就可轉到臨終關懷病房,讓他在生命最後一段時間裏生活得相對有品質,走得更從容一些。”

  鄧景元認為,對癌症晚期患者給予臨終人文關懷應該成為重點。現在雖然有機構做臨終關懷服務,但都比較低端,除了照顧患者生活並不能給予其更好的醫療照護。讓患者在臨終前感覺到舒服,在給患者鎮痛治療的同時給予更多心靈關懷,這是醫養結合和臨終關懷要做的事情。

  醫養結合需醫保支持

  2008年,西安市碑林區第一愛心護理院在中鐵一局集團西安中心醫院成立。這是全省首家“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機構,設置床位110張,真正實現了醫、養、護結合養老新模式。

  8月20日,記者走進西安市碑林區第一愛心護理院。81歲的黎淼榮老人2016年因腦梗導致偏癱後,很長一段時間來回奔走在西安各個醫院裏,每次住院各種檢查都要重新做一次,家屬和患者都很累。去年4月,家屬送黎淼榮住進了這裡的護理院。“我爸住到這裡後,全家人輕鬆很多,這裡的環境和服務也都挺好的。”老人的女兒白黎汶一直對記者誇讚護理院仁愛、精心、精細又溫馨的服務。

  “我們愛心護理院主要是為失能、半失能以及術後康復和臨終患者提供醫療、護理、心靈關懷等服務。”中鐵一局集團西安中心醫院副院長宋千鈞對記者説,“老人入住後既可以享受養老服務,又能得到醫療保障,真正實現‘小病不離床,大病不離院’,入住這裡的老人可以説是‘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情有所寄,心有所安’。”

  該院72床住著一位曹老師,也是腦梗後遺症患者,他從70多歲住到了80歲,一直保持著平和的心態和舒暢的心情。

  採訪中,一位老人用不太清晰的語言告訴記者:“剛到這兒的時候,我根本説不出話來,身子也不能動。現在,我可以拄著拐杖走了。”

  “我們醫養病房和臨終病房都不掙錢,運營近10年來護理院一直在虧損,今年上半年才剛剛實現收支平衡。醫養結合和臨終關懷需要政府介入。如果醫保政策能夠支持,將護理費納入醫保的話,醫養結合和臨終關懷醫療服務就能讓更多的患者和家庭受益。”宋千鈞説出內心的期盼。

  從成本收益看,醫養病房和臨終病房沒什麼經濟收益,大醫院普遍缺乏動力。宋千鈞希望政府在力推醫養融合發展時,多一些政策支持和引導,使醫院不僅關注“生”,也能關注“死”。

  據了解,一些發達國家的醫保政策規定得很詳細。以腫瘤為例,患者早期抗腫瘤治療有效,就全力救治,醫保報銷;如果證實患者治療無效,還進行抗腫瘤治療,醫保就不予報銷;治療無效的患者要是接受臨終關懷服務,醫保就能報銷。

  寧養服務減輕貧困癌症患者痛苦

  2007年1月29日,陜西省人民醫院寧養院成立。這是一家為晚期貧困癌症患者免費提供鎮痛治療、心理舒緩治療、護理指導等項目的臨終關懷服務機構,由李嘉誠基金會全國寧養計劃項目在陜西投資設立。

  8月21日,記者走進陜西省人民醫院寧養院。兩名醫生和兩名護士正在忙著整理資料,墻上挂著模擬住院病人的姓名。“我們的病人都是居家病人,寧養院醫護人員定期上門進行家居探訪或電話諮詢,免費提供鎮痛藥物,幫助病人減輕痛苦,讓他們安靜地享受家居生活。同時,我們還指導家屬學習照顧病人的一些方法。”寧養院副主任楊滋淵介紹説,“我們的服務範圍輻射西安周邊120公里半徑地區,包括西安市所有區縣以及咸陽市、渭南市、銅川市的一些區縣,都在服務區域範圍內。”

  記者正在採訪時,81歲胃癌患者史榮的女婿和外孫進來諮詢如何申請寧養服務。工作人員耐心解釋説:“攜帶患者癌症確診資料、戶口簿、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取藥人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村委會或社區開具的貧困證明,來我們這裡備案後,我們工作人員就可以開始上門服務了。”兩人認真記錄後滿意離開。

  成為寧養院的收治病人後,工作人員就會定期上門開展護理指導、心理輔導,併為患者免費送去嗎啡類鎮痛藥物,為患者節省了居家探訪出診費、門診掛號費、診療費和藥物治療費。截至今年8月底,寧養院工作人員已為4922名患者進行了1.23萬餘次的上門醫療服務,免費提供了價值1400多萬元的鎮痛藥物。

  目前,陜西醫養結合和臨終關懷醫療機構並不多,陜西省人民醫院的寧養院、中鐵一局集團西安中心醫院的西安市碑林區第一愛心護理院、西安交大一附院大興善寺院區等醫養結合和臨終關懷工作的探索,為全省醫養結合和臨終關懷工作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將推動全省醫養結合和臨終關懷工作再上新臺階。

  陜西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家庭發展處處長劉建國説:“我省正全力做好醫養結合和臨終關懷試點工作,探索政策銜接和統籌協調,強化基層醫養結合和臨終關懷服務體系建設,努力突破制度障礙,讓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記者車喜韻見習記者強繼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