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峁圪垯”創始人白應勝:用心做好延安土特産品牌

2018-09-17 17:07:0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李玥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劉君慧):在陜西,一提到陜北土特産,許多人都會想到“峁圪垯”,這個透著陜北黃土味的名字,正是延安峁圪垯土特産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白應勝一手創建的延安本土品牌。近日,圍繞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40年·40人 記錄特色陜西”採訪活動對話白應勝,走進他與“峁圪垯”的故事。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專訪延安峁圪垯土特産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白應勝(攝影 楊雪瑩)

  1991年,什麼都不懂的“放羊娃”白應勝離開榆林清澗老家,來到延安打工,90年代的延安落後而閉塞,但在白應勝眼裏卻是一個全新的不一樣的世界。白應勝成為延安五金公司合同制工人,剛來公司的他甚至連票也不會開,但短短一年,他就成為公司下設門市店長。兩年後,公司面臨倒閉,白應勝決定自己做點生意。

  延安峁圪垯土特産品有限公司門店(攝影 楊雪瑩)

  説幹就幹,白應勝用這兩年攢下的3000元錢在北方大廈租櫃檯做起了小家電生意,還賣點鍋碗瓢盆等不銹鋼系列産品。憑藉自己的努力付出和誠信經營,回頭客越來越多,産品也逐步增加,生意越來越紅火,從櫃檯到商鋪、從商場到專賣店,白應勝的家電銷售在延安風生水起。2006年,白應勝的“邦太工貿有限公司”正式註冊,在延安摸爬滾打二十多年,如今他已是二十多個品牌電器的延安總代理。

  “一輩子不能以‘有錢’為最終目的,這幾年我想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更有意義的事。”白應勝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專訪時説道。

  

  以白應勝為原型的創意作品(攝影 楊雪瑩)

  2013年5月,陜北民歌藝人王建寧、劉春鳳組成的“峁圪垯”組合登上《星光大道》的舞臺,並受到全國觀眾的喜愛,2014年,白應勝創辦延安峁圪垯土特産品有限公司,“峁圪垯”便是得名於此。深植于陜北黃土圪垯上的各色雜糧、特産,一時間有了自己的品牌。

  白應勝不忘初心,重視産品的品質和可追溯性。近幾年,白應勝和他的團隊在延安市寶塔區元龍寺、南泥灣、臨鎮村建立品質最佳的黃小米種植基地1120畝、與延川縣鹽水關鎮呼家源村豐峰源種植紅棗專業合作社簽訂了3000畝延安金棗種植基地合同、投資500多萬在延安寶塔區陽光農副産品加工園區建立了面積為3000平方米的土特産品加工廠,基本實現了産、工、銷一條線的經營模式,從整個産業鏈上確保了“峁圪垯”産品的品質。

  延安峁圪垯系列土特産品(攝影 楊雪瑩)

  據介紹,目前公司已有三十多個大類,一百多個系列産品,主要産品有延安黃小米、延安金棗、延安五穀雜糧、黃龍核桃、南瓜子、土豆粉條、苦蕎茶等。

  為了打造陜北峁圪垯土特産品品牌,白應勝在品牌推廣和建設投入了大量資金。在瀋陽、北京、西安、四川、咸陽國際機場、西延新高速服務區等地建立直銷店,在延安各縣區安塞、黃陵、志丹、壺口、南泥灣、梁家河、文安驛等旅遊景點建立門店,僅延安市內就有100多個銷售網點。

  

  延安峁圪垯土特産品有限公司企業文化(攝影 楊雪瑩)

  “精準扶貧,我們企業也有一份責任。”2015年以來,白應勝實施“企業+農戶”的模式,主要原材料小米、紅棗、雜糧等均來自於農戶。他和公司員工一起在志丹、安塞、吳起、延川等地考察高粱、紅小豆、綠豆生産情況,在延川縣鹽水關鎮收購優質紅棗,帶動了近500百農戶增收;在寶塔區臨鎮、元龍寺的農業合作社,公司免費提供延安香谷米最佳品質品種(長生7號),農戶僅需按要求管理均可按規定時間交接。為了給農戶們實實在在的利益,白應勝收購的原材料均高於市場價格的15%。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受到社會關注,白應勝對此十分關注,先後為40多個大學生解決就業,並安排兩個低保戶家庭的孩子來公司工作,他説: “今後我們還將繼續走‘企業+農戶’經營模式,為農民增收貢獻一份力量,同時會多關注大學生就業,做出我們企業力所能及的事。”

  極度貧困的幼年時代和二十多年的辛苦創業,白應勝經歷了無數的困難、曲折,承受了常人難以承受的壓力,但他從不屈服,憑著陜北人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成為一名優秀的民營企業家。這些年,他收穫了多項榮譽,被授予“延安市十大青年企業家”、“創業創新先鋒”等榮譽,成為全國重走長征路火炬手……作為延安市第四、五屆政協委員的他積極作為,為延安市經濟發展、百姓民生不斷貢獻力量。

  延安峁圪垯系列土特産品——延安金棗(攝影 楊雪瑩)

  中國製造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是本土自主品牌的發展。在商海征戰多年的白應勝,對於“峁圪垯”傾注了多年的心血和情感。他曾經感慨地説:“為了峁圪垯我願意付出一切,無怨無悔。”時至今日,白應勝的“峁圪垯”已經具備鮮活的生命力和極具特色文化內涵。在延安市委組織部的支持下,勵志電影《仲夏之光》已經成功拍攝,主人公賣棗創業的故事正印證了白應勝辛苦創業的“青蔥歲月”。

  伴隨著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對衣食住行有了更為嚴苛的要求,白應勝的“峁圪垯”的綠色、健康,和所傳達的那種內心深處的文化認同,不僅成就了白應勝的夢想,也為延安本土品牌創造特色樣本。對於未來,白應勝説:“想要做更多延安本土品牌,讓延安特色走出延安,走的更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