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建設三北綠色長城 促進三秦生態文明

2018-09-20 16:40:5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吳宇婷):9月20日,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辦陜西省建設三北綠色長城促進三秦生態文明新聞發佈會。陜西省林業廳副廳長王建陽、陜西省防護林建設工作站副站長李戰剛出席介紹情況。

  新聞發佈會現場(攝影 吳宇婷)

  據王建陽介紹,三北工程從1978年開始,到2050年結束,歷時73年,分三個階段(1978年-2000年、2001年-2020年、2021年-2050年)、八期(1978年-1985年、1986年-1995年、1996年-2000年,2001年後每10年為一期)進行建設。範圍包括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13個省(市、自治區)的551個縣(旗、市、區),總面積406.9萬平方公里,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42.4%。目前,正在實施五期工程。

  “三北工程啟動伊始,陜西省就被列為重點省份。”王建陽介紹道。

  40年來,三北工程建設範圍逐步擴大,由最初的49個縣(區)擴大到現在包括西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延安、榆林、楊淩和韓城9市(區) 的68個縣(市、區),面積12.19萬平方公里,涵蓋了全省約60%的土地面積、70%的水土流失面積和100%的沙化、荒漠化土地,是陜西省生態環境最脆弱、生態區位最重要的地區,也是建設美麗陜西的重點和難點地區。

  造林綠化成效顯著。調查數據顯示,陜西省三北工程建設,第一階段規劃造林任務3366萬畝,實際完成造林4154萬畝,超額完成規劃任務的23.7%;造林保存面積1436萬畝,是建國後到工程實施前三北地區造林保存面積(1117萬畝)的128%。第二階段規劃造林任務3093萬畝,結合實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其他國家林業重點工程,17年累計完成造林6598萬畝(其中三北工程1128萬畝)。40年來,三北地區森林覆蓋率由1977年的12.9%上升到目前的34.98%,綠色版圖向北推進了400公里。

  風沙危害持續減輕。據多年監測,陜西省沙化土地面積由工程建設初期的3600萬畝減少到當前的2030萬畝,流動沙地面積由860萬畝減少到5.3萬畝,沙區植被覆蓋率由1.8%提高到現在的60%,沙化土地面積大幅度減少、危害程度極大減輕、沙化擴展趨勢得到有效控制,沙區生態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實現了由“整體惡化、局部好轉”向“總體好轉、局部良性循環”的歷史性轉變。

  水土流失明顯減少。進入新世紀,三北工程相繼啟動了百萬畝人工林基地和黃土高原綜合治理林業示範建設項目;國家還先後啟動了退耕還林、天然林資源保護和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等林業重點生態工程;陜西省委省政府陸續啟動了關中大地園林化、千里綠色長廊建設、渭河堤岸造林綠化、晉陜峽谷造林綠化、三年全面治理荒沙和幹雜果經濟林基地建設等省級項目,全面加快了工程區水土流失治理進程。2016年中國河流泥沙公報--黃河潼關水文站實測數據顯示,2007年-2016年10年間,陜西省年均入黃泥沙量1.52億噸,較70年代年均減少4.2億噸。

  林業産業不斷壯大。40年來,三北工程在建設過程中,積極推進,大力開展花椒、核桃、紅棗、沙棘等幹雜果特色經濟林基地建設,努力為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做貢獻。據統計,工程區經濟林面積由1977年的156.8萬畝增加到目前的3060萬畝,農民人均林果收入由7.58元增加到750元,經濟林已成為廣大農戶的支柱産業和重要收入來源。

  人居環境有效改善。三北工程造林綠化與身邊增綠緊密結合,以道路、渠岸、直觀坡面、城鎮、村莊為重點,大力營造景觀防護林,切實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渭河沿岸、晉陜峽谷綠化任務基本完成;包茂、連霍、福銀、青銀、青蘭等主要高速公路、國道省道、鐵路沿線實現高標準綠化,建成綠色長廊4600多公里;1467個村莊通過實施“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建設,實現了綠化美化,寶雞、西安和延安榮膺“國家森林城市”稱號,6市40個縣榮獲中省綠化模範市、縣(市、區),形成了許多“村在林中、林在村中,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典範。

  生態文明加快推進。40年的工程建設中,涌現出石光銀、牛玉琴等一大批英雄模範人物,鑄就了“艱苦奮鬥、頑強拼搏,團結協作、鍥而不捨,求真務實、開拓創新,以人為本、造福人類”的三北精神和“不畏艱難、敢於鬥爭、矢志不渝、開拓創新”的榆林治沙精神;先後建成了榆林林業展覽館、沙地森林公園等多處生態文化場館,創作了《陜北啟示錄》、《綠染長城》等一系列文化産品,加快了生態文明建設步伐。

  王建陽表示,在即將開展的三北工程六期工程中,陜西將在總結前五期工程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陜西將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力爭使工程區內森林覆蓋率再提高5個百分點,為新時代陜西經濟社會發展和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做出應有貢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