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120名鎮安學生

2018-09-29 10:00:26|來源:三秦都市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西安志願者“合約助學” 資助120名鎮安學生

  西安志願者進行“合約助學”,近日,他們省吃儉用的7萬元善款,資助了鎮安五個鄉鎮七所學校120名學生。

  “合約助學”,是陜慈協初木公益尊老愛幼助殘服務隊創立的一種方式:首先,由學生所在鄉(村)、學校出具貧困證明,學校老師進行先期考察,學校領導簽字同意;再由公益組織審核發佈,動員志願者根據公佈的資料認領;公益組織擇期組織志願者攜帶資助金前往學校、學生家庭進行實地考察;考察認可後,志願者在學校和學生、學校簽訂三方合約,明確三方責任和義務,最後轉交資助款,完成助學活動。

  近日,服務隊再次進行了完善,他們與七所學校負責人簽訂了“合約”,明確了學生的資助款由學校保管,確保資助人的資助款項不被挪用;分管被資助學生的老師,必須確保和公益組織的聯繫,每年至少兩次向公益組織的對接人彙報學生的表現和成績,公益組織也落實到人,理事會成員分別對接學校老師和資助人,做到了及時掌握學生狀態及學習情況。

  服務隊負責人溫西順説:“‘合約助學’的完善,就是要讓參與資助的志願者能夠看到自己的資助金是否用到了實處,是否發揮了作用,從而給資助人一個明確的交代;而學校領導、老師分管被資助學生的資助金後,也切實加強了對被資助學生的重視與管理,實實在在的用在了被資助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上。”鎮安熨斗九年制學校的安明柱書記説:“這是對資助人的負責和尊重。”資助人宋蒲軍、唐應洲均表示,這樣的助學,讓他們知道了自己省吃儉用捐出的助學金用在哪,也知道自己資助學生的學習情況。

  受助學生小玉説:“我接受資助兩年了,我以後會主動和阿姨聯繫,以優異的成績向阿姨彙報。”受助學生小琪稱:“我買書、買鞋子就給老師説,老師讓我打條子領錢。我會記住資助我的叔叔,等我長大了,有能力了,我也會去幫助困難的人。”

  溫西順説,目前還有60余名新增加的貧困學生等待志願者認領。(首席記者 姬娜 實習生 郭珂 楊若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