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安塞打造“文化村” 讓“陜北民俗”融入文旅産業大格局

2018-10-11 14:02:3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編者按:天道酬勤,春華秋實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週年。40年來伴隨著改革的春風,陜西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陜西提出的“追趕超越”定位和“五個紮實”要求,緊抓“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用心講好陜西故事。近日,圍繞改革開放40週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特策劃“改革開放四十年 見證魅力延安”主題採訪活動,走進延安各個區縣,了解延安改革開放以來的新風貌、新成就。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劉君慧):近日,白羊肚手巾紅腰帶,伴隨著羊皮大鼓的激昂節奏,延安市安塞區馮家營村貧困戶周老五正以鼓會友,在自家院子裏為遠道而來的朋友們進行著酣暢淋漓的腰鼓表演。

  

  安塞區馮家營村貧困戶周老五以鼓會友(攝影 張靜攀)

  2018年,安塞區大力實施“文旅興業”發展戰略,積極推進全域旅遊,精心打造陜北新天地。在保護傳統優秀民間文化的同時,助力美麗鄉村建設,精心打造了馮家營“千人腰鼓文化村”、魏塔“東方畢加索”繪畫村、西營“陜北信天遊”大舞臺演唱村。

  據了解,僅馮家營村就有腰鼓手400多名。過去村民們外出承接演出,但路途遙遠,算下來入不敷出。如今,自文化村投運以來,已經接待了50余萬遊客,村民們在自家門口表演,還能有穩定的收入,也照顧了老人和孩子,心裏有了“定心丸”。 39歲的貧困戶周志戰在村裏有了每月4000元左右的收入,除了基本工資2800元,每表演一場腰鼓還有額外的演出費。除了腰鼓演員,馮家營村貧困戶經過培訓還擔任講解員、保安等職務,如今,村上戶均增收兩萬多元。每天晚上,震撼人心的安塞腰鼓隊擊著鼓點,揮著紅綢,在腰鼓舞臺上方奔騰而來,帶給中外遊客震撼的表演和體驗。“白天打工、養香菇、做腰鼓,晚上演出增收。”已經成為馮家營村民致富增收的新路子。正如安塞區委書記任高飛所説,利用該村的鼓文化和人才資源全力打造馮家營腰鼓文化村,為的就是讓村民們在家中致富增收。

  

  延安市安塞區馮家營村王永軍正在製作腰鼓(攝影 張靜攀)

  王永軍是安塞區小有名氣的腰鼓手工製作人,製作腰鼓已有30年,近幾年,靠這份手藝每年可以增收四五萬元,沿著改革開放的足跡,安塞人用勤勞和智慧書寫著幸福人生。

  

  延安市安塞區馮家營村陳列館展示的腰鼓造型(攝影 張靜攀)

  以古樸、典雅、陜北黃土文化風味濃郁為基本格局,集觀賞、體驗、生産、娛樂、居住、餐飲于一體的馮家營未來將展現在遊客眼前。在馮家營腰鼓村規劃中,千人腰鼓展演區、腰鼓産業區、腰鼓表演體驗區、腰鼓風情一條街、民間工藝服飾展覽區、公共服務區、實景劇演出區、寵物羊子觀賞區、陜北特色民俗和餐飲區的劃分將為村上提供更好的基礎設施。

  延安市安塞區馮家營村陳列館展示的腰鼓(攝影 張靜攀)

  延安市安塞區馮家營村陳列館展示的泥塑(攝影 張雅潔)

  

  延安市安塞區馮家營村陳列館展示的腰鼓(攝影 張靜攀)

  

  延安市安塞區馮家營村陳列館展示的腰鼓(攝影 張靜攀)

  在魏塔“東方畢加索”繪畫村,百餘年陳舊的村貌幾乎原分不動地保持了上世紀陜北農村的面貌和特點,吸引著全國各地的畫家、攝影家、影視家來此寫生采風。在該項目基礎上,安塞區還著力打造陜北剪紙、農民畫藝術培訓基地、繪畫寫生基地等文化項目,突出展示剪紙、農民畫等原生態黃土民俗,力爭打造“黃土文化風貌第一村”。

  陜北民歌是陜北人“感於哀樂,緣事而發”而創作的藝術作品。在安塞,民歌手可謂人才濟濟,先後走出王二妮、王建寧、劉妍等十多位陜北民歌手。依託該陜北民歌的文化優勢,安塞區在西營村打造“信天遊大舞臺”。遊客可以在“信天遊大舞臺”欣賞原汁原味、古樸的民歌。“聽民歌去西營,欣賞剪紙、繪畫去魏塔,目睹安塞腰鼓去馮家營”,三個特色文化村的建成,為安塞濃厚的陜北文化提供了展示産地,為全域旅遊的發展插上翅膀。

   

  正在建設中的西營村“信天遊大舞臺”(供圖 安塞區委外宣辦)

  安塞區作為黃土風情藝術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區域之一,以 “文化輸出,旅遊導入”的模式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産業,推動第三産業快速發展。

  改革開放的40年,記錄下安塞區有山有河、有詩有歌的全新變化,記錄下安塞區旅遊事業從無到有的拔節成長。安塞區委書記任高飛説:“讓群眾生活在城鎮,産業在農村,致富在文旅。”未來,安塞區旅遊文化事業將鼓舞前行、蓄勢待發。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