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區:願以“絲路名人中國行”為契機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務實合作

2018-10-21 09:06:3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柳洪華):10月19日,2018“絲路名人中國行”在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為期兩天的參觀交流活動落下帷幕,西安碑林區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蘊、豐富的科創資源、活躍的商貿流通,向土耳其、埃及、阿富汗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絲路名人”展示著碑林魅力。

   “此次交流活動其實是以碑林區作為窗口,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友人們在了解碑林的同時了解西安、了解中國。碑林區作為西安的‘會客廳’,願意成為絲路友人走進西安、走進中國的載體,更希望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更深入、實質的合作。”碑林區委書記劉其智接受採訪時説。

  巴勒斯坦《中間人報》記者麗娜·法迪勒欣賞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內的展品(攝影 沈衛)

  此次“絲路名人”分別來到有著悠久辦學歷史的西安交通大學和西北大學,前者理工類專業優勢明顯,後者則以人文學科見長。這樣的安排,是以中國兩所頗具代表性的高等院校為窗口,既向“絲路名人”展示了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也全面呈現了碑林區的科研資源和人文底蘊。

  而兩所高校的相通之處在於,二者均借助“一帶一路”倡議,在國際合作與交流方面頗有突破。

  西安市碑林區為充分展示碑林區經濟發展、文化教育、科技創新等方面建設成果,舉辦了魅力碑林推介會。在推介會上,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席光在介紹學校情況時表示,西安交通大學積極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學之間的交流合作,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以教育國際化推動區域國際化。在“絲路名人”參觀西北大學時舉行的座談會上,西北大學黨委副記孫國華也指出,西北大學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絲路沿線考古及文化遺産保護、多種文明交往與融合、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留學生及本土教師培養、石油及地質資源合作勘探開發等方面的合作都取得了顯著成效。  

  西北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留學生代表歡迎“絲路名人”參觀(攝影 沈衛)

  教育已成為各國間開展交流合作的重要紐帶,而這條紐帶對於各國城市間區域經貿、産業、科技等多個方面的發展也有著不可忽視的潛在作用。據了解,無論是2014年1月西北大學成立的“絲綢之路研究院”,還是2015年5月西安交通大學成立的“絲綢之路大學聯盟”,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地區大學之間在校際、科研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西安碑林區作為西北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兩所高校的屬地,可依託的不僅是科教資源,還有以高校為載體的多邊合作資源。

土耳其摩爾集團主席松居爾·巴伊拉姆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 (攝影 沈衛)

  正如土耳其摩爾集團主席松居爾·巴伊拉姆在接受採訪時所説:“在土耳其與中國的交流合作內容中,教育是其中的重要一環。除了在留學生培養方面,在學術交流等領域也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過去15年我一直從事土耳其與中國間的商貿活動,我也將繼續為土耳其和中國的交流做出努力。”

  

  土耳其《晨報》文化專欄總監格克桑·格克塔什與運-20運輸機模型合影(攝影 沈衛)

  除了兩所高校,碑林環大學創新産業帶創新設計中心也是此行的重要一站。此地作為西安碑林區做大“大學+”、做強“雙創”的主陣地,讓“絲路名人”感受到碑林區不僅擁有教育資源,也在致力於用好教育資源,從而也使“絲路名人”透過這一窗口看到了合作潛力。

土耳其瓦基弗銀行執行副總裁、瓦基弗銀行隊俱樂部主席奧斯曼·代姆倫(右一)在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參觀(攝影 沈衛)

  碑林環大學創新産業帶創新設計中心內的3D列印工業零件、康復機器人、高端製造服務平臺、文創産品等,讓“絲路名人”看到的不僅僅是精緻、高端的産品,更重要的是産品背後創意的落地、校地合作模式以及創新創業在中國城市的真實情況。“碑林環大學創新産業帶創新設計中心,作為政府為創業者搭建的‘雙創’平臺,使世界前沿技術在這裡轉化為産品,推動著行業的升級。這是一個值得讚賞和推廣的發展模式。”土耳其瓦基弗銀行執行副總裁、瓦基弗銀行隊俱樂部主席奧斯曼·代姆倫坦言道。

  無論是大學裏建設“矽谷”,構建“大學+”新經濟發展模式,還是在城市裏建設“硅巷”,培育城市發展新動能,西安碑林區都緊緊抓住了自身優勢並將其放大、做強,在清醒認識自身條件的基礎上探索新型區域城鎮發展之路,成為西安全域“矽谷”“硅巷”新樣板。借助2018“絲路名人中國行”的契機,借“絲路名人”的筆端、鏡頭,西安碑林區將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播下“新種子”、結出“新果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