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爐古鎮看耀州瓷:在堅守中創新 在創新中傳承

2018-10-21 17:41:3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李妍|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柳洪華):銅川陳爐古鎮被譽為“活著的耀州窯”,爐火傳承1400年。陳爐因“陶爐陳列”而得名,在陳爐古鎮目前尚存窯爐120多處。被瓷“包裹”著的古鎮,至今仍能感受到唐宋時期的輝煌和繁榮。

  

  陳爐古鎮內的窯爐(攝影 柳洪華)

  10月20日,紀念耀州窯創燒1400週年·“一帶一路”中外記者大型採訪活動走進陜西銅川陳爐古鎮,中外記者踏瓷而行,驚嘆于中國古老智慧和精湛技藝之時,嘗試著去理解中國匠人1400年的堅守和綿延不絕的傳承。

  中外記者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聽歷史、看展品、親手體驗製作,感受中國的歷史文化和藝術魅力。據陳爐古鎮管委會工作人員介紹,隨著在旅遊方面的不斷發力,陳爐古鎮每年都會接待多批次的國外遊客,而國外遊客最感興趣的仍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精湛的制瓷技藝。

  

  銅川印臺區民間工藝瓷廠陶瓷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王戰軍(左一)向中外記者介紹耀州瓷(攝影 柳洪華)

  在陳爐古鎮的隕石瓷陳爐古窯基地,銅川印臺區民間工藝瓷廠陶瓷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王戰軍面對中外記者侃侃而談,講述了耀州瓷器中倒灌壺、公道杯、鳳鳴壺等經典之作,介紹了耀州瓷的釉、色彩、紋路、刻花等特色之處。

  而當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問到未來耀州瓷的發展時,這位與耀州瓷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匠人王戰軍説:“我對耀州瓷的未來充滿信心,但讓年輕一代投身瓷事業是必要的。”

  

  李家瓷坊展出的耀州瓷(攝影 柳洪華)

  在陳爐古鎮內頗負盛名的李家瓷坊,擺放著各類手工製作的瓷器單品和套裝,中外記者有的不禁問起瓷器的價格,並當場購買了幾套心儀的瓷器。或許,買賣是最好的傳承,只有適應市場的需求,以市場導向為創新方向,才會讓耀州窯的爐火燒的更旺、更久。古鎮不“古”,意在創新,這是陳爐古鎮的使命和價值。

  

  土耳其《晨報》攝影記者薩菲特·阿扎克(左)體驗制瓷工藝(攝影 沈衛)

  近年來,耀州瓷多次走出國門,在世界其他國家進行展覽,這對耀州瓷的知名度、銷售推廣、品牌價值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此次中外記者踏訪陳爐古鎮,也是耀州瓷與世界的“邂逅”。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耀州瓷的發展之路,都應是堅守傳統和推陳出新的融合,用堅守傳統的創新和創新中的傳承再現陳爐古鎮盛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