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手術 專業化治療 西交大一附院不遺餘力改善神經外科患者術後生活

2018-11-12 17:23:0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王茂德(攝影 宋佳)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宋佳):説到帕金森,相信很多老年人並不陌生,上世紀90年代以前,帕金森病主要依靠口服藥物進行治療,屬於“神經內科”的範疇。80年代末期,醫學界重新提出了以外科手術治療帕金森病的方式,帕金森病的治療延伸到了神經外科。

  2011年,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西交大一附院”)神經外科在西北地區率先成立了“帕金森關愛中心”,陸續開展帕金森病的腦起搏器手術。

  帕金森病的外科手術需要術前細緻的評估,在患者有適應症的前提下進行手術,準確地把刺激電極植入指定的神經核團內,測定有效後,再在皮下植入腦起搏器電池,跟蹤觀察2週到1個月,沒有異常後開啟腦起搏器。隨後要對腦起搏器的刺激參數和位點進行定期調控,使其對該患者的治療作用達到最佳狀態。這一過程需要複雜精準的推算,長期細心的觀察。西交大一附院神經外科之所以能率先開展這一手術並且得到患者好評,得益於在主任王茂德的帶領著之下,形成了以術中監控為前端、專業細分為保障的嚴密治療體系。

  扛起責任 建立信任

  率先開展帕金森手術治療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性進展性疾病,是常見的神經系統病變之一,常見症狀以抖動、僵硬、運動遲緩、面具臉四大症狀為主,多數患者還伴有一定程度的焦慮、抑鬱、失眠等非運動症狀,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品質。

  據王茂德介紹,中國帕金森病患者目前已經達到200萬人以上,佔老年人口的1.7%,並且帕金森病患正在不斷趨向年輕化,西交大一附院神經外科收治過多例年齡在30歲—40歲之間的帕金森病患者。

  在外科手術治療方式出現之前,傳統的藥物治療方式主要採取間斷性提供多巴胺神經介質的方式。“帕金森病目前在醫學上沒有根治辦法。藥物確實能夠暫時緩解症狀,但隨著疾病的進展,抗藥性的産生,藥效會越來越差。”王茂德説道。

  腦起搏器手術能夠延長用藥的有效期,改善肢體肌張力高、僵硬、動作遲緩。但是,在腦起搏器手術最初引進西交大一附院的兩年內幾乎沒有實施過一台手術,正如王茂德所説:“萬事開頭難,一是大家不知道帕金森可以通過手術的方式治療,二是很多人擔心手術有風險。”

  王茂德和團隊並沒有因此止步。“經過反復解釋和動員工作,第一台腦起搏器手術後,患者感受到了手術的效果,建立起其他患者對手術治療的信任,然後才將手術推廣起來。”王茂德説道。在帕金森治療方面,西交大一附院在西北地區處於領先地位,所以王茂德和整個科室都認為有必要將手術的治療方式推廣開來,讓患者多一種選擇,多一份希望。

  隨著手術的推廣,越來越多的患者告別了不能自理的生活。2016年,47歲的楊某已經患帕金森病8年,一直靠吃藥控制。病情加重後,楊某開始自行增加藥物用量,最多的時候一天服用了49片藥,藥物的副作用讓楊某的身體出現很多不適應。

  經過會診,王茂德帶領科室其它成員對楊某進行了2個小時的植入變頻刺激腦起搏器手術。當植入體內的“腦起搏器”開機的一瞬間,楊某由一個完全無法自理的人成為一個行走自如的正常人。王茂德回憶道:“手術效果非常好,患者愛人也很開心,告訴我們,現在晚上不用給丈夫翻身了,全家人的生活都被這一台手術改變了。”

  這只是西交大一附院神經外科通過手術成功治療帕金森病患者的一個縮影。據介紹,西交大一附院神經外科這個科室至今已經順利為700余位帕金森病患者恢復了正常生活。

  術中監控見效果 專業細分建保障

  立志做神經外科引領者

  順利的手術實施、良好的治療效果背後是整個科室的用心和專業。以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手術為代表的神經外科手術難度和風險都極大。王茂德介紹:“腦起搏器手術需要在0.5毫米的神經核團內尋找合適的電刺激點,周圍是複雜的神經網絡,如果刺激點不準確可能引起其他問題。刺激點的尋找除了嚴密的推算之外,還需要患者自己感受,如果患者感到不舒服,醫生必須調整刺激點。這是一項非常繁瑣的工作,有時候會持續一個月,甚至半年。”

  大部分神經外科手術都具有同樣的風險和難度,為了保證準確性,避免損害神經功能,西交大一附院神經外科建立了嚴密的術中監測體系,即在手術時使用術中喚醒技術和和神經誘發電位確定神經功能區,以便最大程度切除病變而保留主要神經功能減輕殘廢。

  “其實這也是對精準手術概念的實踐。過去醫生之間開玩笑説,從神經外科出來的病人都是癡、聾、啞、傻、癱,因為我們在切除病灶的時候非常容易觸碰到其它神經。現在我們的理念變了,更加關注病人愈後的生活品質,寧願留下部分病灶不切,日後再做相關治療,也不能給病人造成不可逆的損害。”王茂德説道。

  如果説術中監控能産生“看得見”的效果,那專業細分則為治療提供了長遠保障。

  西交大一附院神經外科的診療範圍龐雜,包括腦外傷 、腦血管疾病、腦腫瘤、感染性疾病、脊髓腫瘤及各種椎管內疾病等。

  同時,治療技術也在不斷擴充,尤其是顯微手術器械的引進使得微創神經外科學逐步形成。目前,科室已經成功開展微創神經外科學包括微骨孔入路、神經導航和神經內鏡手術、血管內介入治療,立體放射外科等技術。

  “隨著治療範圍的擴展和技術的改善,一個醫生很難掌握所有病種的治療,所以專業的細分就顯得至關重要。目前,在我們科室,腦血管疾病、脊柱疾病、腦腫瘤、垂體瘤等亞專業病種都有專門的醫生負責研究和治療。”王茂德表示。

  專業細分使得患者能夠最大程度獲益。不同病種術中、術後的應對都有了更加專業、細緻的方案,治療效果更好,服務也更加貼心。在專業細分的理念之下,西交大一附院腫瘤外科的手術種類已經覆蓋所有神經外科病種,能夠治療神經系統各個部位,年手術量達到1000-1300人次。

  回憶起1992年剛剛走進科室時的情景,王茂德不禁感慨道:“當時整個科室只有半個病區、25張病床,後來變成40張病床,再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三個病區、100張病床,發展很快。”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西交大一附院已經成為一個設備齊全,人才技術力量雄厚的臨床專科。未來,王茂德希望帶領團隊不斷把科室規模做大、專業做好,成為西北地區神經外科疾病治療的引領者,把成熟的治療理念傳播到更廣泛的區域,讓更多深受神經外科疾病困擾的患者和家庭享受到優質的治療和服務。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