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已建16處大熊貓保護區 正加快籌建大熊貓國家公園

2018-11-16 11:08:54|來源:西安日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全省已建16處大熊貓保護區 正加快籌建大熊貓國家公園

  黑白相間是大熊貓的官方色調,但在秦嶺中生活著棕黃色與白色相間的“金絲大熊貓”,而陜西則是世界上最有可能遇見野生大熊貓的地區。作為野外種群密度、野外偶見率全國第一的秦嶺地區,大熊貓是何時發現的?保護措施有哪些,取得了哪些成果?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採訪。

  秦嶺獨有“金絲大熊貓”

  “秦嶺地區大熊貓的發現始於1975年,在西安漢文帝母后薄姬南陵中,出土了大熊貓完整頭骨。”省林業局保護處處長王俊波介紹,學者認為,2000多年以前,大熊貓已成為西漢上林苑皇家豢養的珍禽異獸之一。1986年,秦嶺南麓洋縣出土的大熊貓小種化石表明秦嶺大熊貓有著悠久的歷史。

  “針對秦嶺大熊貓的保護起源於1958年至1964年間的一系列科學考察,當時西北大學實習隊、陜西省農林廳、北京師範大學實習隊和陜西省生物資源考察隊等先後在寧陜、佛坪、洋縣、太白等地發現大熊貓活動痕跡,收集到大熊貓皮張、骨骼標本。並於1964年,由鄭光美院士正式報道了大熊貓在秦嶺的分佈情況。”

  大熊貓終於有彩色照片了?王俊波表示,多年來,陜西在秦嶺觀測、救護到的棕黃色大熊貓共有9隻,人們形象地稱為“金絲大熊貓”,秦嶺地區獨有。在陜西,大熊貓分“黑白”和“棕黃色”兩種,既可看到“金絲大熊貓”活體,又可看到紅外相機拍到的“金絲大熊貓”野外活動的影像。

  秦嶺大熊貓亞種地位確立

  “通過DNA指紋圖譜檢測發現,秦嶺大熊貓在距今約1到1.2萬年已與其他山系大熊貓分開,形成了一個獨立的遺傳群體。”王俊波説,秦嶺大熊貓已被科學界公認為大熊貓的新亞種。其頭骨、牙齒等與其他山系大熊貓有顯著差異,主要特徵:體型較大,頭圓臉胖,雍容可愛,被譽為“國寶中的美人”。

  據檢測結果顯示,秦嶺大熊貓比其他5大山系的大熊貓更為原始,具有獨立的進化歷史,在遺傳分化上、形態上已達到了亞種分化的水準。從種群數量及分佈來説,數量更少、棲息地更狹窄,生存情況更為瀕危。秦嶺大熊貓亞種地位的確立,賦予了秦嶺大熊貓保護全新的內容,對秦嶺大熊貓保護工作具有里程碑意義。

  建立秦嶺大熊貓保護區

  秦嶺大熊貓的科學有效保護,日益受到海內外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王俊波表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秦嶺大熊貓保護工作,成立了以主管省長為組長的大熊貓保護領導小組,編制了《大熊貓保護規劃》和《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規劃和方案》,實施了《秦嶺生態保護條例》,制定了《陜西省重點區域大熊貓種群動態監測工作方案》,啟動了重點區域大熊貓種群狀況監測等,這些保護管理行動的開展為秦嶺大熊貓種群的生存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並採用遠紅外觸發相機監測、視頻監控、DNA收集與分析等先進技術手段開展了相關科研工作。

  秦嶺被世界自然基金會評定為全球第83份“獻給地球的禮物”。從1965年建立了第一個自然保護區——陜西太白山自然保護區起,全省先後建立了16處(其中國家級13處)以保護秦嶺大熊貓為主的保護區,面積約35萬公頃,使75.94%的野外大熊貓及其56.14%的棲息地得到更為嚴格的保護。其中兩個入選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1個入選“全球最佳管理保護地綠色名錄”。

  同時,陜西先後與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和中國綠化基金會合作,在樓觀臺實驗林場和陜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施“熊貓守護者”和“熊貓食堂”竹子栽植項目,在為大熊貓提供充足食用竹的同時,提高植被覆蓋率、修復棲息地、防止林區水土流失、涵養水源,促進生態恢復,提升生態系統品質和穩定性。

  籌建大熊貓國家公園

  “當前,我省按照國家《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加快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秦嶺區建設,規劃面積4386平方公里,涉及4市8縣。”省林業局副局長黨雙忍向記者透露下一步保護目標,進一步加強保護研究。

  目前,陜西在秦嶺北麓組建了秦嶺大熊貓繁育基地、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與美英等國的科研機構和熊貓國際、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等國際組織廣泛合作,加強秦嶺大熊貓種群與棲息地保護、開展人工繁育與種源交流、疫病防治與防控等研究,取得一些重要科研成果。基本攻克了大熊貓人工繁育中存在的“發情難,配種難,育幼難”三大科研難題,完善了大熊貓人工種群譜係,建立了大熊貓精子庫,啟動了大熊貓遺傳物種交流,探討大熊貓育幼技術,提高了人工繁殖水準。特別是凍精製作,激素測定技術等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陜西,為保護秦嶺這一“天然基因庫”的生物多樣性和維護以秦嶺大熊貓為主的珍稀物種及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原真性,通過實施野生動植物保護、自然保護區建設、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和長江中上游防護林建設等系列生態保護工程,促使秦嶺大熊貓保護管理事業蓬勃發展,在機構建設、保護區發展、宣傳教育和科學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大熊貓保護任重而道遠

  研究表明,秦嶺大熊貓被隔離為6個不相連通的局域種群,其中東、西4個局域種群因數量少、棲息地品質低、干擾大,具有較高的滅絕風險。“與10年前相比,我省秦嶺大熊貓種群數量增幅較大而棲息地增幅較小,且潛在棲息地面積減少,2個核心種群擴散困難,種群內部競爭壓力不斷加大。”黨雙忍説,秦嶺大熊貓保護與當地社區發展的矛盾依然突出,分佈區內的公路、水電、礦産開發以及旅遊等經濟活動加劇秦嶺大熊貓棲息地的破碎化程度。

  “秦嶺大熊貓保護管理能力仍需加強,保護機構、管理體制、經費投入、人員素質等基礎條件有待提高。秦嶺大熊貓仍未擺脫受脅狀態,瀕危程度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緩解,保護形勢依然嚴峻,保護之路任重道遠。”黨雙忍説。

  數據連結

  第一次大熊貓調查顯示我省大熊貓的數量為237 只,確定棲息地竹林面積約為66400公頃。

  第二次大熊貓調查推算當時秦嶺共有野生大熊貓109±23隻,棲息地面積103767公頃。

  第三次大熊貓調查工作結果顯示,我省大熊貓種群數量為273隻(不含幼體),棲息地面積為347864公頃,潛在棲息地258667公頃。

  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陜西秦嶺大熊貓約345隻(不含幼體),佔全國18.5%,棲息地面積36.06萬公頃,潛在棲息地面積24.46 萬公頃,涉及5市11縣。與10年前相比,野外大熊貓種群數量增幅為26.4%(三調為273隻),超出全國平均增幅9.8個百分點,為全國最高。種群密度為0.096隻/平方千米,較三調增高了23.1%,超過全國0.072隻/平方千米的平均密度,位居全國之首。

  陜西省野外救護秦嶺大熊貓50余次,成活24隻,放歸4隻。目前,陜西有圈養秦嶺大熊貓22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