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全力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

2018-11-29 17:32:4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改革開放40年來,渭南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型工業突飛猛進,現代農業蓬勃發展,旅遊物流等三産佔比越來越高……驅動渭南高品質發展的,正是“重點項目”這個有力的引擎。

  近日,在渭南市舉辦的2018年度綜合觀摩會上,更多的人感受到渭南市重點項目建設縣縣有特色、處處有亮點,讓人深切感受到秦東大地動能轉換、質效提升的良好態勢和追趕超越的濃厚氛圍。

  改革開放進入新征程,站在新起點,渭南正緊緊圍繞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這一戰略目標,堅持“項目為王”,力推“三個經濟”開花結果,全力穩增長、擴投資、促轉型、惠民生、補短板,奮力譜寫新時代加快追趕超越的新篇章。

  

  途徑渭南的高鐵

  350個市級重點項目正建

  再策劃超300個重大項目

  建設“次核心”城市,産業是支撐,項目是關鍵。今年以來,渭南全市進一步強化“項目為王”理念,以項目建設引領發展,以招商引資聚集産業,以環境提升激活市場,持續擴大了有效投資。

  350個市級重點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其中黃土旱垣國家光伏應用領跑基地等60個項目有望年內竣工投産,中國酵素城核心區、渭南熱電聯産等項目取得全面突破,209省道渭河特大橋、主城區集中供熱管網等22個項目已全面開工。

  在確保現有重點項目穩步推進的同時,渭南還開展了新一輪的招商引資,推動高品質發展、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其中,主動運用市場化方式,高標準、高起點策劃了一批産業類、創新類、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和改善民生類項目,預計全年策劃的重大項目將達到300個以上。

  同時,渭南還全力優化營商環境,開展“10+2”行動,推出進一步縮短企業開辦、施工許可等一系列措施,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建立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等,為企業當好“店小二”。

  

  日益改善的人居環境

  推動煤化工等傳統工業轉型

  壯大3D列印等新興産業

  今年以來,渭南大力實施煤炭深度轉化和能源綜合利用,充分利用現有産業基礎和比較優勢,促進能源化工産業高端化,延伸産業鏈、提高附加值。

  加快推動蒲城縣清潔能源二期、富平縣燃氣綜合利用等項目建設;推進金鉬、龍鋼、北人印機等工業技改項目,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升級工程;積極引導全市重點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使更多的産品邁向中高端。

  為壯大新興産業,渭南加快培育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通用航空等新支柱産業,繼續壯大3D列印、新能源汽車電池産業。高新區蒂亞新能源乘用車項目,預計年底可實現整車下線;中信重工智慧機器人等88個工業項目有望儘早投産、提早見效;華州區205庫群文化創意産業園通過文創設計,搭建山水語境慢生活空間,讓老建築重新“活起來”,構建新的業態;還有蒲城縣OLED材料有機合成生産基地項目、大荔縣秦悅新型裝配式建築生産線等項目,都給渭南發展增加了新引擎、新動力。

  同時,渭南還大力支持高新區轉型升級,渭河化工、金鉬化學兩家企業搬遷有望近期啟動;全面實施了園區提檔工程,不斷強化園區特色定位,支持渭南經開區、韓城經開區晉陞國家級經開區,加快渭南高新區東區建設開發,支持縣域産業園做精做專做優,打造園區“升級版”。

  

  現代化的生産車間

  水果精品優品直營店一線城市全覆蓋

  為做優做強現代農業,渭南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統攬,以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為著力點,科學制定鄉村振興發展規劃,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引導和推動更多資本、技術等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

  全面推進現代果業強市建設。目前渭南市水果總面積發展到近400萬畝,總産量約500萬噸,水果面積、産量均再創歷史新高,“白水蘋果”“蒲城酥梨”“大荔冬棗”“臨渭葡萄”“合陽紅提”五大區域公用品牌,連年入圍“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百強榜”,品牌總價值已達133.18億元,通過實施水果公用品牌提升計劃,實現精品優品直營店一線城市全覆蓋。

  加快實施十大畜牧業重點工程,不斷提升果畜菜規模化、標準化和産業化水準。持續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今年新增設施農業5萬畝,新擴建現代畜牧園區、規模養殖場200個以上,全力打造300億級奶山羊全産業鏈。

  不斷加快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推動資源要素向現代農業園區集聚,新增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3家。加大休閒農業、創意農業和農村電商等新業態培育力度,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讓更多的農民分享到産業增值帶來的收益。

  

  大步發展的生態農業

 以發展“三個經濟”為重點

  加快全域開放步伐

  建設“次核心”城市,全方位對外開放是必由之路,渭南以發展“三個經濟”為重點,加快全域開放特別是向西融合、向東開放步伐,推動改革開放再出發。

  向西融合,渭南將依託西安、融入西安,參與到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進程中。大力推廣“西安研發、渭南製造”模式,加快渭南(西安)創業創新孵化中心建設,利用西安高校院所、技術、資本等資源,為渭南重點發展的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産業輸入新成果、新模式和新理念。

  同時,渭南還按照“城市共建、交通互聯、産業合作”的要求,抓好富閻産業合作區建設,加快富閻一體化步伐。推動高新區與臨潼無縫銜接、臨渭與藍田合作互補。融合發展中還注重突出自主性、主動性,既對接西安資源輻射,又獨立自主完善規劃、做實項目。

  向東開放,渭南還注意重點處理好“次核心”與延安、銅川、運城、三門峽、臨汾等周邊城市的關係,以全新開放姿態承接産業轉移,吸納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向渭南聚集。(供稿 文/圖 渭南市委宣傳部 編輯 張靜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