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描繪今日壯美榆陽

2018-12-04 08:58:05|來源:陜西日報|編輯:李妍|責編:趙瀅溪

  榆陽區濱河公園。資料照片

  立足黃土地,汲取新營養。11月27日、28日,由陜西日報傳媒集團國際會展有限公司與榆林市榆陽區委區政府聯合主辦的陜西日報融媒體採訪暨當代陜西知名畫家筆墨丹青繪榆陽活動舉行。在為期兩天的采風活動中,來自長安畫派的21位知名畫家,通過筆墨展現榆陽區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特別是塞上古城文化建設新風貌,用實際行動踐行長安畫派“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藝術主張,紮根生活,反映改革開放40週年來我省的發展與變化,彰顯文化陜西新形象。

  “藝術寶庫”裏淘“金”

  冬天的黃土高原,詩情畫意仍濃厚。11月27日上午,來自長安畫派的21位知名畫家冒著嚴寒,來到了塞上古城榆林。畫家們馬不停蹄,首站便乘車前往被譽為嵌在黃土溝壑上的“藝術金礦”——麻黃梁黃土高原寫生攝影基地。

  畫家張先生説,“我是第二次來麻黃梁黃土高原寫生攝影基地,這裡是一塊藝術寶地,是一座‘藝術金礦’。從某種意義上説,文化的傳播就是藝術的傳播。麻黃梁需要進一步挖掘,也需要更多藝術家來此寫生或采風創作,汲取營養的同時進行宣傳,相得益彰。”

  位於榆林市榆陽城區東北的麻黃梁鎮,因地勢較高,生長麻黃而得名。明長城由西向東穿境而過,將麻黃梁鎮分為南、北兩種地貌。南部,千溝萬壑縱橫交錯;北部,大漠綠洲風情萬種。“這是我們當地壁立千仞、高峽平湖的地質景觀,歷史文化更是源遠流長。”榆陽區文聯主席劉昆介紹説,“這裡有北宋女將劉金定雄踞雙鎖山遺址,有清末陜西三傑之一、書法家李棠故居,還有赤足寺、興隆寺、龍泉寺等名剎古寺,懸崖峭壁上的千年原始古柏群更是蔚為奇觀。”

  近年來,榆林市創辦了陜西省第一個民間鄉鎮文化站長城文化站,組建了長城畫社、長城學社、長城采風社。在麻黃梁鎮雙山村創辦了榆林市美術家寫生創作基地、陜北信天遊采風基地、影視采風基地,為全國各地來此創作的藝術家和學者提供創作靈感。中國當代山水畫家王一明紮根麻黃梁,作品《寄情麻黃梁》系列震動畫壇。著名攝影家陳寶生關於麻黃梁印象的攝影作品《山魂》在全國發行,吸引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的師生多次來麻黃梁寫生創作。畫家劉文西曾三次親臨這裡,于千溝萬壑、庫峽碧波之中采風。通過藝術家的采風創作和舉辦畫展、攝影展,這裡先後吸引北京、上海、西安、香港等地的知名畫家、攝影家慕名而來。每年近5000人次在這座黃土地藝術金礦淘“寶”。

  民歌博物館裏悟“道”

  走進由賀敬之題寫館名的陜北民歌博物館,粗獷、嘹亮的陜北民歌通過迂迴的臺階和廊道聲聲入耳。講解員尤建利一邊講解館藏的曲譜,一邊動情地唱起了陜北民歌。這樣的介紹方式讓畫家一行異常興奮。“這個博物館很有特色,大家原以為就是幾孔窯洞,沒想到是一大驚喜,現在的榆林文化氛圍真濃厚。”陜西省美術家協會畫家周黎安興奮地説,“我個人認為,陜北民歌博物館以民歌這一主題進行全面收集、全方位展示很值得借鑒。民歌和繪畫都屬於藝術範疇,繪畫中有旋律、節奏,音樂中也有旋律和節奏,古代的詩是唱出來的,所以有詩歌一説,經過發展,後來又有了‘詩(歌)中有畫,畫中有詩(歌)’之説。”

  陜北民歌博物館總建築面積1.18萬平方米,涵蓋博物館序廳、傳統陜北民歌展區、革命歷史陜北民歌展區、新時期陜北民歌展區、陜北民間音樂藝術展區、陜北民歌研究專題展區等,是國內唯一一座以陜北文化為元素、陜北民間音樂為主體,反映陜北悠久悲壯的歷史變遷、體現陜北歷史人文精神,集民歌研究創作、培訓交流、演繹推廣、産品研發于一體的專題博物館。

  陜北民歌博物館是榆陽區乃至整個榆林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見證。2017年,榆陽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698.47億元,增長8.5%。完成財政總收入12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3億元。其中地區生産總值、地方財政收入穩居榆林全市第二。榆陽區委宣傳部新聞中心主任張利平説:“陜北民歌博物館如期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後,成為傳承陜北民歌文化精神、展示陜北民歌發展成果、普及陜北民歌基礎知識、繁榮陜北民歌文創事業的重要平臺,也是榆林對外宣傳的一張文化名片。”

  陜西省美術博物館中國畫研究室主任趙雪偉稱讚道:“民歌的根在群眾,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陜北民歌和長安畫派在深入群眾深入生活的藝術主張上是一致的。這次參觀民歌博物館,對我們的繪畫理論研究也很有啟發,因為藝術是相通的。”

  用筆墨丹青“繪美”

  11月28日,在創作筆會現場,21位畫家在追求形式美、意境美的同時,用不同的筆墨語言,以黃土高原為背景,以傳統的水墨表達形式和現代人的審美意識,展現黃土高原樸實、渾厚的內在美,見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性。

  這邊,陜西國畫院院長范樺帶領3位年輕畫家正在用小青綠的表現手法創作《陜北早春》。那邊,寶雞畫院院長張讓林正在創作四尺畫《終南雲起》。當專職畫家喬建業筆下的田地、牛群、小橋躍然于紙上時,一幅帶有北方色彩的歸園田居圖便呈現在眼前。

  構圖、用色,交流、切磋,歷時5小時,《高原東韻》《春雨清風三月天》《華山對弈》……一幅幅畫作展現在人們眼前。青年畫家辛國華告訴記者:“只有深入生活,腦海裏才有畫面,才有創作素材,希望以後能來這裡寫生,也希望多舉辦這樣的采風活動,可以多多交流學習,提高繪畫能力和創作水準,更好地傳承長安畫派的精神。”

  范樺在總結這次采風時説:“長安畫派發展到今天,與黃土地是分不開的。我們這次深入黃土地采風,用作品表現黃土地,既是畫家的使命與責任,也是推動榆林文化和陜西文化走向全國和世界的一次努力和嘗試。”(記者孫超見習記者強繼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