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謀發展 借風揚帆正當時——改革開放40年咸陽經濟社會發展紀實

2018-12-06 10:03:32|來源:陜西日報|編輯:李妍|責編:趙瀅溪

  古渡廊橋。

  “咸陽馬欄紅”蘋果。

  咸陽CEC·8.6代液晶面板生産線項目鳥瞰圖。

  咸陽南大門。本版照片均為資料照片

  兩千年之前,秦建都咸陽,以改革變法之偉略,傲視諸侯;以開放包容之胸懷,統一六國。

  世事更迭,風雲際會。

  改革開放40年來,大秦故都咸陽依然延續著歷史血脈,始終堅持改革開放,將“崇德包容、尚法創新”確立為咸陽精神,保持生機無限、活力迸發,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提質!

  改革創新引領

  構築發展新格局

  1978年,咸陽生産總值為9.78億元,到1994年首次超過100億元,共用了16年時間;2010年,咸陽生産總值超過1000億元,2014年跨上2000億元臺階,1000億元到2000億元的飛躍僅僅用了4年時間。

  改革開放40年來,咸陽經濟飛速發展。

  改革開放初期,隨著國家引進的全國第一條彩色顯像管生産線落戶咸陽,咸陽電子産業異軍突起。1991年,以彩虹集團為主的全市電子工業産值佔到全省電子工業産值的49%,彩虹牌顯像管暢銷海內外……時光更迭,如今,咸陽一批支撐發展、引領轉型的産業項目已經取得重大突破。CEC·8.6代液晶面板項目試産,正泰輸配電産業聚集,秦星電動公交車開始投放市場。如今,咸陽轉型發展已經成效初顯。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咸陽充分發揮對內改革、創新引領的作用,厚植發展新優勢,實施創新發展戰略,著力構建現代産業新體系和新型工業集群,培育現代服務業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今年是咸陽營商環境和行政效能“雙提升年”。在咸陽創業的青年企業家曹磊深有感觸地説:“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真真切切的生産力。如今,我能切身感受到去政府辦事服務態度好了、效率高了,企業辦事越來越方便。”同時,咸陽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堅持減環節、優流程、壓時限、提效率;開展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大走訪”活動,加快構建高效的政務環境、優惠的政策環境、公平的市場環境。

  咸陽對外開放的大門始終敞開,開放、包容的精神融入咸陽人民的血脈中。咸陽全面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從交通、産業、網絡等方面入手加快打造全省“三個經濟”先行區。此外,咸陽逐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優化城鄉發展結構,加快融入“大西安”,著力構築良性互動、協調共進、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綠水青山

  就是金山銀山

  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相反,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居住環境會反哺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

  咸陽堅持綠色發展,生態建設已見成效。以提高環境品質為核心,以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為重點,咸陽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利用,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一座城市的變化,總逃不過人們的眼睛。在咸陽生活了40多年的張玉芳大媽,今年已經69歲了,説起改革開放40年來咸陽城市建設的變化,她感受最深的是貫穿咸陽市城區的防洪渠,以前又臟又臭,現在重新規劃又寬又直的馬路。馬路中間的綠化帶四季常青,還有許多供市民活動的小廣場。“以前經過防洪渠時大家都捂著鼻子走,現在我們經常去那裏,散散步、跳跳舞,開心極了。”張大媽樂呵呵地説。

  近年來,咸陽逐步推進鐵腕治污降霾,繼續打好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組合拳”;通過清潔能源替代、集中供熱等方式,拆除全市2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累計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輛近5萬輛;落實“河長制”“湖長制”,投資近2億元綜合治理渭河,積極保護河流水質及流域生態環境。

  咸陽加快農村清潔能源改造步伐,從源頭上控制污染、減少污染;積極推進煤改氣、煤改電、煤改地熱以及工業餘熱暖民工程,目前完成居民煤改氣2.5萬戶、煤改電7萬餘戶。今年8月,咸陽已被列入第二批中央財政支持北方地區開展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

  生態治理是一個全面、系統的過程。咸陽貫徹落實“北部山地森林化、中部旱垣果林化、南部平原園林化”的綠化戰略,統籌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等工作,部署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大排查大整治活動。

  改革步履鏗鏘

  引領共奔小康

  40年前,對於還處在溫飽階段的咸陽人來説,公園是奢侈的去處。如今,越來越多的大型公園和廣場在市民“家門口”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咸陽湖公園、兩寺渡公園、統一廣場……市民推窗便可欣賞到美麗如畫的風景,幸福指數越來越高。咸陽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力辦好惠民便民實事,努力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條街、一座樓、一個公園”已成為歷史,人民路擴寬改造、世紀大道、咸陽湖等重點項目依次完成。改革開放40年來,咸陽把新增財力的80%和財政支出的80%用於民生,每年為百姓做30件惠民便民實事。現在,咸陽一批標誌性工程已經建成投用,渭河生態治理工程進展順利,古渡廊橋建成通行,“一河兩岸”成為都市會客廳,市民文化中心建成使用,雙照湖如期蓄水,“三城兩帶”城市空間格局初步形成。

  脫貧攻堅是第一民生工程。咸陽緊盯目標推進脫貧攻堅,逐步夯實脫貧基礎,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加強扶貧領域作風建設,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咸陽搶抓省上實施“三個千億級”全産業鏈項目機遇,因地制宜培育脫貧産業;採取村企聯建等方式促進農戶進行合作經營;採取多種方式破解資金瓶頸。近年來,雙矮蘋果“乾縣模式”,石榴栽培“禮泉模式”,釀酒葡萄“張裕模式”,休閒農業“袁家村、馬嵬驛模式”等産業扶貧模式,帶動貧困戶就近就地就業。與此同時,各縣(市、區)還加快發展養蜂、馬鈴薯、小雜糧、林下種植養殖及特色水産等産業,讓農民致富。

  科技是第一生産力。咸陽在支持科技發展方面不遺餘力,科技進步卓有成效。目前,咸陽科技人才總數達到23.1萬人,2017年,咸陽60項科技項目被立項為省級科技計劃項目,18項科技成果獲2017年度省級科技獎勵。

  衛生醫療條件明顯改善。咸陽現有醫院151所,衛生院178個,社區服務中心(站)101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4個。目前,咸陽共有衛生技術人員40928人,是1978年的6.2倍,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0820人,是1978年的3.4倍;註冊護士15788人,是1978年的10.2倍。與此同時,咸陽預防和治療各種急慢性傳染病和地方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常見傳染病每10萬人發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大幅下降,達到歷史最低水準,人民群眾健康水準得到極大提升。

  今年,陜西省第十六屆運動會在咸陽成功舉辦。本屆運動會秉持“精彩、綠色、惠民、智慧、節儉”辦賽理念,圍繞“激情省運、逐夢咸陽”主題,以鮮明的時代風格、濃郁的大秦文化、優良的辦賽水準給全省人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2017年,咸陽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咸陽多措並舉、持續發力,立足長遠鞏固創文成果,推動文明向善之花開遍咸陽。咸陽制定出臺2018年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任務分工》,負責領導深入基層檢查創文鞏固工作,督促指導相關部門全天候、不間斷整治難點問題;常態化、長期化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六進”活動;大力弘揚“崇德包容、尚法創新”咸陽精神,叫響“大秦故都、德善咸陽”城市品牌。

  夯實黨建根基

  掌舵發展航向

  黨建工作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根基。咸陽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突出政治過硬、紀律嚴明、本領高強,狠抓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制度建設,著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咸陽按照“學懂、弄通、做實”和“抓首要、大學習、促發展”要求,持續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

  咸陽把運用“三項機制”與幹部選任、評先評獎、治庸治懶、問責追責等充分結合,進一步強化了實幹有為者受到重獎重用,敢闖敢為者得到寬容包容,平庸無為者必須下崗下課的導向。繼續抓好幹部教育培訓,發揮黨校、行政學院、馬欄幹部學院等陣地作用,著重培養幹部的專業能力。

  今年10月22日,咸陽召開了“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安排部署會,引導廣大知識分子投身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咸陽追趕超越發展進程中。

  “有黨員和幹部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把娃放到這裡,我特別放心。”在秦都區馬莊街道七結村黨群服務站裏,劉英興奮地説。此時,劉英4歲的孫子張佳池在留守兒童關愛中心和小朋友們玩得不亦樂乎。這得益於秦都區馬莊街道開展的“黨性體檢”活動,這項活動不僅提高了黨員為群眾服務的意識,也滿足了群眾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

  咸陽以被確定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示範市為契機,開展“千村示範、萬村達標”活動;全面推廣秦都區、彬州市“黨性體檢”活動經驗,引導廣大黨員知黨情、明黨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穩步提高發展黨員品質,在政治上、程式上、紀律上把好關,堅決防止“帶病入黨”問題,永葆黨員隊伍勃勃生機。

  咸陽著力守護風清氣正的從政環境和政治生態,以刀刃向內的勇氣全力配合組織工作,學習借鑒先進經驗,結合實施目標責任考核和落實“三項機制”,制定出臺《咸陽市“馬上就辦、辦就辦好”若干規定(試行)》。

  咸陽是一座因改革而崛起的城市,又是因開放而繁榮的城市。40年來,歷屆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無窮的智慧和數不清的汗水,開拓創新、砥礪前行。如今咸陽已經形成了能源化工、食品、裝備製造、電子、醫藥、紡織、建材七大支柱産業,服務業也得到長足發展。現在的咸陽綜合實力顯著提升,人民福祉明顯增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已經是500萬咸陽人民美好的幸福家園。

  如今,咸陽堅定不移地進行全面深化改革,以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為抓手,在凝神聚力追趕超越的發展過程中書寫濃墨重彩的新篇章。(記者張丹楊小玲見習記者仵永傑)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