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區全力推進“清潔鄉村”行動 “三園”讓石砭峪新村美如畫

2018-12-10 11:45:46|來源:西安日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石砭峪新村環境優美。 (記者 王旭東 攝)

  打開窗戶望得見南山,走出庭院聽淙淙山泉。

  當第一場雪覆蓋秦嶺,走進長安區五台街辦石砭峪新村,仿佛走進了一幅淡雅清遠的水墨畫。白墻灰瓦整齊排列的兩層房屋,在青山的映襯下顯得幽靜恬淡;細細的雪花飄灑在翠綠的草坪和松樹上,白綠相間的畫面令人心曠神怡;整個村子乾淨整潔,村內衛生院、幸福院、籃球場、健身器材一應俱全……

  石砭峪新村位於長安區五台街道南部,由原石砭峪山區的羅漢坪、老龍橋、青岔、小馬杓、四岔、大瓢、關廟七個村移民搬遷後合併而成。早在2013年7月,涉及7個村26個小組、488戶1749人的石砭峪新村就開工建設。村支書曹乃會:“新村建設安置房460戶,安置樓6棟,並配套建設了水、電、路、醫療衛生、活動廣場、幸福院等公共設施,對石砭峪原七個村488戶進行了集中安置。”

  從土坯房搬進小洋房,生活環境變美了,但如何徹底改變村民以往的生活習慣,讓美麗鄉村一直美下去,也成了新難題。“長安區提出把大學城建成創新創業樂園,把城市建成宜居宜業公園,把鄉村建成和諧美麗花園,全力打造國家康養民宿示範區、國家鄉村振興示範區、國家校地融合示範區的‘三園’建設,移民搬遷後,我們就全力推進‘清潔鄉村’行動,把石砭峪新村打造成一個乾淨整潔、舒適宜居的魅力新農村。”曹乃會説。

  五台街道石砭峪新村對新村內的各個街道、農戶門前、環村道路進行了逐一排查,7名村幹部包抓全村7條街道400多戶群眾,對進村道路、村內道路兩側全面進行綠化,栽植了銀杏、雪松、玉蘭、石楠、枇杷、薔薇等共500余株,在新村村口建成景觀節點2個;完成了村莊雨水管道、污水管網鋪設;實施了村莊點亮工程,在村主、次幹道安裝太陽能路燈128盞。

  不僅環境美了,村民們也不再單純地靠山吃飯。“現在正式搬遷也有5個多月了,入住的村民有30%,七成多住房已裝修或正在裝修。街道和村上都在想辦法幫村民增加收入,目前,村西頭鐵皮石斛專業合作社已開始運營,合作社可以雇用村中閒置勞動力,項目一年能給村上增收20萬元。光伏扶貧項目也正在接洽,未來給每戶屋頂鋪設太陽能電池板,‘自發自用、多餘上網’,增加收入。”曹乃會告訴記者,村民們反映下山後沒地了,村上和街道商量再租用一些地,發展觀光農業,對於暫時不打算裝修新房的村民,村上計劃統一將房屋收集起來,開發民俗村項目。

  記者了解到,按照長安區“三園”建設規劃,“把鄉村建成和諧美麗花園”要實現生態綠起來、環境靚起來、産業強起來、群眾樂起來,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石砭峪新村背靠著巍峨壯闊的秦嶺山脈,接受著來自大自然的饋贈,也要保護好最無私的寶藏,‘三園’建設就是給我們未來的發展定了方向。現在村民們很有信心,把自己的新家裝扮得漂漂亮亮的,把以後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曹乃會説。(記者 張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